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啓示

鎖定
《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啓示》是一本2023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紫娟。 [1] 
中文名
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啓示
作    者
李紫娟
出版時間
2023年5月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ISBN
9787519471194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啓示內容簡介

“意識形態”作為“歷史性”的概念,本身具有多義性與含糊性,而進入中文語境後,此概念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也經歷了歷史發展的複雜演變,這對今天我們理解意識形態概念產生重要影響,進而對正確把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也帶來深刻影響。基於此,本書把“意識形態”概念作為研究對象,以馬克思恩格斯,尤是馬克思在著作、文稿、書信等文獻中對“意識形態” 概念的論述作為理論研究基礎,對“意識形態”概念進入中文語境,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傳播進行系統而完整的考察,進而批判性地審視當前國人對“ 意識形態”概念內涵的理解和使用,為新時代準確把握和正確使用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提供借鑑,進而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提供理論認識基礎。

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啓示圖書目錄

第一章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由來與闡釋
第一節馬克思之前意識形態概念的緣起
一、“意識形態”概念的淵源
二、“意識形態”概念的誕生
三、“意識形態”概念的發展
第二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創立
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創立前提
二、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認識過程
三、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基本內涵
第三節馬克思之後意識形態概念的演變
一、第二國際理論家對“意識形態”概念的闡釋
二、“意識形態”概念在蘇聯的傳播與理解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意識形態”的解讀
第二章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早期的傳播:1919—1949
第一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最初傳入
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傳播的理論背景
二、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最初譯介引入
三、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廣泛譯介傳播
第二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系統闡釋
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文學語境中的初步理解
二、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譯本中的多種譯法
三、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學者論著中的多樣闡釋
第三節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豐富發展
一、“中國最初教科書式”的意識形態概念初解
二、意識形態與文化概念的結合理解
第三章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新中國的傳播:1949—1979
第一節“意識形態”概念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傳播
一、新中國成立初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
二、毛澤東的“文化-意識形態”論
三、學者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解讀
第二節編譯機構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譯法
一、普遍的“蘇式”譯法
二、存在的“日式”譯法
三、零星的“他式”譯法
第三節傳統教科書對“意識形態”概念的闡釋
一、蘇譯本教科書中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論述
二、中文本教科書中對“意識形態”概念的闡述
第四節“意識形態”概念在新中國理論界的爭論
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關係的討論
二、“文學是社會意識形態”的界定
三、“美的意識形態”的論爭
第四章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當代中國的傳播:1979—2009
第一節時代背景:思想領域的解放思想,撥亂反正
一、思想領域的正本清源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的傳入
第二節編譯機構對“意識形態”概念的新譯法
一、統一的直譯法
二、沿用“蘇式”的譯法
三、其他存在的譯法
第三節教科書對“意識形態”概念的新探索
一、蘇譯本教科書中的新論述
二、中國教科書中的新闡釋
第四節文學界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論辯
一、意識形態與上層建築關係論爭
二、對“意識形態”概念政治功能的反思
三、 對“意識形態”概念的言意之辯、名實之辯
第五章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現實啓示
第一節中國學者對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傳播的重要貢獻
〖JP2〗一、中國學者對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早期傳播的貢獻(1919—1949)〖ZK〗〖JP〗
二、中國學者對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新中國傳播的貢獻(1949—1979)〖ZK〗
〖JP2〗三、中國學者對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當代中國傳播的貢獻(1979—2009)〖ZK〗〖JP〗
第二節準確把握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方法與原則
一、理解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幾種誤區
二、準確把握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方法
三、正確運用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的原則
第三節釐清意識形態概念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啓示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思想領域的指導地位
二、釐清意識形態概念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意義
三、釐清意識形態概念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啓示
結論
參考文獻

馬克思意識形態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啓示作者簡介

李紫娟,女,甘肅慶陽人,博士。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現為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國家治理與意識形態研究。出版專著2本,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等各級教學科研課題近10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紅旗文稿》 《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多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