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崗村

(廣東省順德市容桂街道馬崗村)

鎖定
馬崗村地處經濟蓬勃發展的珠江三角洲中部順德境內,隸屬容桂區管轄,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總面積12平方公里,農業耕地5140.7畝,轄有5個村民小組(股份社),總人口7302人,其中農業人口約6500人,這裏環境得天獨厚,土地肥沃,氣候温和;八百畝“金釵山”山脈,綠水環繞,風景秀麗;經濟持續發展,交通不斷改善,毗鄰港澳,順德著名僑鄉,具有對外開放的優勢,是順德區的一個寶島。
中文名
馬崗村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中部順德境內
著名景點
紅泉古井
總面積
12平方公里,
農業耕地
5140.7畝

馬崗村歷史沿革

在順德建縣之前,馬岡島尚未開村,與馬岡島一河之隔的衝鶴堡潘家村出了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黃蕭養,黃蕭養揭竿起義後,義軍的根據地就設在馬岡島的舊桑市,相傳有一天,黃蕭養的戰馬受了重傷,死在馬岡島上,身軀變成一座山岡,於是人們就把馬岡島稱為“馬岡”。
由於馬岡是義軍的根據地,馬岡居民很早就受到進步思潮的影響。據説,當時義軍為求食水,與當地居民合力挖了一口水井,井成後水清如鏡。後來,黃蕭養起義失敗,在廣州白鵝潭的戰鬥中不幸中箭落水,當日,馬岡這口水井的水突然變成紅色,馬岡的居民後來為悼念這位義軍領袖,譽稱這口水井為“紅泉古井”,並在井壁上鑲刻有這四個大字,這口古井仍在馬西村民小組內,雖水已不紅,但甘甜可口不少村民仍喜歡飲用。
1630年,明朝抗清大將軍袁崇煥被崇禎皇帝冤殺,其僕人佘義士是順德馬岡馬南人,當年佘義士舍家忘死偷葬袁大將軍首級,從此三百多年來,佘家世代為袁大將軍守墓。一名美聯社記者採訪如今居住在北京的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後感慨道“我們美國立國也就二百多年,你們佘家卻為一個人守墓三百多年,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佘幼芝夫婦於1999年5月返回家鄉馬岡省親,她説:“我雖然第一次回到家鄉,我對家鄉完全陌生,但我家十七代以來都緊記:佘家先祖佘義士是廣東順德馬岡人”。臨別,馬岡鄉親向佘幼芝夫婦贈言:“精忠為國袁將軍,肝膽相照佘家人,三百春秋義不改,高尚情操勵鄉民”。
宋末元初,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為挽救危在旦夕的南宋王朝率兵抗擊元軍,不幸在1278年12月20日於五坡嶺被元軍所俘,後被押離廣州,路過零丁洋,元軍招降文天祥,但他以一首《過零丁洋》明志,其中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謂壯士絕唱。之後,宋臣陸秀夫在新會崖們揹負8歲的末代兒皇帝投海殉國,南宋滅亡。文天祥隨後也被斬,而根據族普記載其後人為避免家族被鏟滅而安排其中一脈遷往當年荒涼隱秘的順德馬岡島,籍馬岡島與世疏遠、江河阻隔之生存環境保存下來,避開元朝官府的抄斬。而因為文家避世及“不露聲色”的家族傳統,所以2002年才發現文天祥後代的墓羣,現經順德民政審查核實,確認了文天祥後代在馬岡的這段歷史。
馬崗村
明景泰三年(1452年),順德建縣,馬岡這個地方受統治階層的注意。到乾隆2年,清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重新劃定行政管轄範圍,特別將容桂衝鶴等五堡歸縣丞管治,稱丞屬,由縣丞駐馬岡島具體管轄,當時縣丞的衙門設在現時的馬南村民小組,座北向南,背山面水,頗有氣勢,但現時該衙門遺址已不存在。歷史上,馬岡島隨着行政活動的頻繁,也促進了島上的文化教育,提高了馬岡人的文化素養,據《順德縣誌》記載,歷史上馬岡籍的進士和舉人也不少。其中進士有:宋(鹹淳)佘安裕;明(嘉靖)佘嘉詔;清(順治)佘象鬥、佘鴻升;清(康熙)佘雲祚。而舉人有:明(嘉靖)佘光裕;明(萬曆)馮紹京、佘祖頤、佘裔昌;明(天啓)馮泰運、呂望龍、李子樸、佘錦;清(康熙)佘錫祚、佘杜、馮如雷;清(雍正)佘於鶚;清(乾隆)馮光燕;清(道光)佘啓發、佘啓韶;清(光緒)佘瑩、馮瑞蘭、佘棠熙、李文星、佘琨、梁元任、梁念棠。

