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傳染性鼻肺炎

鎖定
馬傳染性鼻肺炎(Equine rhinopneumonitis)是由馬皰疹病毒(Equine herpesvirus,簡稱EHV)引起、發生在馬身上的一種常見病害。病馬上呼吸道充血、發炎和糜爛,局部腺體呈增生變化。侵及肺臟時,間質發生水腫和纖維蛋白浸潤。嚴重感染病例,呼吸道上皮細胞和淋巴結髮生中心顯著壞死,並可在細支氣管上皮細胞看到典型嗜酸性核內包涵體。 [1] 
馬傳染性鼻肺炎對妊娠馬匹的危害較大,對幼馬的正常發育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將會造成流產的情況。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造成了巨大威脅,損失巨大。因此世界動物衞生組織(OIE)在《國際動物衞生法典》中將馬傳染性鼻肺炎列入了法定報告疾病名錄。馬傳染性鼻肺炎在中國多地長期、廣泛存在和流行,嚴重阻礙了中國馬業健康穩定發展。已被中國農業部列為二類動物傳染病,是中國出入境馬屬動物檢驗檢疫的疫病之一。 [8] 
做好衞生防疫工作是有效防治馬傳染性鼻肺炎的有效對策。保證馬房周圍的環境符合馬匹正常成長的需要,將馬房中的馬類進行及時的清理,並利用消毒殺菌工具對馬房進行及時的沖洗殺菌。保證馬房的空氣清新。採用恰當的滅蟲工具進行處理。 [2] 
中文名
馬傳染性鼻肺炎
外文名
equine rhinopneumonitis
病    原
馬皰疹病毒
表現症狀
發熱、厭食和流涕
危害物種

馬傳染性鼻肺炎病害學史

1932年,EHV-1首次被證明與懷孕母馬的自然流產有關。 [7] 
1941年,人們發現馬流產與輕度呼吸道疾病有關,症狀與馬流感病毒感染相似。 [7] 
1954年對EHV-1感染進行了更詳細的分析,這些研究的證據表明,EHV-1是幼馬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體。 [7] 
馬皰疹病毒2型(EHV-2)於1963年首次從馬身上分離出來。 [7] 
馬皰疹病毒3型(EHV-3;馬性交疹病毒,ECE病毒)於1968年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首次獨立分離。 [7] 

馬傳染性鼻肺炎病原特徵

馬傳染性鼻肺炎病毒屬於疤疹病毒科的馬疤疹病毒1型,它具有疤疹病毒的一般共性。EHV-1直徑約130~170納米,含有雙股DNA核心,由162個呈放射狀排列的殼粒構成正20面體的核衣殼,其外包以類圓形的脂蛋白囊膜。EHV-1不僅能在馬屬動物的組織細胞內增殖,還能在一些異種動物的組織細胞內生長。但初代分離培養時,以馬、豬和倉鼠腎等原代細胞最為敏感,在出現細胞病變同時,感染細胞內形成Condrv A型核內包涵體,有人把EHV-1區分為2個亞型,即以引起流產為主病原性較強的流產亞型和以引起呼吸道炎症為主病原性較弱的呼吸道亞型。但是這區分看來只是相對的,因為2個亞型毒株間呈現明顯的交叉類屬反應。
與本病毒相關的病毒是馬疹病毒2型(簡稱EHV-2)和馬疤疹病毒3型(簡稱EHV-3)。EHV-2又名馬鉅細胞病毒,是一種生長緩慢、病原性不清和高度污染馬羣的病毒。EHV-3又名馬疤疹病毒,可因交配接觸而引起生殖器和會陰部皮膚感染,在歐洲和美洲少數幾個國家發現。EHV-1對自然環境有一定的抵抗力。
馬皰疹病毒 馬皰疹病毒
馬皰疹病毒在放大167,000倍的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 [5] 

