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家鎮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轄鎮(已撤銷))

鎖定
馬家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地處成都市北部,新都區西北部,東連新都鎮、成都市青白江區,南界新都鎮斑竹園鎮,西鄰斑竹園鎮,北接新民鎮、軍屯鎮 [3]  區域總面積24.45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馬家鎮轄區户籍人口26525人。 [5] 
戰國,屬古蜀國王都新都,1949年,改馬家鄉,1992年9月,鄉改鎮。截至2019年10月,馬家鎮轄2個社區、5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升庵村。 [3]  2019年12月,撤銷馬家鎮,原馬家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斑竹園街道。 [1] 
截至2019年末,馬家鎮有工業企業93個,其中規模以上有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39個。 [5] 
中文名
馬家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
地理位置
成都市北部,新都區西北部
面    積
24.45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升庵村
電話區號
028
郵政編碼
6105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川A
人    口
2652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馬家鎮歷史沿革

戰國,屬古蜀國王都新都。
宋,屬利水鄉。
清初,屬普利鄉。
清宣統二年(1910年),改為馬家鎮,屬新都縣第七區。
1949年,改馬家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92年9月,鄉改鎮。 [3] 
2019年12月,撤銷馬家鎮,原馬家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斑竹園街道。 [1] 

馬家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馬家鎮轄石壩、林泉、升庵、雙龍、北星、錦城、驪園7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19年10月,馬家鎮轄2個社區、5個行政村:石壩社區、林泉社區、驪園村、升庵村、錦城村、雙龍村、北星村。 [6]  鎮人民政府駐升庵村。 [3] 

馬家鎮地理環境

馬家鎮位置境域

馬家鎮地處成都市北部,新都區西北部,東連新都鎮、成都市青白江區,南界新都鎮斑竹園鎮,西鄰斑竹園鎮,北接新民鎮、軍屯鎮 [3]  區域總面積24.45平方千米。 [5] 

馬家鎮地形地貌

馬家鎮地處岷江沖積扇平原的西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3] 

馬家鎮氣候

馬家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終年温暖,雨量充沛,温濕同季,水熱同步,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6.2℃,1月平均氣温最低為5.4℃,極端最低氣温-7℃(2004年1月);7月平均氣温25.8℃,極端最高氣温36.1℃(1997年9月)。平均氣温年較差1.4℃。無霜期年平均279天,最長320天,最短25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14.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57.4毫米。 [3] 

馬家鎮水文

馬家鎮境內天然河流源於都江堰支流清白江的常樂、楊柳兩堰和錦水河的天生堰。 [3] 

馬家鎮自然災害

馬家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暴雨和大風災害等。最嚴重的一次“倒春寒”發生在2004年3月4~5日,北方強冷空氣侵入,降温9.4℃,最低温度-7℃,造成水稻“爛秧”,直接影響大春生產;最嚴重的一次夏季暴雨發生在1981年7月12~14日,降水量309.3毫米,造成洪澇災害;最嚴重的一次大風危害發生在1994年7月27日,風力7~8級,大風吹倒農作物,影響產量。 [3] 

馬家鎮自然資源

馬家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2502畝。 [3] 

馬家鎮人口

2011年末,馬家鎮轄區總人口256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006人,城鎮化率27.4%。另有流動人口2573人。總人口中,男性12611人,佔49.3%;女性12989人,佔50.7%;14歲以下2534人,佔9.9%;15~64歲20065人,佔78.4%;65歲以上3001人,佔1.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5570人,佔99.9%;羌族11人,土家族5人,蒙古族4人,侗族4人,回族2人,藏族2人,滿族1人,彝族1人。2011年,馬家鎮人口出生率7.7‰,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24人。 [3] 
截至2017年末,馬家鎮轄區常住人口26790人。 [4] 
截至2019年末,馬家鎮轄區户籍人口26525人。 [5] 

馬家鎮經濟

馬家鎮綜述

2011年,馬家鎮財政總收入6872萬元,比上年增長38.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48萬元,比上年增長41.7%。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727萬元,增值税231萬元,企業所得税82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703元,比上年增長39.1%。 [3] 
截至2019年末,馬家鎮有工業企業93個,其中規模以上有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39個。 [5] 

馬家鎮農業

2011年,馬家鎮農業總產值1.9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馬家鎮生產糧食1.5萬噸,其中水稻1.1萬噸,小麥0.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川芎、大蒜、食用菌、蔬菜,油菜種植面積7809畝,產量1226噸;川芎產量51噸;大蒜產量945噸;食用菌產量7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馬家鎮生豬年末存欄8179頭,牛年末存欄39頭,家禽飼養量8.8萬羽。 [3] 

馬家鎮工業

馬家鎮以食品、印刷包裝、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馬家鎮有工業企業67家,職工5782人;工業總產值1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7億元,比上年增長24.4%,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68%。 [3] 

馬家鎮商貿

2011年末,馬家鎮有商業網點234個,職工78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1億元。 [3] 

馬家鎮金融業

2011年末,馬家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各項貸款餘額9340萬元,比上年增長95.3%。 [3] 

馬家鎮郵電業

2011年,馬家鎮郵政業務總量12萬元,其中純收入2.5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20萬元。 [3] 

馬家鎮社會事業

馬家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家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504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1所,在校生1056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46人,專任教師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馬家鎮教育經費(公辦)1078.3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926.5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809.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12.3%、14.2%。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5.2%,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3] 

馬家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馬家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文化專業户8個;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1.8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成員200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 [3] 

馬家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馬家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5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535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9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3人。2011年,馬家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7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 [3] 

馬家鎮社會保障

2011年,馬家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3户,人數215人,支出55.5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215元;城市醫療救助2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37户,人數7096人,支出877.1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03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2萬元,比上年增長16%。社會福利費13.5萬元,比上年增長13%;敬老院1家,牀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97人。社區服務設施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5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3萬元,使125人(次)困難羣眾受益。年末,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2萬人,參合率85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萬人,參保率99%。 [3] 

馬家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馬家鎮有郵政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360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600萬門,固定電話用户26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32.5%;移動電話用户8119户;寬帶接入用户2000户。 [3] 

馬家鎮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馬家鎮有鎮區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14萬立方米;排水管道2490米。 [3]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馬家鎮鎮區有綠化面積2.7公頃,綠化覆蓋率31.9%。 [3] 

馬家鎮交通運輸

2011年,馬家鎮境內有縣道新新公路、新軍公路;寶成鐵路過境,境內長0.8千米;成德大道縱貫境內南北境內長4.2千米。 [3] 

馬家鎮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馬家鎮因街道佈局呈“馬”形而得名。 [3] 
文物古蹟
白螺泉位於新都馬家鎮白螺村。泉塘綠樹成蔭,碧水盪漾,淙淙的天然泉水清醇甘甜,為“四川名泉”新都區文物保護點。關於白螺泉清嘉慶《四川通志.興地》曾有記載。白螺泉有石碑二通:《白螺泉創修廟宇碑記》、《重修白螺泉記》。清詩人傅薦之《白螺泉詩》雲:滄海溶纓歌孺子,蘭亭載酒契羲之。何如此地螺泉水,勝似域南魯國池。

馬家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馬家鎮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