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

鎖定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是2009年主要著作有《艱辛探索的哲學軌跡——1956至1966年毛澤東的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建寧。 [1] 
中文名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
作    者
郭建寧
出版時間
2009年2月1日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頁    數
209 頁
ISBN
9787010077154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作者簡介

郭建寧,1990年於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招生方向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哲學。主要講授課程有“中國現代哲學史”、“建國以來重大哲學論爭問題評析”、“文化哲學”、“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等。
主要著作有:《艱辛探索的哲學軌跡——1956至1966年毛澤東的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當代中國哲學熱點問題透視》(西安出版社1995年版);《當代中國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現代哲學》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新探》(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當代中國的文化選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二十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十年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探索與爭鳴》(主編,百花洲出版社2008年版);《當代中國哲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利益協調與社會和諧》(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已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八十多篇。
學術兼職主要有中國現代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理事、全國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研究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與建設工程重點編寫教材“馬克思主義哲學吏”課題組主要成員。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主要講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着重強調的是實踐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是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和改革開放的實踐密不可分的,離開實踐這個主渠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無從談起。當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必須具有時代性,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着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與新的發展。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同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要具有民族性,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品格和民族品格相結合,使之具有不可或缺的中國特點、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由此看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內涵和基本特徵就是強烈的實踐性、鮮明的時代性和濃郁的民族性,就是實踐特性、時代特點和民族特色的三位一體、有機結合與完整統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實踐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時代化和民族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踐毫無疑問是主題和基礎。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在講民族性時要把握時代特點,在講時代性時要體現民族特色,使之在實踐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總之,所謂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化、時代化和民族化。所謂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根據中國實際,立足中國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開拓創新,體現時代特徵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傳承民族文化,具有中國特點、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視野目錄

導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問題意識與方法論自覺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的背景、途徑和特點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的背景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的途徑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的特點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發展階段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與理解
三、毛澤東思想的確立與宣傳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內涵
一、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主要貢獻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意藴
三、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創新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若干思考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必須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
二、防止辯證法的簡化和絕對化
三、中國傳統文化對毛澤東思想的雙重影響
四、關於傳統文化繼承方法的探討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
一、五四時期的文化討論
二、文化熱與國學熱
三、全球化與當代中國的文化選擇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一、《論十大關係》的當代價值
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當代解讀
三、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當代思考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當代中國的發展
一、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
二、利益協調與社會和諧
三、建設和諧文化
附錄一 新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新進展
一、新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新成果、新亮點
二、新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新問題、新思考
三、新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新途徑、新領域
四、新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新方法、新走向
附錄二 民族精神與人的發展
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
二、人的發展的科學內涵
三、中華民族精神對人的發展的意義
四、需要正確處理的幾種關係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