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

(原蘭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

鎖定
馬克(1919—2007.4)原名馬登雲,回族,右玉城人。 [1] 
本    名
馬克
民族族羣
回族
出生地
右玉城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2007年4月20日
人物生平
1937年參軍,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學員、中隊工作員、連指導員、團政治部主任、團政治委員、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3年5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軍區政治部主任。1965年4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70年任蘭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1955年授予上校軍銜。1966年晉升為大校軍銜。1957年6月被國防部授予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3年10月離休,1988年7月中央軍委授予二級紅星勳章。2007年4月20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
馬克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聽從黨的指揮,服從組織分配,出色地完成了黨和軍隊交給的一切任務,是一位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革命事業的少數民族領導幹部。1941年,馬克被調到抗日回民騎兵團任一連政治指導員。當時,該團雖是團的建制,但經過暴動損失,兵員只有100餘人,實際上楊靜仁與馬克就是該團的主要負責人。1943年5月,楊靜仁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馬克正式擔負起全團的領導工作。他帶領全團幹部戰士,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開赴太白鎮瓦崗川進行大生產。回民騎兵團是一支由農民暴動組成的隊伍,部隊戰士幾乎都不識字。為了提高部隊的文化素質,馬克不顧工作的繁忙和勞累,為部隊制定了詳細的文化知識普及計劃在馬克的精心培育下,幹部、戰士的政治覺悟和文化知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回民騎兵團很快成為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
從1941年8月至1949年9月,馬克一直在回民騎兵團工作。為回民騎兵團的成長和發展付出大量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新中國建立後,馬克一直從事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創造出了一系列可值得推廣的政治工作經驗。“文化大革命”中,馬克受到排擠,但他胸懷大局,不計個人得失,仍然保持戰爭年代的革命本色。1971年,他兼任“4841”工程指揮部政委,帶領工程兵218團歷時6年,圓滿地完成了30萬噸容量的洞庫建設任務。1983年離休後,他仍舊關心着部隊的建設,提出過許多好的建議和意見,為軍隊和國防建設獻出了自己的應有的貢獻。
參考資料
  • 1.    趙向東,陳小洪主編,右玉文化圖志,三晉出版社,2008,第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