馬傳染性鼻肺炎為害症狀

馬傳染性鼻肺炎的臨牀症狀可分為2種類型:
流產型(EHV-1)
EHV-1可引起患病動物發生流產症狀EHV-1的潛伏期一般為1~4個月,在臨牀中,馬感染EHV-1後僅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主要以流產症狀為主要症狀。感染了EHV-1的病馬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將胎兒和胎盤一起排出,個別母馬會發生共濟失調、癱瘓症狀,大多數流產的母馬在產後恢復正常,對以後的配種等不會產生影響。產出的胎兒一般都是新鮮的死胎,如果是臨近產期的流產胎兒,般多為弱胎不能進行哺乳和站立,往往在短時間內死亡。 [3] 
鼻肺炎型(EHV-4)
EHV-4可引起患病馬發生鼻肺炎。 [3] 
EHV-4的潛伏期一般為2~10天,EHV-4主要起馬發生鼻肺炎(以感染幼齡馬為主,成年馬多為隱性感染)。EHV-4感染馬後,病馬持續性的高熱,可視黏膜潮紅充血流皇汁,下領淋巴結腫大嚴重此類疾病一般預後良好。但是如果發生繼發感染,則可造成上呼吸道發生炎症,使病程延長。 [3] 
患有EHV-1或EHV-4呼吸道感染的斷奶馬的鼻涕。 [6] 

馬傳染性鼻肺炎流行情況

馬傳染性鼻肺炎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傳染病其感染羣體較為廣泛,一定程度上對馬種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在馬傳染性鼻肺炎的傳染過程中,病馬及攜帶病毒的馬傳染性較強,可將病毒快速地傳染給青壯馬,傳播速度較快。需要注意的是,馬傳染鼻肺炎的病原不存在於馬匹的血液中。當大量的馬匹處於同種環境中,具有傳染性皇肺炎的病馬通過胸腔滲出物以及咳嗽中產生的氣體溶液對周圍馬匹的呼吸道黏膜進行感染,導致健康的馬快速地受到病毒的侵襲。同時,馬傳染性皇肺炎的流行及傳播具有多樣性,當馬匹的病情較嚴重時,會對遠距離的馬匹進行傳播感染。 [2] 
由於馬傳染性鼻肺炎的傳播方式較多,當健康的馬匹在病馬經常活動的草坪上吃草時,一定程度上將會出現病毒感染的問題,而且病馬飲用過的水源以及飼料都會有病毒的存在。馬傳染性皇肺炎發病一般與馬匹的生存環境有關。當大量的馬匹處於共同的生長環境中,管理人員沒有及時對馬舍的衞生進行清理,導致馬匹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環境下生存,或沒有及時做好通風工作;當馬匹在實際的運輸環節,由於沒有及時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導致馬匹經常出現感冒的情況,一定程度上為馬傳染性鼻肺炎的發病埋下了隱患。 [2] 

馬傳染性鼻肺炎臨牀診斷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時,要注重加強馬傳染性鼻肺炎病原的研究工作,並與馬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動脈炎進行有效的區分。在馬傳染性皇肺炎的診斷環節中,要求相關的技術人員及時採取部分馬匹的鼻黏膜細胞,並通過製成抹片的形式進行HE染色處理,科學地對其嗜酸性核內包涵體進行有效的分析。同時,根據馬匹的身體情況特點選用最佳的診斷方式。當妊娠馬出現馬傳染性鼻肺炎時,為了保證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要對幼馬的核內包涵體進行科學的研究,在此鑑定環節中,可以充分發揮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採用免疫熒光抗體法對幼馬的肝肺功能進行檢查!。在對馬傳染性鼻肺炎進行診斷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馬傳染性皇肺炎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幼年馬及成年馬的發病情況進行及時的診斷,併科學地對診斷結果進行分析。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妊娠馬往往出現流產,要時刻注意流產胎兒的情況,並對不同類型的馬傳染性皇肺炎進行及時的診斷。 [2] 

