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尾藻屬

鎖定
馬尾藻屬是褐藻門的一屬,適應於熱帶環境,大多自由漂浮,也有許多種附著於岸邊岩石。馬尾藻海即因海面佈滿以漂浮馬尾藻(S. natans)為主的褐藻而得名。馬尾藻的葉狀體高度分枝,具有中空的漿果狀氣囊,擬葉體葉片狀,邊緣鋸齒狀,故又稱海冬青。多行有性生殖,漂浮馬尾藻只行裂殖。馬尾藻在紐西蘭用作肥料,在日本則用作湯和醬油的配料。 [1] 
馬尾藻屬的藻體多年生,可區分為固着器、主幹、分枝和藻葉幾部分。固着器有盤狀、圓錐狀、假根狀等。主幹圓柱狀,長短不一,向四周輻射分枝;分枝扁平或圓柱形。藻葉扁平,多數具有葉脈和毛窩。氣囊單生,圓形,倒卵形或長圓形。雌雄同託或不同託、同株或異株。生殖託扁平,圓錐形或紡錘形。每個卵囊產生1個卵,每個精子囊產生64個精子。氣囊和生殖託都着生在葉腋間。
別    名
灣藻
巖藻或
冬青
中文學名
馬尾藻屬
拉丁學名
Sargassum
植物界
褐藻門
物種數量
150種

馬尾藻屬地域分佈

馬尾藻
馬尾藻(4張)
馬尾藻屬現有250種,大多數為暖水性種類,廣泛分佈於暖水和温水海域,特別是印度—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亞。中國是馬尾藻主要產地之一,有60種。盛產於廣東、廣西沿海,尤其是海南島、硇洲島和潿洲島。生長在低潮帶石沼中或潮下帶2~3米水深處的岩石上。 [2] 

馬尾藻屬常見物種

馬尾藻屬
馬尾藻屬(5張)
①海蒿子,主要產於黃渤海沿岸。主枝和分枝圓柱形,其上長有刺狀突起,尤其是幼枝特別明顯,下部藻葉明顯反曲。
②羊棲菜,主要產於福建和廣東東部沿海,藻體肥厚肉質,藻葉通常為棒狀,長匙形或線形,邊緣具鋸齒或缺刻,有時葉的頂端膨大形成囊狀。是重要的中藥材,也可食用。
③鼠尾藻,中國沿海都有生長,主幹較短3~5毫米長,常常密生鱗片狀小葉,或留下葉痕。枝上有縱向溝紋,溝紋常自葉的基部向下。
匍枝馬尾藻,主要產於海南島。主幹圓柱形,表面具有瘤狀突起,頂生數條向下具有分枝的匍匐枝,主枝和分枝上密生小刺。本屬是重要的工業原料。 [1] 

馬尾藻屬利用價值

馬尾藻在紐西蘭用作肥料,在日本則用作湯和醬油的配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