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斯·恩斯特

鎖定
馬克斯·恩斯特 (Max Ernst ,1891—1976) 恩斯特,德裔法國畫家,雕塑家。恩斯特被譽為“超現實主義達·芬奇”,他在達達運動和超現實主義藝術中,均居於主導地位。他的作品所展現的豐富而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對世界的荒誕之感,汲取自日耳曼浪漫主義和虛幻藝術的夢幻般的詩情畫意氛圍,令全世界驚異不已。這位不知疲倦的發明家不斷地更新着自己的表現手法:他運用拼貼畫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於創造一個多變、彩色的虛幻世界。被譽為具有顛覆性的創新藝術家。 [1] 
中文名
馬克斯·恩斯特
外文名
Max Ernst
國    籍
法國
民    族
德裔
出生日期
1891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職    業
畫家,雕塑家
代表作品
《自然史》《百頭女》《為一週的仁慈》

馬克斯·恩斯特人物簡介

馬克斯·恩斯特 馬克斯·恩斯特
馬克斯·恩斯特(MaxErnst,1891-1976年),德國出生的畫家和雕塑家。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靈魂人物。他以極端多變的風格和技巧著名。他的大部分藝術關注幻覺和令人不安的想象。諸如<大象西里伯斯>與《雨後歐洲》之類夢幻般的繪畫充滿了神奇、奇異的形象。
恩斯特發展了擦印畫法,將有紋理的塗擦與素描結合起來創造奇異的形象。他還用19世紀的版畫創造了複雜的拼貼畫。富有想象力和原創性是他雕塑的特點,如《與王后嬉戲的國王》與《巴黎女人》。

馬克斯·恩斯特個人經歷

馬克斯·恩斯特出生於科隆,自學成才成為畫家。一戰退役後,他創立了科隆達達小組。1922年,他定居巴黎,並在那加入了超現實主義流派。二戰期間,恩斯特生活在美國。

馬克斯·恩斯特藝術歷程

馬克斯·恩斯特(MaxErnst,1891—1976),德裔法國畫家,雕塑家。1891年出生於德國古都科隆附近的布魯爾小鎮。中世紀的科隆是萊茵蘭的文化中心,著名占星家亞克列巴的誕生地,有着鍊金術的傳統,也是充滿着很多亡靈與傳説的地方。
恩斯特的父親是一位教師和業餘畫家,他的創作給了恩斯特以一定的藝術薰陶。恩斯特在童年時受到了古都怪異傳説的影響,加上自身的敏感,產生了各種幻覺。這些都成為了他日後進行幻想性繪畫創作的源泉所在。
恩斯特曾在書中記錄過幼時體驗的幻覺及特質,幻覺是他藝術表現的基礎,對他的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恩斯特還曾在波恩大學學習尼采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藝術史、以及德國文學。他對當時新興的精神學極為感興趣,經常出入於精神病院,對患者進行仔細的研究。
1919至1921年,恩斯特創作了達達主義的物件拼貼畫、素描以及照片鑲嵌畫作品。他同讓·阿爾普和約翰內斯·巴爾蓋德共同創作出一種“集體拼貼法”,預示出了所謂的“優美的屍體”。1920年,他遇到了保羅·艾呂雅,併為後者的詩歌創作了插圖,並將未來的超現實主義者們搬上了畫布《在朋友的會面中》。
自1923年起,他使用“意識流記述法”進行創作,力圖展示出一個超現實主義的世界。上世紀20年代,出現了所謂“幻覺主題”,在恩斯特的作品中也產生了共鳴。他利用色彩和變形的手段,創造出了夢幻般的景緻:“充滿了植物與動物遺蹟的凝結物。”同時,他還描繪被撕碎的形體,離奇的動物及幽靈般的女性形象……
1925年,他首創擦印畫法,用薄紙描摹出板材表面的凹槽,以此來“激發視覺的能力”。恩斯特逐步使用其他方法,創作了刮擦畫、紙貼畫和小説拼貼畫及移印畫等。
1942年,當他在美國時,通過《被一隻飛起的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蒼蠅所驚呆的年輕人》這部作品,創造出一種名為“澆築”的技法,後來被傑克遜·波洛克所繫統地使用。恩斯特還鍾情於美洲印第安人的藝術和麪具造型,將其形式融入於自己的作品之中,創作了如《星空下的舞者》等作品。

馬克斯·恩斯特藝術特點

恩斯特首先在波恩接觸到了藝術,然後在科隆參加了達達主義運動,又在巴黎投身於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洪流。其獨特的觀念和對幻覺的追求,擴展了新的美感形式。他創作過各種理性與非理性、寓意與隱喻題材的作品,作品的標題與內容或相符或相悖:超現實的動物、人體、類人體、形體的全景直觀以及陸地和天空的形態。

馬克斯·恩斯特藝術手法

他運用拼貼畫、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於創造一個多變、彩色的虛幻世界。

馬克斯·恩斯特拓印法

恩斯特於1925年發明了拓印法(Frottage),即用名墨棒的紙在有紋理的表面摩擦,拓出木頭紋路、布紗經緯、樹葉脈絡等各種圖案。他認為這能夠將創作者的主動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因而是“以‘自動寫作’一名為人所知的那種東西的真正等同者”。
在《超越繪畫》一書中,他這樣描述,“我興奮地盯着地板上經過成千次擦洗後挖出的條條溝溝,一種着魔似的感覺打動了我。之後,我決定研究這着魔感覺的象徵意義,並且為了幫助我的沉思默想和創造幻覺的能力,我在木板上面隨意放上印上石墨的紙片,作為一組素描。細心凝視這樣作成的素描……我為我的視覺能力的突然變化和一個疊一個交搭形成的矛盾形象的一連串幻象所震驚。”
除拓印外,他還使用移畫印花法,即在未乾的畫布上摩擦,使顏料在另一平面上形成粗糙紋理,藉此方法,藝術家擺脱理性控制,把偶得的紋樣自由地加以組合,從而獲得價值獨特的作品。這種作品造型奇特模糊,富於視覺吸引力。

馬克斯·恩斯特個人作品

《青春期》馬克斯·恩斯特
《青春期》馬克斯·恩斯特(4張)
作品有《自然史》(1926年,擦印畫法素描);拼貼畫集《百頭女》(1929年)及《為一週的仁慈》(1934年)。《繪畫之上》(1948年)包含了他的藝術觀點。

馬克斯·恩斯特藝術成就

超現實主義者馬克思·恩斯特(MaxErnst)是一位科隆的達達派藝術家(Dada-Künstler)。達達藝術家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形成了一種藝術上的反潮流思想。他的故鄉布呂爾(Brühl)為他建立了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收藏有他的繪畫、版畫和包括新的58件陳列品的雕塑作品,重點是這位藝術家的早期作品。
參考資料
  • 1.    (法)文森特·布羅克維爾作;葉曉芬譯,拉魯斯藝術啓蒙課,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20.12,第2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