馬傳染性鼻肺炎防治措施

馬傳染性鼻肺炎預防措施

注重飼養管理
注重馬匹的飼料管理是提升馬匹質量的關鍵為了適應當前市場對馬匹的實際需求量,飼養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飼養水平,因此應加強飼養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工作。根據馬匹的實際情況選用優質的飼料進行餵養。同時,還要充分保證馬匹的飲水量。加強馬匹的飼養管理,制定長期的飼養計劃,科學地對馬匹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進行綜合的分析,並對其進行飼養。由於不同年齡階段的馬匹對飼料的實際需求量不同,飼養人員要根據不同生理階段的馬匹的實際情況選用最佳的飼料進行餵養根據當地天氣的變化進行適當的放牧。 [2] 
注重馬房的佔地面積,要時刻保證馬房中馬匹的活動區間,有效地保證馬匹的健康成長。加強飼料的管理,有利於增強馬匹體質。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競技體育方面對馬匹的需求量增加,在實際的飼料管理過程中,要保證飼料的多樣化,注重提升馬匹的綜合營養水平。由於馬匹在不同年齡階段對礦物質的吸收能力不同,管理人員要注重馬匹餵養飼料的搭配比例,並做好驅蟲工作,為馬匹營造舒適健康的生存環境。在實際的放牧環節中,要注重放牧時間的選擇,儘量避免在有露水的天氣進行放牧,尤其在夏季放牧時,不要選擇雷暴大風的天氣放牧。在馬舍的日常維護過程中,要將馬匹的生存空間維持在最佳的區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減少馬傳染性鼻肺炎的發生。 [2] 
注重衞生防疫
做好衞生防疫工作是有效防治馬傳染性鼻肺炎的有效對策。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及時做好馬房的清理工作,保證馬房周圍的環境符合馬匹正常成長的需要,將馬房中的馬類進行及時的清理,並利用消毒殺菌工具對馬房進行及時的沖洗殺菌。同時,在加強馬傳染性鼻肺炎的防治工作環節中,要求管理人員及時做好馬房的通風工作,保證馬房的空氣清新。為了有效防止蚊、蠅、鼠等對馬匹產生影響,要採用恰當的滅蟲工具進行處理。當馬房中的部分馬匹感染病毒時,管理人員應該及時對病馬進行隔離,根據馬匹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測温計劃,對馬房周圍進行消毒殺菌處理,以期有效杜絕馬傳染性鼻肺炎的發生[2]。為了給馬匹營造舒適的生存環境,在消毒工作的前期準備階段,要對馬房周圍的環境進行科學的分析,充分發揮石灰石的優勢,對馬房進行大面積的消毒處理,並嚴格制定馬房的週期消毒計劃。同時,應將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與來蘇爾溶液進行搭配,將其搖勻後對馬房進行消毒處理。由於馬具中的細菌較多,在實際的消毒環節中,要注重馬具的消毒工作,合理優化馬具及馬房的消毒次數,並及時對飼槽進行沖洗,可以有效地避免馬傳染性鼻肺炎的發生。 [2] 
注重馬匹交易時間
在冬春季節,馬匹感冒發生的頻率較高,在實際的馬匹交易環節中,應該避免在馬匹感冒多發的季節進行馬匹交易。同時,要對馬匹的交易環境進行優化,要保證交易集市的清潔度。在引種馬匹的選擇上,為了保證引種的成活率,要嚴格控制好弓種位置的温度,並且在進行引種前期對其引種地區進行消毒處理。要注重引進馬種的選擇,在實際的引種環節中,儘量選擇在非疫區進行引種,選擇在氣候相對温暖的季節進行引種。在處理引回馬匹的過程中,要及時與原馬場的馬匹進行隔離處理,將隔離距離調整為最佳區間,經過飼養一段時間發現完全沒有問題方可進行集體飼養。由於部分地區馬場的規模較大,在實際的飼養環節中,要實現馬場的封閉式管理,制定嚴格的集中管理制度,對外來人員及其車輛進行消毒處理,當飼養員進入馬場時要穿戴必要的消毒設備,從而保證馬匹的安全。在實際的管理環節中,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根據馬舍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相關管理人員在馬匹交易各個環節中的監督管理工作,針對在實際監督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並採取必要的解決對策,防止馬傳染性鼻肺炎的發生。 [2] 

