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崗鵝

鎖定
馬崗鵝具有烏頭、烏頸、烏背、烏腳等特徵。另外,其頭長,肉瘤圓而向前突出;頸較粗長,胸寬、體軀呈長方形;脛粗,頭背覆羽為灰黑色,頸背有一條黑色鬃狀羽,胸羽棕色,腹羽白色;肉瘤、喙、脛、蹼均為橘紅色 [2] 馬崗鵝屬中型鵝,產於開平縣馬崗鄉,故得名馬崗鵝。 [3] 
馬崗鵝原產地為開平縣馬崗鄉。目前馬崗鵝在中國分佈於開平全縣,還分佈於佛山、肇慶、湛江、廣州地區、廣西也有小量引種 [4] 繁殖性能母鵝一般在140~150日齡開產,在一般飼養條件下,母鵝年產蛋4窩,產蛋34~35枚;在良好飼養條件和半人工孵化條件下,母鵝年產蛋5窩,產蛋38~40枚,平均蛋重168.5克,蛋殼白色。母鵝就巢性強,每產一窩蛋後就巢一次,全年達4~5次,總日數達70~100天。種鵝羣的公母配種比例為1:5~1:6,種鵝利用年限為5~6年。 [5] 
馬崗鵝是廣東省優良地方鵝種之 [6] 馬崗鵝最出名的做法:鼓油鵝,配料簡單,做法單一,但與鵝肉搭配得渾然一體,色彩紅黑、皮脆肉滑而咬勁十足、鹹甜香喉而不肥膩 [7]  。馬崗鵝具有體型大小適中,屠宰率高,肉質鮮嫩,耐粗易養等優點,近年來深受港澳市場歡迎。出口量日益增加。 [8] 
中文名
馬崗鵝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鵝形目
鴨科
原鵝屬
馬崗鵝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馬崗鵝產地環境

馬崗鵝,產地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全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年平均日照時數由不足1500小時增加到2300小時以上,年太陽總輻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年平均氣温約為19℃~24℃。全省平均日照時數為1745.8小時、年平均氣温22.3℃。1月平均氣温約為16℃~19℃,7月平均氣温約為28℃~29℃。位於北緯20°09ˊ~25°31ˊ和東經109°45ˊ~117°20ˊ之間。該地區自然條件給馬崗鵝提供了很好的生長環境。
馬崗鵝

馬崗鵝外貌特徵

主要特性:頭羽、背羽、翼羽和尾羽均為灰黑色,頸背有一條黑色鬃狀羽毛,胸羽灰棕色,腹羽白色,喙、肉瘤、脛、蹼黑色。出殼重為113克,成年體重公鵝為5.5千克,母鵝為4.8千克。

馬崗鵝品種性能

馬崗鵝體重體尺測定

9月齡未經育肥的公鵝半淨膛為89.7%,全淨膛為76.2%,母鵝半淨膛為88.1%,全淨膛為77%。一般在140~150日齡開產,年產蛋35~40個,平均蛋重為168克,蛋殼白色,蛋形指數1.5。

馬崗鵝公母配種比例

1:5~6,種蛋受精率約82%。

馬崗鵝飼養管理

馬崗鵝飼養標準

馬崗鵝能適應廣東地區高温高濕的氣候,又能耐粗飼,以草食為主,但繁殖性能低下,繁殖季節在每年6月至次年4月初一。

馬崗鵝繁殖障礙

一,就巢性強、產蛋量少,每年的6月下旬開產,10月至次年2月為產蛋高峯期,次年3-4月停產換羽進入休產期。
二,性成熟較體成熟晚和雄性不育現象普遍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馬崗鵝性成熟比體成熟晚3到5個月。雄性第二性徵發育不良且交配器短、細、軟性纖毛組織顏色淺白的,配種能力較差,受精率與孵化率都較低,這類公鵝佔公鵝總數的1/4。
三,性行為一般在母鵝產蛋前1個月才開始,僅維持7~8個月,且在特定時間段交配,交配行為易受外界干擾。公鵝對長期共養的母鵝出現厭伴反應,一旦接近附近的其他母鵝則很快發生戀伴行為,出現各種各樣的求偶動作和迫切的交配期望。 [1] 
參考資料
  • 1.    岑興洪;鍾建橋.農村養殖技術.北京市:農村養殖技術雜誌編輯部,2012年第09期
  • 2.    田允波,黃運茂編著,鵝反季節飼養繁殖技術,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07,第15頁
  • 3.    廣東省畜牧局編,廣東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07,第111頁
  • 4.    廣東省畜牧局編,廣東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07,第111頁
  • 5.    田允波,黃運茂編著,鵝反季節飼養繁殖技術,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07,第15頁
  • 6.    廣東省畜牧局編,廣東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07,第111頁
  • 7.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429頁
  • 8.    廣東省畜牧局編,廣東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07,第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