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文操神道碑

鎖定
馬文操神道碑全稱《大晉故贈秘書監馬公神道碑》,立於後晉天福六年(941年),原位於河北省邯鄲大名縣張集鄉寺莊村西 [1]  ,後移於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青石質地,碑首、身為一體,原座已失。
碑為青石質地,碑首、身為一體,原座已失,高3.40米,寬1.00米,厚0.36米,為龍首碑。碑首高1.17米,寬1米,厚0.36米。碑首陽面題額篆刻“大晉故贈秘書兼馬公神道碑”,三行四字排列。碑身陽面行書碑文,共計3390餘字,為晉高祖石敬瑭令五代著名史學家、《舊唐書》主要撰著者賈緯為馬文操撰文,高廷矩書丹立碑,主要刻記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晉對其家庭後人的冊封,碑文字體如行雲流水,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該碑立行書入碑之先河。1987年搬遷至大名縣石刻博物館。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馬文操神道碑
時    期
後晉天福六年(941年)
3.40米
1米
0.36米

馬文操神道碑道碑碑文

大晉故贈秘書監馬公神道碑
大晉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贈秘書監,博平郡馬公神道碑銘並序
朝議郎、起居郎、充史館修撰、賜緋魚袋,臣賈緯奉敕撰
待詔、將仕郎、守太僕丞、賜緋魚袋,臣高廷矩奉敕書
一人有慶,萬國咸寧。巍乎煥乎之功,被洪荒之外;油然霈然之澤,流玄壤之中。無遠不通,無幽不及。則有顯如周,士傑比漢。臣思遷壽宮,泣奏明闕。覽表既從於新卜,凝旒因想於故規,以為行成於先是王政之首,名立於後乃國風之光,不有絲綸何以表爾,不有銘頌何以志之。乃遣微臣式揚懿緒。
馬文操神道碑
臣聞豫章之木,生七年而後知,始知也,離披冷月楚山之折;華表之禽,歷千載而後出,始出也,隱映疏煙遼海之壖。及夫根盤地中,有楨有幹,起乃法亙象元兮,構明王之殿;聲警天外,為祥為祺,散乃菊裳金衣兮,泛哲後之池。故養道者養於丘園,行義者行於鄉黨。或默或語,偃息户庭;優哉遊哉,吟詠情性。莫不以善為鐘鼓,以德作藩籬。立之於身,自成孝子;仕之於國,則曰忠臣。芬若椒蘭,燦如金玉。所以純精混乎天地,景福通之鬼神。有鱣落其家,四代皆居太尉;有鳩飛於室,七人俱至列卿。胤嗣繁昌,門閥興啓。今公也,始自祖禰,相沿兮汪汪洋洋;延及子孫,間出兮磊磊落落。軒冕既盛,勳業彌光。非其靈族靈苗,孰能輿於此矣。
公諱文操,字守道。其先起於造父,周穆王賜以趙城。六國時,裔孫有名奢者,封馬服君,因而氏焉。洎後漢已來,有唐之後,援則尚武,自扶風而陟將壇;周乃好文,起茌平而提相印。其名焜耀,其功穹隆,已備簡書,斯皆剪削。中令周始封高堂公。高堂,博平郡之邑也,有虞至姬屬魯,春秋初屬齊、末屬魏。公即高堂之後,今為廣晉人也。
曾祖諱長榮。鴻碩自負,闊略不羈。蔡伯喈有書,書八千卷;鄭康成每飲,飲三百杯。比期頡頏天衢、恢弘帝道,以璆、琳、琅玕之寶,自薦廟朝;取黼、黻、絺繡之華,首興門户。旋屬兩河有亂,中原用兵。金虎台邊,號反側之俗;銅駞陌上,降姑息之文。而乃遁以居貞,蒙而養正。所神者道神、李耳、穀神;所爵者仁爵、孟軻、天爵。其歌也,謂滄浪可濯其足;其醉也,對泰山不見其形。因能在險如夷,處亂若治。有川則濟,何必逐乎蛟龍;有陸則通,自不逢於兕虎。窮理知命,以盡天和。
祖遺俊。勇氣慕於農山,射藝精於魯圃。泬寥之外彎弓而幾落秋鴻;叢薄之中飲羽而曾穿石兔。常思有用,終嘆無時。然而克踐中庸,匪逾大德。室多列女,世有義夫。棣蕚芬華,不歇三荊之色;絃歌清越,長飄兩巷之音。道既貞肥,人皆景慕。
考諱良佐。太羹不致,大音希聲。動若塞翁,齊其倚伏;靜如蒙叟,達彼浮休。鶡冠自保於丘中,龜紉遠遺於身外。或朝遊草閣,或暮宴竹林。紅粒充盤,味周顒之早韭;黃花泛席,翫陶潛之素琴。諸侯之玉帛皆辭,天子之几杖乃授。怡怡然不知老之將至,故遠近目為高士。總斯三哲,相繼百年。思楚國先賢,諒為眇昧;覺陳留耆舊,何太寂寥。胤興於公,其理明矣。
公即高士之長子也。混然偉器,昭彼令門。瑞雀上肩,其生有異;神人授手,所稟且奇。洎禮樂兼明,文武足用。天矯莫遏,有徐陵麒麟之稱;昂藏可高,負趙岐鴻鵠之志。時以大國運衰中德,四方政啓多門,每有出師,起良家子弟,因思折節事列土諸侯。奮自麻衣,入趨玉帳。初授魏州經略副使,次遷右轅,遂歷掌戎事,寵陪五校,聲冠三軍。諸葛亮之創銅牙,每多機巧;韋孝寬之堅玉璧,莫測權謀。當馳突之時,十矢齊發;及厔寧之後,一士不傷。人用以和,敵望而畏。後以功累奏,加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會唐·天祐乙丑歲,公寓直戎府,以燧生亳社,焰亙吳宮,變忽起於蕭牆,勢莫防於豕竇。公臨難無免,見義必為。揮矟鳴弦,斃數百輩,俄為流矢所傷,即以其年正月十六日,薨於州之依仁裏私第。
馬文操神道碑
於戱,斷臂而衞社稷,大節非虧;飲頭以滅渠魁,弘功未集。然君子所疾,疾世無所稱。昔趙盾,晉上卿,反覆而不全至義;李斯,秦冢宰,僶俛而亦失純誠。今公慨然以沒王事,則生而奉親也,始不失其孝;往而報主也,終不失其忠。求之古人,孰過於此。公以後唐末贈右領軍大將軍,今朝再贈秘書監。至矣。信所謂令問令望,久而彌芳者也。
郯國太夫人·王氏。宗分緱嶺,派出淮流。自誕生偉人,踐履艱運,有壁氏之問,後其父而先其君;起漆室之憂,始於家而終於國。繼光淑譽,是列名封。今則陽報之道昭,內協叔敖之德,□事之風著;外資胡廣之名,克保令猷,淂為賢母。

馬文操神道碑馬文操介紹

馬文操,元城(今大名)人,唐末魏州武將,先後任唐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唐天佑二年(905年),因兵變被殺,長子馬全節投降後晉,次子、三子及馬全節的兩個兒子先後在後晉任要職。晉高祖石敬瑭追贈馬文操為秘書監之職,並詔令賈緯等人於天福六年(941年),為馬文操立神道之碑,以始敬意,安撫勉勵其後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