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唐(學名:Digitaria sanguinalis (L. ) Scop.)是禾本科,馬唐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膝曲上升,高可達80釐米,無毛或節生柔毛。葉鞘短於節間,葉片線狀披針形,基部圓形,邊緣較厚,微粗糙,總狀花序;穗軸直伸或開展,兩側具寬翼,邊緣粗糙;小穗橢圓狀披針形,第一穎小,短三角形,無脈;第二穎披針形,第一外稃等長於小穗,中脈平滑,兩側的脈間距離較寬,第二外稃近革質,灰綠色,頂端漸尖,等長於第一外稃;6-9月開花結果。
在中國分佈於西藏、四川、新疆、陝西、甘肅、山西、河北、河南及安徽等地。它的種於傳播快,繁殖力強,植株生長快,分枝多。因此,它的競爭力強,廣泛生長在田邊、路旁、溝邊、河灘、山坡等各類草本羣落中,甚至能侵入競爭力很強的狗牙根、結縷草等羣落中。
馬唐是一種優良牧草,但又是危害農田、果園的雜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
馬唐形態特徵
編輯
馬唐(6張)
總狀花序長5-18釐米,4-12枚成指狀着生於長1-2釐米的主軸上;穗軸直伸或開展,兩側具寬翼,邊緣粗糙;小穗橢圓狀披針形,長3-3.5毫米;第一穎小,短三角形,無脈;第二穎具3脈,披針形,長為小穗的1/2左右,脈間及邊緣大多具柔毛;第一外稃等長於小穗,具7脈,中脈平滑,兩側的脈間距離較寬,無毛,邊脈上具小刺狀粗糙,脈間及邊緣生柔毛;第二外稃近革質,灰綠色,頂端漸尖,等長於第一外稃;花葯長約1毫米。
[2]
馬唐生長環境
編輯生長在路旁、田野。
[2]
馬唐是一種生態幅相當寬的廣佈中生植物。從温帶到熱帶的氣候條件均能適應。它喜濕、好肥、嗜光照,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弱酸、弱鹼性的土壤上均能良好地生長。廣泛生長在田邊、路旁、溝邊、河灘、山坡等各類草本羣落中,甚至能侵入競爭力很強的狗牙根、結縷草等羣落中。在疏鬆、濕潤而肥沃的撂荒或棄墾的裸地上,往往成為植被演替的先鋒種之一。甚至能形成以馬唐為優勢的先鋒羣落。在亞熱帶地區,馬唐常與小白酒草、狗尾草、止血馬唐等互為優勢或亞優勢種,形成撂荒地的先鋒羣落。
[3]
馬唐分佈範圍
編輯馬唐生長習性
編輯在野生條件下,馬唐一般於5-6月出苗,7-9月抽穗、開花,8-10月結實併成熟。人工種植生育期約150天。馬唐的分櫱力較強。一株生長良好的植株可以分生出8-18個莖枝,個別可達32技之多。故在放牧或刈割的情況下,其再生力是相當強的。據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的資料,在生長期內能刈割3-4次,刈割青草應留茬10釐米以上,留茬太低,降低其再生力。
[3]
花果期6-9月。
[2]
馬唐主要價值
編輯飼用:馬唐是一種優良牧草。
[2]
馬唐莖稈纖細,葉片柔軟,無論是鮮草還是乾草,都是良好的飼草,各類食草動物均採食。馬、牛、羊最喜食;兔、鵝喜食;雞、鴨採食。馬唐的粗蛋白質和無氮浸出物含量較高,而粗纖維含量較低,營養價值較高;其能值和可消化粗蛋白質比較高。馬唐草地既可放牧,也可刈割利用,時間以抽穗之前為好。除可作飼用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