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市街

(贛州馬市街(舊街名))

鎖定
馬市街即江西省贛州市老城區東部厚德路的中段、東段,厚德路從小南門巷北端巷口至之文廟前(即學宮坪)這段路段及其東延路段,長約300米,是贛州“三十六條街”之一。
中文名
馬市街
地理位置
贛州
時    期
唐末
現    址
小南門巷北端巷口至今之文廟前
別    名
馬孳巷
馬市
馬營
馬路

馬市街簡介

馬市街,即厚德路的東段,即小南門巷北端巷口至之文廟前(即學宮坪)這段路段。而文廟前往東至百勝門這一段則純荒蕪之地。因唐末稱土皇帝的盧光稠放馬於此,故馬市街歷史上有馬孳巷、馬市、馬營、馬路等多種叫法。宋、明時,馬市街尚為破舊的馬路,直至清時,才因其行往人漸多起來而升級為街。馬市街全長約300米,連接了鴛鴦橋街、小南門巷、五道廟街、南市街、羅家巷、荷包塘巷、趙公衙背等街巷,在城東地區屬於重要交通道路。

馬市街名稱來源

猜想一:唐末的馬市街,是盧光稠築了百勝門後的軍營駐紮地。平日裏軍隊戰馬便被放牧於馬市一帶開闊地。
猜想二:贛州城區東部為商業聚集區,有米市、棉布市、等市場,是否後來的商人們藉此地有過牧馬歷史而闢它為騾馬驢等牲畜集散地,以至有了馬市之稱謂呢?如果真是如此,這便是個由軍事意義演化出商業結果的例子了。

馬市街現代復興

馬市街這個街名消亡的年代不是很準確,據老年人介紹,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尚有馬市街的叫法。幸運的是,厚德路將它這早已名存實亡的街名改變且注入了更為深厚的文化內涵。事實上也是,不僅僅馬市沒存在的必要,便是馬本身也在上世紀末被人類有意識地從放牧狀態迴歸野生,否則它的種族都快衰亡了,就更別提它曾經馳騁疆場的威風狀了。現代軍事的競爭,早已從馬與車的原始形態步入了電子信息形態。
當時的馬市街,因為一頭連着百勝門,便也算是條重要的路徑了。雖然它一路連接着從五道廟、文廟、光孝寺、鴛鴦橋、江東廟綿延過來的喧嚷,但馬市街在老贛州人的記憶中,始終是荒涼冷僻的,但有趣的是,當年的荒僻處,如今成了通途大道。過去的城池是封閉自守的,所以百勝門顯得有些驕傲地駐守在馬市街口;現在的城池是開放外向的,從當年百勝門腳下蜿蜒而來的大馬路,則穿過曾經的慈姑嶺、桂家嶺、東勝山,一直把城市現代的風流通過東河大橋捎往城市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