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數鳴

鎖定
馬數鳴(原名馬宗堂),1908年2月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襄安區馬家壩村,1938年春,參加無為青年抗日救亡協會活動,1941年年初,組織又調馬數鳴到津浦路西聯防辦事處任第一科科員,在魏今非、黃岩同志領導下工作。1950年3月,馬數鳴被組織派往合肥皖北區黨委黨校學習,5月底,留任區黨委任理論教育科科長併兼任區黨委直屬機關黨委宣傳部部長、區直黨委委員。1955年,在原淮南煤專基礎上組建合肥礦業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省委6月份調馬數鳴任合肥礦業大學黨委書記。1956年11月擔任安徽省博物館館長兼書記。馬數鳴2003年3月在合肥逝世,享年96歲。 [1] 
中文名
馬數鳴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
2003年
出生地
安徽省無為縣襄安區馬家壩村
人物生平
馬數鳴(原名馬宗堂),1908年2月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襄安區馬家壩村,父親馬芳茗挑夫出身,馬數鳴少時在家鄉邊讀私塾邊務農,由於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他得到宗親們的經濟資助。1934年暑期他在省立安慶高等師範畢業後即受聘在無為練溪鄉仁泉小學教書。馬數鳴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科班知識分子,他憤然於舊社會的黑暗與腐敗,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反對黑暗統治。這時他受任惠羣、周心撫的影響開始接受進步思想,為此被國民黨反動派抓到蕪湖監禁月餘,後經黨組織幫助營救出獄。1935年暑期馬數鳴又轉到無為縣教育科,擔任小學視導員和縣民眾教育館襄安分部及襄川小學主任。 [1]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馬數鳴看到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深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當年冬即在襄安鎮東邊謝家窪,與周心撫、何際堂、任惠羣、劉方鼎等經常聚會,商議組織抗日自衞隊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春,參加無為青年抗日救亡協會活動,並通過親戚聯絡、串聯牛埠鎮附近一批青年知識分子王光鈞、周化雲、錢濟民、蕭繼淮以及朱家蕩村的賙濟羣等二十餘人,向他們講述抗日形勢、宣傳抗日救國思想,鼓動他們加入抗戰組織。此時馬數鳴作為縣抗敵後援委員會委員及襄安區負責人,夜以繼日地忙於抗日募捐、接待淪陷區難民膳宿安置工作。在民主、愛國思想的感染下,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1938年5月,他全脱產參加革命,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 
1940年春,由於局勢發生變化,馬數鳴隨黨組織與魏放、任惠羣等同志,向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定遠縣撤退。同年6月,在定遠縣擔任第一區區長。8月,擔任定遠縣民主政府的司法科長,在魏文伯同志領導下工作。
1941年年初,組織又調馬數鳴到津浦路西聯防辦事處任第一科科員,在魏今非、黃岩同志領導下工作。其間與日、偽、頑鬥爭,形勢極其嚴峻。馬數鳴多次參加了新四軍第二師部隊的反“掃蕩”鬥爭。 [1]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根據中央部署第七師撤出皖江地區,9月,沿江行政辦事處奉命撤銷。年底,馬數鳴隨第七師北撤山東,在擔任山東膠縣、膠南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期間,1947年3月下旬,帶領膠南縣民工第二支隊3000餘人,經諸城地委支前指揮部指派,跟隨華東野戰軍主攻部隊之一的魯中第八縱隊上前線,運糧食、抬擔架,支援部隊參加孟良崮戰役。 [1] 
1950年3月,馬數鳴被組織派往合肥皖北區黨委黨校學習,5月底,留任區黨委任理論教育科科長併兼任區黨委直屬機關黨委宣傳部部長、區直黨委委員。1951年年底,皖北、皖南區黨委合併成立安徽省委。按照中央提出辦中學支援大學的要求,省委決定首先在有教育基礎的蕪湖市重點建設—所中學。省委副書記李世農因在津浦路知道馬數鳴搞過教育,認為他有教育方面的經驗,特提名他去蕪湖擔任蕪湖一中校長。 [1] 
1955年,在原淮南煤專基礎上組建合肥礦業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省委6月份調馬數鳴任合肥礦業大學黨委書記。1956年暑期,省委又調他到合肥師範專科學校(原省教師進修學院)。在兩所大學組建、籌備中,馬數鳴多次前往北京煤炭部、高教部協調調配教授、教師,落實教學、招生計劃,為兩所大學的籌辦立下汗馬功勞。1958年9月17日,由於省委需要建設一個能很好地宣傳安徽的窗口,5月份省委宣傳部部長陸學斌,又指派馬數鳴前往1956年11月才成立的安徽省博物館,擔任館長兼書記。馬數鳴2003年3月在合肥逝世,享年96歲。 [1] 
參考資料
  • 1.    王敏林編著. 無為黨史人物傳[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22.02.第218-2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