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

鎖定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是俄國革命家列寧創作的政治著作,首次出版於1913年。
該書是列寧為紀念馬克思逝世30週年而作。在該書中,列寧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淵源、體系和實質,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嚴整的科學體系和完整的世界觀,對於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和主要內容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1] 
作品名稱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
外文名
ТРИ ИСТОЧНИКА И ТРИ СОСТАВНЫХ ЧАСТИ МАРКСИЗМА
作    者
列寧
類    別
政治著作
首版時間
1913年
字    數
約3000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內容簡介

在該文中,列寧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淵源、體系和實質,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嚴整的科學體系和完整的世界觀,説明馬克思主義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封閉的僵化的學説,它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在哲學方面,馬克思批判地繼承和發展了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把辯證唯物主義運用於認識人類社會,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這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在經濟學方面,馬克思利用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成就,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創立了新的經濟理論。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和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在社會主義學説方面,列寧高度評價了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説明了空想社會主義者不能指出擺脱資本主義社會的真正出路,指出馬克思的功績在於他發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找到了能夠成為新社會的創造者的社會力量,徹底地貫徹了關於階級鬥爭的學説。 [1]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創作背景

20世紀初,在俄國的革命浪潮逐漸形成規模的同時,反革命勢力卻歪曲和修正馬克思主義,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原理,造成工人羣眾思想的混亂,尤其是俄國民粹主義通過宣傳種種改良主義拒斥馬克思主義;取消派則散佈悲觀失望情緒,反對黨對工人運動的領導;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者也公開散佈資本主義反動思想。對此,列寧通過寫作多篇論文來反對以上種種錯誤思潮,以期達到正確認識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目的,此文便是其中一篇。 [2]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作品思想

列寧在文中闡明瞭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淵源、科學體系和本質特徵,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説。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於他回答了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馬克思學説因為正確而具有無限力量,它完備而嚴密,為人們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觀。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學説的三個來源,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構成整個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列寧分別闡述了這些問題。
第一部分,列寧概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來源和主要內容。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就是唯物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地捍衞了哲學唯物主義,但卻沒有停止在18世紀的唯物主義上,而是把哲學向前推進了。馬克思用德國古典哲學的成果,特別是黑格爾體系的成果豐富了哲學。這些成果中主要的就是辯證法,即完備深刻無片面性的關於發展的學説,這種學説認為反映永恆發展的物質的人類知識是相對的。列寧指出,自然科學的最新發現,如鐳、電子、元素轉化,都出色地證實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列寧進一步指出,馬克思加深和發展了哲學唯物主義、而且把它貫徹到底,把它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列寧高度評價了唯物史觀,認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過去在歷史觀和政治觀方面佔支配地位的那種混亂和隨意性,被一種完整嚴密的科學理論所代替。列寧特別強調了“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終動力”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兩個原理。指出,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從一種社會生活結構中發展出另一種更高級的結構。人的社會認識(即哲學、宗教、政治等的不同觀點和學説)是社會的經濟制度的反映。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而且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列寧指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階級性,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它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
第二部分,列寧概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來源和主要內容。列寧指出,馬克思把經濟制度視為政治上層建築的基礎,所以他特別注意研究這個經濟制度,《資本論》就是專門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的著作。
列寧指出,亞當·斯密和大衞·李嘉圖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馬克思繼續了他們的事業,並嚴密地論證和徹底地發展了勞動價值論,論證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理論,揭示了商品交換表現着各個生產者之間通過市場發生的聯繫。馬克思揭露了資本家無償佔有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創造的剩餘價值,這就是利潤的來源,資本家階級財富的來源。在列寧看來,剩餘價值學説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列寧還闡述了馬克思的相對過剩人口理論,揭示了大資本家同盟的壟斷地位以及經濟危機問題。列寧得出結論: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獲得了勝利,但是這一勝利不過是勞動對資本的勝利的前階。
第三部分,列寧概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來源和主要內容。首先,指出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侷限性。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前,各種社會主義學説隨着資本主義社會出現而產生,它們致力於揭露、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壓迫性,但它們只是譴責它,咒罵它,幻想消滅它、既不會闡明資本主義制度下僱傭奴隸制的本質,又不會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也不會找到能夠成為新社會的創造者的社會力量,因此它們找不到真正的出路,這樣的社會主義就是空想的社會主義。列寧進一步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馬克思揭示了階級鬥爭是整個發展的基礎和動力。馬克思找到了社會變革的階級力量,即工人階級,並去教育它和組織它去進行鬥爭。只有馬克思的哲學唯物主義,才給無產階級指明瞭如何擺脱一切被壓迫階級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馬克思的階級理論,才闡明瞭無產階級在整個資本主義制度中的真正地位。列寧揭示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的確立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為科學。 [2]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作品影響

該文對於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和主要內容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和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出版信息

該書於1913年3月在《啓蒙》雜誌第3期刊出。中譯文被收入《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第23卷。 [2]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作者簡介

列寧(俄語: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 [3] 
參考資料
  • 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前言頁
  • 2.    徐光春.馬克思主義大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18:553-554
  • 3.    (奧)斯蒂芬·茨威格著;樊華譯.人類的羣星閃耀時: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09:第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