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圈溝遺址

鎖定
馬圈溝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1992年,河北省文物局謝飛領隊,進行連續發掘。
中文名
馬圈溝遺址
位    置
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
發掘時間
1992年
年    代
200萬年前

馬圈溝遺址歷史沿革

馬圈溝遺址是目前在泥河灣盆地發現的層位最低、年代最久遠的舊石器時代考古文化遺址羣,已發現多個地點15個文化層,最低層位距今約200萬年。馬圈溝遺址文化遺物埋藏在泥河灣層下部,主要為石製品和動物遺骨,有的文化層非常豐富。其中第二文化層揭露出的大象足跡罕見珍稀,第三文化層發現的人類餐食草原猛獁象的遺蹟驚絕世界,生動逼真地反映出當時古人類現場獵殺、肢解、餐食及敲骨吸髓行為的整個過程。 [1] 
馬圈溝遺址的文化面貌為以石片石器工業為特徵的小石器文化傳統,其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早期,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初期。經古地磁測年,第一文化層距今155萬年,第二文化層距今164萬年,第三文化層距今166萬年,層位更低的第七文化層年代至少還要早10萬年,生物地層年齡接近甚至超過200萬年,是泥河灣盆地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1] 

馬圈溝遺址主要景點

2000年春,謝飛、李珺、成勝泉在大田窪一帶組織舊石器時代考古調查又在馬圈溝遺址第一文化層之下發現第二、第三文化層,2001年開始進行正式發掘,其中第二文化層揭露出66個大象足跡坑化石。 [1] 
第三文化層驚現古人類活動面:在發掘探方的南部區域,散落着一組以草原猛獁象的骨骼為主,間有石製品和天然石塊構成的文化遺物密集分佈區,多數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跡,生動地展現出遠古人類羣體肢解動物遺骸、刮肉取食、敲骨吸髓的情景,對研究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的行為提供了難能可貴的科學資料。 [1] 

馬圈溝遺址旅遊信息

馬圈溝遺址 馬圈溝遺址
2001年,對III文化層進行發掘,驚現200萬年前人古人類“餐桌”:在發掘探方的南部區域,散落着一組以象的骨骼為主,間有石製品、動物遺骨和天然石塊構成的古人類進餐場景,多數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跡。生動地展示了古人類羣食大象,刮肉取食、敲骨吸髓的情景,對研究當時人類的行為提供了珍貴的科學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