馬傳染性鼻肺炎治療措施

早期發現病馬,及時用914結合對治療,效果顯著。914用量按15毫克/公斤計算,臨用時將其溶於微温(30℃)的5%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100毫升內,緩慢靜脈注射。在注射前半小時,最好先皮下注射20%樟腦油10~20毫升等強心劑以改善心勝功能。必要時,隔3~4天再次注射914,共注射2~3次。 [4] 
為了控制繼發感染,用青黴素100萬IU、鏈黴素1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用5~7天,也可用10%磺胺嘧啶鈉液150毫升,每日靜脈注射1次,連用3~5天;亦可用土黴素2~3克,溶於5%氯化鎂液30毫升內,分點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 [4] 
為了制止滲出,緩解肺充血、水腫,用10%氯化鈣液100毫升,50%葡萄糖液200毫升,一次靜脈射,連用3天,對強壯病馬亦可血針鼻俞,瀉血300~500毫升。 [4] 
糞便幹小者用硫酸鈉300克,大黃末50克,碳酸氫鈉50克,水5000毫升,一次內服。 [4] 
胸腔滲出液過多的病馬可穿胸排液,排液後用0.01%~0.02%呋喃西林液沖洗胸腔,再向隨腔內注射青黴素、鏈黴素各200萬IU,同時靜脈注射10%氯化鈣液,以減少滲出,用烏頭酊10毫升,水楊酸鈉50克,樟腦5克,硝酸鉀15克,水500毫升,每日2次分服,以促進滲出液的吸收排除。當滲出物消散過慢時,為了防止機化,可用碘化鉀5~10克加水500毫升,每日內服2次。如病畜呼出氣惡臭,兩鼻孔流污穢惡縣鼻液時,靜脈注射樟酒糖液(精製酒街300.0,微制樟腦4.0,葡萄糖60.0,0,85%氯化鈉液700.0,混合製成滅菌液)250毫升,每日1次,可連用3~5日,以防止自體中毒。 [4] 
參考資料
  • 1.    鄧清貴.馬傳染性鼻肺炎的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7, 33(11):1.DOI:CNKI:SUN:ZXWA.0.2017-11-145.
  • 2.    賈洪波.馬傳染性鼻肺炎的防治[J].吉林畜牧獸醫, 2019, 40(11):3.DOI:CNKI:SUN:JLXS.0.2019-11-089.
  • 3.    韓聃,王英男.淺談馬傳染性鼻肺炎[J].今日畜牧獸醫, 2020, 36(12):1.
  • 4.    蘇中才.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獸醫科技, 1993, 33(10):27-28.DOI:10.3969/j.issn.1673-4696.2003.10.024.
  • 5.    Awakening the Dormant Dragon:Neurological Form of Equine Herpesvirus-1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引用日期2023-08-28]
  • 6.    Respiratory Infections by Equine Herpesvirus Types 1 and 4 | IVIS  .國際獸醫信息服務[引用日期2023-08-28]
  • 7.    Dennis J. O'Callaghan, Nikolaus Osterrieder,EQUINE HERPRESVIRUSES (HERPESVIRIDAE),Editor(s): Allan Granoff, Robert G.Webster,Encyclopedia of Virology (Second Edition),Elsevier,1999,Pages 508-515,ISBN9780122270307,https://doi.org/10.1006/rwvi.1999.0089.
  • 8.    羅藹劍,張瑩,刁巧虹,等.我國馬鼻肺炎流行現狀[J].中國獸醫雜誌, 2016, 52(11):4.DOI:CNKI:SUN:ZSYZ.0.2016-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