馬崗村注重教育

馬岡人歷來都注重教育,喜愛讀書。清(道光)十八年,在眾鄉紳的倡議下,馬岡人在羅村基(現村委會辦公樓位置)籌建了一間“金波書院”,這間書院辦得較成功,在順德縣也略有名氣;到清道光二十三年,馬岡鄉紳又在神步坊(在馬北村民小組)開辦了神步社學;到清未民初,馬岡島共有私塾近十家,居民都喜歡讓子女識多點字,懂一些道理;解放前夕,以旅港鄉親馮堯敬先生為首的熱心人士創辦了“私立德興小學校”,使馬岡的教育方式和內容滲入了新意。解放後,政府在馬岡開辦了“第十區第五小學校”,將馬岡的教育推向普及化,直至上一學期馬岡學校仍是全區農村唯一的一間中小學聯辦的學校。改革開放以來,馬岡就讀大專院校青年共107人,其中本科生16人(至2000年5月止)。馬岡的教育發展,使馬岡人的文化素質日益提高。
清代,書籍的印刷是靠人在木板上刻上字,再下墨印刷而成的。當時馬岡居民十有七、八都是幹刻板工作。據咸豐三年(1853年)《順德縣誌》記載“今馬岡鏤刻書板,幾遍藝林,婦孺皆能為之,男子但依墨跡刻畫界線,餘並女工,故值廉而行遠。但日蘇州書賈往往攜書入粵,售於坊肆,得值,則就馬岡刻所欲刻之板,刻成,未下墨刷印,即攜旋江南,以江紙印裝,分售海內,見者以為蘇板矣。”可見,馬岡在清代的刻板職業十分普及,鏤刻工藝水平較高。由於馬岡人在刻板中長期接觸文字,所以當時馬岡人不論男女老幼普遍都認識一些文字,而更甚者,吸收所刻書籍的精華,所以馬岡人普遍都知書識禮,民風純樸。
馬岡儘管是一個小島,但光緒年間已有鄉渡來往省城,馬岡人有較好的條件與外界溝通。隨着歲月的變遷,馬岡到外面謀生的鄉親不少,據八十年代初調查,馬岡籍的人口三分之一在家鄉,三分之一在海外,三分之一分佈在國內其他地方。歷史上儘管外出謀生的馬岡人已離鄉別井,但馬岡人始終情繫馬岡。
1962年經濟生活困難時期,馬岡旅港鄉親李仲潮先生帶頭捐送化肥和種籽給家鄉,揭開了解放後馬岡僑務工作新的一頁。1981年馬岡旅港鄉親羅景雲先生倡議在港成立建設家鄉委員會,發動300多名華僑港澳同胞捐助家鄉建設,先後興建了道路、學校、醫院、賓館等,使馬岡的農村建設面貌發生了質的變化;1982年,馬岡大隊(即現時村委會)被評為全國僑務工作先進單位,並派出代表到北京接受了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的頒獎。自此,馬岡旅港鄉親對家鄉建設的捐助持續不斷:1994年,馮家彬先生捐資港幣100萬元建設了“馬岡馮派普幼兒園”;1996年李佘少鴻女士捐資人民幣100萬元興建了“馬岡佘文安松柏苑”;1997年羅麗珊小姐代表羅孝家庭捐資港幣100萬元興建了馬岡學校“羅孝教學樓”;1997年李佘少鴻女士捐資人民幣100萬元建設了馬岡學校“佘文安科藝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