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

鎖定
馬拉柯什城是穆拉比兑人於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馬拉柯什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該城的影響力遍及整個西部穆斯林世界,從非洲北部一直到安大路西亞。馬拉柯什城中還保留着幾個從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蹟,包括庫圖比亞清真寺、居民居住區、城牆、巨大城門、花園等等。此外,城中還有一些後期建造的偉大建築,如邦迪阿宮、本·尤素福穆斯林大學、 薩阿迪墓、數處宏偉的宮殿和民居以及真正的室外劇場-雅馬埃爾法那廣場。
中文名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
外文名
Medina of Marrakesh
地理位置
大阿特拉斯山脈腳下
所屬地區
摩洛哥
榮    譽
《世界遺產目錄》
初建時間
1071-1072年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世界文化遺產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
英文名稱:Medina of Marrakesh
入選時間:1985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 (i)(ii)(iv)(v)
遺產面積 : 1,107 ha
遺產編號:331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遺產描述

摩洛哥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Medina of Marrakesh)位於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貫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腳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稱。馬拉喀什是柏柏爾語,意為“上帝的故鄉”。馬拉柯什是穆拉比兑人於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是穆拉比兑人(Almoravids)和後來的穆哈的人(Almohades)的首都。充滿生氣的阿拉伯人聚居區有着給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如牆壁、紀念門和一個有着77米高尖塔建於11世紀的庫圖比亞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以及薩第安(Saadian)墓和有特色的老房子。巴布阿格諾門(Puerta de Bab Agnaou)是馬拉喀什的19大城門之一,據説為昔日蘇丹前往王宮所使用的門户。薩第安墓(Saadian Tombs)其建造年代約在1578年左右,該墓區大約葬有60多名皇室成員。德吉瑪廣場(Djemaa el-Fna)位於馬拉喀什的麥地那區(即老城區),既是市民廣場,也是市場,也有整個非洲最繁忙的廣場。巴迪皇宮(Badi Palace)的建造前後一共耗時25年,據説這裏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宮,因為遷都拉巴特而廢棄,主要的建築材料也被拆下來用去建新皇宮了。因此,這裏只剩下規模宏大的頹垣斷壁,向旅遊者述説着昔日的輝煌。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ii)(iv)(v),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馬拉柯什有大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和藝術傑作(城牆和紀念門、庫圖比亞清真寺、薩阿德人(Saâdians)陵墓、巴迪亞(Badiâ)宮殿遺址、巴伊亞宮殿、梅納拉(Ménara)水景和涼亭),每一件都足以證明其突出的普遍價值。
遴選依據標準(ii):馬拉柯什是穆拉比兑人(Almoravids)和後來的穆哈的人(Almohades)的首都,在中世紀城市發展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遴選依據標準(iv):摩洛哥帝國的名字來自馬拉柯什,它是西地中海主要伊斯蘭首都的完整例子。
遴選依據標準(v):在麥地那700公頃的土地上,這個古老的棲息地由於人口變化而變得脆弱,它是一個傑出的歷史城鎮,有着錯綜複雜的小巷、房屋、露天市場、方杜克斯(fondouks)、手工活動和傳統貿易。 [1]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遺產委員會評價

馬拉柯什城是穆拉比兑人於公元1071年至1072年建立的,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馬拉柯什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該城的影響力遍及整個西部穆斯林世界,從非洲北部一直到安大路西亞。馬拉柯什城中還保留着幾個從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蹟,包括庫圖比亞清真寺、居民居住區、城牆、巨大城門、花園等等。此外,城中還有一些後期建造的偉大建築,如邦迪阿宮、本·尤素福穆斯林大學、 薩阿迪墓、數處宏偉的宮殿和民居以及真正的室外劇場——雅馬埃爾法那廣場。 [1-2] 

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遺產介紹

馬拉柯什位於摩洛哥南部大西洋和黑海之間的大阿特拉斯山脈腳下,地處豪茲平原上的坦西夫特河的一條支流河畔,有“南方的珍珠”之稱。
馬拉柯什的歷史
以侵略擴張著稱的穆拉比兑人於公元1071-1073年建立了馬拉柯什阿拉伯人聚居區。這時,他們已經控制了撒哈拉西部的交通要道。穆拉比兑人為他們新的聚居區修建了城區和堡壘,在城區周圍種上了棕櫚樹叢。
公元1147年,莫哈底斯人從穆拉比兑人手中奪走了馬拉柯什。他們是柏柏爾教派(編者注:柏柏爾教為回教的一個教派)的信奉者,利用宗教勢力摧毀了馬拉柯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區,把它發展成了一個享有盛譽的都城。莫哈底斯人延伸了城牆,用新種的植物重新劃定了居住區的範圍。這一階段是馬拉柯什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公元1269年,柏柏爾人的另一部落馬里尼茲人從高原下遷,佔領了非斯,把它作為自己的都城,之後又征服了馬拉柯什。在馬里尼茲人佔領的這段時間內,馬拉柯什雖然又有所發展,但阿拉伯人聚居區已經幾近消失。
公元1510-1659,馬拉柯什處在薩阿迪王朝(編者注:薩阿迪王朝信奉伊斯蘭教)的統治下。在這一時期,馬拉柯什再度成為都城,重新繁榮發展起來,直到1659年馬拉柯什被另一個民族佔領。
馬拉柯什的城市結構
馬拉柯什城區現存完整的城牆約有16千米,10米高,共20個城門及200座塔樓。紅色的城牆從中世紀建城以來就不曾改變。城牆周圍種植着綠色植物。這個中世紀阿拉伯人聚居區的特點是將羣眾集會的場所聚集在一起,包括清真寺、回教學校和一個大廣場,並用矩形柵欄將這些地方圍起。
自從馬拉柯什建立起,它的每一歷史階段,無論是其發展高潮期還是發展低潮期,都會出現不朽的建築傑作:11世紀穆拉比兑人的城防,12世紀莫哈底斯人的的清真寺和尖塔,14世紀馬里尼茲人的清真寺和尖塔,16世紀薩阿迪王朝的宮殿和墳墓以及19世紀巴希亞人的阿爾奧特宮殿。
庫圖比亞清真寺高70米,從幾英里外的地方都能在各個方向看到它的光塔。它由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德的蘇丹雅各比·曼蘇爾(公元1184年~公元1199年)興建而成,此地原為11世紀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德清真寺的舊址,它的光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個光塔中最古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個。其他兩個分別是拉巴特的哈桑塔和西班牙塞維利亞的Girada光塔。當年這裏曾經有一個圖書市場,就只剩下Koutoubia(源於Koutoubia或Kutub,阿拉伯語中意為“書”)這個名字了。
邦迪阿宮是這座城市中最著名的宮殿,位於阿拉伯人社區南部的皇城內。它於1578年到1620年建造完成。當時被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宮殿之一。遺憾的是,宮殿中的珠寶首飾以及其他貴重物品沒有逃脱穆萊·伊斯梅爾蘇丹貪婪的雙手,最終,它被洗劫一空。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