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巴貝斯蟲病

鎖定
馬的巴貝斯蟲病也是由駑巴貝斯蟲或馬巴貝斯蟲引起的,發生在馬身上的一種病害。病馬通常在結膜、鼻腔粘膜和口腔粘膜中發生小點出血,黏膜呈現蒼白色,小便頻數而尿少,尿液混濁,呈黃疸色。有的由便秘變為腹瀉,四肢和腹下發生水腫。 [1] 
馬的巴貝斯蟲病是通過寄生蟲進行傳播。患病的馬身體逐漸消瘦,生長髮育不良,不能正常行走,長時間卧地不起,心力衰竭。 [1]  [4] 
預防馬巴貝斯蟲病採用防蟬、滅婢、治療病畜和藥物預防等綜合措施。治療馬巴貝斯蟲病可採用貝尼爾、阿卡普林、台盼藍、黃色素、咪唑苯脲等藥物治療。 [1] 
中文名
馬巴貝斯蟲病
病    原
駑巴貝斯蟲、馬巴貝斯蟲
為害動物
侵害部位
紅細胞
病害類型
寄生蟲

馬巴貝斯蟲病病原特徵

馬巴貝斯蟲病的病原有兩個,分別是:
駑巴貝斯蟲(Babesia caballi)是一種大型蟲體,蟲體長度大於紅細胞半徑。其形狀為梨籽形(單個或成雙)、橢圓形、環形等,偶見有變形蟲蟲體,典型形狀為成對的梨籽形蟲體以其尖端連成鋭角。梨形蟲體佔多數,長2.5-4微米,圓形和橢圓形蟲體直徑為1.5-3微米。每個蟲體內有2團染色質塊。在1個紅細胞內通常只有1~2個蟲體,偶爾見有3個或4個。 [1]  [2] 
紅細胞內的駑巴貝斯蟲 紅細胞內的駑巴貝斯蟲
馬巴貝斯蟲(Babesia equi)的蟲體較小,其大型蟲體長為2.5-3微米,中型約為紅細胞半徑的一半;小型約為紅細胞半徑的四分之一。在紅細胞內的蟲體呈圓形、橢囫形、變形蟲形、短杆形、梨形等。典型蟲體在紅細胞內有四個梨形蟲體,互相連成十字形,稱為十字形蟲體,每個蟲體內有一團染色質。 [1] 
紅細胞內的駑巴貝斯蟲 紅細胞內的駑巴貝斯蟲

馬巴貝斯蟲病為害症狀

駑巴貝斯蟲病體温呈稽留熱,保持於同等高度的體温約4-7天;而馬巴貝斯蟲病體温呈弛張熱,升降幅度可達2℃以上,體温升高的同時,心跳加快,脈搏多細小,間或微弱。呼吸加快,呈腹式或混合式呼吸,肺泡音增強。隨後出現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黃疸明顯,粘膜鮮黃或紅黃色,在病的早期已經明顯,並不斷加重,而且在整個病期始終存在着。在結膜、鼻腔粘膜和口腔粘膜中發生小點出血。小便頻數而尿少,尿液混濁,呈黃疸色。在馬巴貝斯蟲病有血紅蛋白尿,但只持續1-2天。而駑巴貝斯蟲病血紅蛋白尿很少見。顯著貧血,紅細胞數目降至每平方毫米350萬個(駑巴貝斯蟲病)甚至150萬個(馬巴貝斯蟲病)。胃腸炎很普遍,病畜排出小而堅硬的糞球,上面覆蓋黃色粘膜。有的由便秘變為腹瀉。四肢和腹下發生水腫。駑巴貝斯蟲所致的病例常有運動失調的病狀,並可發生後軀麻痹。 [1] 

馬巴貝斯蟲病流行情況

中國的馬巴貝斯蟲病的傳播者主要是革蜱屬的蜱,如納氏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邊緣革蜱(D.marginatus)、森林革蜱(LD.silvarum)等。其他璃眼蜱屬和扇頭蜱屬的蜱也可能為傳播者。 [1] 
馬的巴貝斯蟲病的流行和發病季節與蜱的活動有密切關係,也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及地區的自然條件有關。革蜱奔侵襲馬匹的時期,一年有兩次高潮。春季侵襲數目多,時間長,一般從二月初開始,三月中達高潮,以後下降,六月初結束。秋季約在十月至十一月中旬,一般蜱的數目少,侵襲期短。受感染的革蜱侵襲馬匹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馬匹就開始發病。如革蜱於二月中旬開始侵襲馬匹,則於三月上旬開始發病,以後發病率逐漸增加,蜱的侵襲高峯過去後,才形成馬巴貝斯蟲病的高潮,一般發病時期為3-6月,以4-5月發病最多。如當年氣候較暖,蜱的活動較早,發病也就提前。秋季也可發病,但數目較少。發病的遲早也與蟲種有關,一般駑巴貝斯蟲的感染,發病較早,馬巴貝斯蟲感染髮病較晚。如馬匹同時感染兩種蟲體,往往駑巴貝斯蟲病發病過去後,才發生馬巴貝斯蟲病,因此,常誤認為疾病的復發。地區的自然條件(土壤、濕度、植被)、野生動物的分佈與蟬的生存有密切的關係,並非到處都適於蜱的孳生。不僅在各地區範圍內有很大的差異,即使在同一牧場區域內也存在着無的地方。蜱大量孳生地區,馬的巴貝斯蟲病的發病率就高,無的地區就不存在該病。適於革蜱孳生的地方見於山谷斜坡,高草區、灌木叢、窪地、河岸、湖邊以及潮濕地區。該病的發生與蜱侵襲的數目多少關係不大,往往僅有一隻受感染的蜱叮咬馬匹就足以發病。馬的營養好壞與發病關係也不大。但飼養管理方式與感染關係很大,如放牧馬匹比使役馬發病率高得多。輸入馬匹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遠比當地馬匹高。耐過巴貝斯蟲病的馬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有嚴格的特異性。如酎過駑巴貝斯蟲病的馬對馬巴貝斯蟲無免疫力。 [1]  [3] 

馬巴貝斯蟲病病理變化

紅細胞 紅細胞
馬的巴貝斯蟲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全身發黃,皮下及各處脂肪變為黃色膠凍樣,粘膜和漿膜貧血,並有出血點,胸腹腔有多量黃色液體。脾、肝、腎腫大,肺水腫,心臟擴大,特別是右心。 [1] 

馬巴貝斯蟲病診斷方法

在馬巴貝斯蟲病的發病季節,馬匹突然出現高熱,迅速呈現黃疸等症狀時,可懷疑為馬的巴貝斯蟲病。然後採血塗片查到蟲體,即可確診。 [1] 
對病死的馬匹進行剖檢,可作為診斷的參考。病馬皮下及各處脂肪變為黃色膠凍樣,粘膜和漿膜貧血,並有出血點,胸腹腔有多量黃色液體。脾、肝、腎腫大,肺水腫,心臟擴大,特別是右心。 [1]  [1] 

馬巴貝斯蟲病防治措施

治療
貝尼爾:每公斤體重3.5毫克,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可連用2-3次,間隔24-48小時。 [1] 
阿卡普林:每公斤體重0.6毫克,用蒸餾水配成5%溶液皮下注射,48小時後可再注射一次,效果更好。5%阿卡普林注射液,每100公斤0.75-1.2毫升,用法同上。為了防止副作用,可在注射阿卡普林前,先注射阿托品。 [1] 
台盼藍:每公斤體重5毫克,用0.4%鹽水配成1%溶液,靜脈注射,一、二日後不見好轉,可再注射一次。出現中毒時可用阿托品解救。此藥僅對駑巴貝斯蟲病有效。 [1] 
黃色素:每公斤體重3—4毫克,用生理鹽水配成1%或0.5%的溶液,靜脈注射。必要時,間隔24-48小時可再用藥一次。 [1] 
咪唑苯脲:每公斤體重2-4 毫克,配成10%水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必要時每天一次,連用2-4 次。對馬的兩種巴貝斯蟲均有良效。 [1] 
在治療過程中採取對症療法、給馬充分休息及加強護理,可促進病畜痊癒。 [1] 
預防
預防馬巴貝斯蟲病採用防蟬、滅婢、治療病畜和藥物預防等綜合措施。 [1] 
滅蜱:在革螂侵襲畜體的季節,應充分發動羣眾進行滅蜱。對草原上的蜱,如條件許可,焚燒草原進行消滅。滅鼠對消滅革蜱也有重要意義,因革蜱的幼蟲期寄生在齧齒動物。如條件許可,翻耕草地,搗毀蜱的孳生地,是根本措施。 [1] 
防止蜱侵襲畜體:根據革蜱的生活習性,在侵襲季節,改放牧為舍飼,或到耕地和高山牧場等無蜱地區放牧。 [1] 
藥物預防:在馬的巴貝斯蟲病流行季節,定期檢查馬匹,發現病畜須及時隔離治療,對其他馬匹可採用貝尼爾等化學藥品進行預防注射,預防效果可達一個月,劑量與用法同治療。對新購入或運出的馬匹要進行檢查,如發現帶蟲者或馬體上有蜱者,應進行治療和滅蜱。 [1] 
參考資料
  • 1.    青海省湟源畜牧學校主編. 家畜寄生蟲病學[M]. 北京:農業出版社, 1979.12:318-323
  • 2.    聶奎主編. 動物寄生蟲病診斷與防治[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3.08:240
  • 3.    初秀,石凱軍,孫喜存編著. 仔畜疾病防治大全[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01:245
  • 4.    米娜瓦爾·阿不都熱西木.馬屬動物巴貝斯蟲病的防治[J].吉林畜牧獸醫,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