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以愚

鎖定
馬以愚(1900~1961) 中國現代穆斯林學者、伊斯蘭教史學家。又名馬吉睿,經名穆罕默德。回族。安徽懷寧(今安慶市)人。出身於穆斯林學者世家。系宋建隆二年(961)應召入華編修《應天曆》而定居中國的西域魯姆天文學家馬依澤(Ma’iz)的35代後裔。其父阿卜杜拉·馬介泉長於中國文史,工書法。對伊斯蘭教教義、教理造詣很深,著有《回教考略書後》、《晚晴室家書》等。 [1] 
中文名
馬以愚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馬以愚主要生平

聰穎好學
馬以愚自幼聰穎好學,在其父讀書當“明聖賢之道,思先人之志”的指導下,受到傳統的家教,具有一定的漢學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知識。及長,升入安徽省政法學堂學習,因家道貧寒中途輟學。嗣後主要依靠勤奮自學和悉心鑽研,更兼其父教導和友人指點而嫺熟中國文史經籍,為以後治學打下了基礎。

馬以愚教育事業

他熱心發展回族穆斯林教育事業,曾在安慶清真小學、上海伊斯蘭師範、成達師範任教多年,並曾任安慶清真小學董事長,創辦安慶依澤回民小學。1947年兼任上海誠明文學院教授,並任中國回教公會秘書長和懷寧回教協會理事長。他曾輾轉各地,蒐集、整理了大量教史資料,進行研究和著述。他學術功底深厚,治學態度嚴謹。在史學思想和方法上,始終堅持治史重史實,持論顯公允的原則。

馬以愚領域貢獻

他提出對中國伊斯蘭教史的研究,要以大量中外史料為依據,並要做到相互印證,既要重視正史、地方誌和私家撰述,又要注重實地考察,親自掌握第一手資料。且提出,既要列舉各家不同見解,又要糾正各種謬誤。故所著《中國回教史鑑》一書,不但參考史志、會要、地理、雜記等200多種,而且還引用了各種不同的歷史記載。對伊斯蘭教始入中國的時間問題,他持唐“永徽二年”説,並指出明史“隋開皇中,始傳入中國”的説法與史料不符。關於西北、西南迴民起義的因由,他認為皆由清廷歧視、壓迫少數民族和地方官吏殘害百姓所致。他在中國史學、哲學、地理學、天文學和中國伊斯蘭教史等學術領域都有貢獻,除《中國回教史鑑》外,尚有《回回曆》、《嘉陵江志》、《易學象數論抉微》以及《中國名禮拜寺》、《回教學術之昌明》、《與王寒冰先生論新疆回族與回教》、《嘉陵沿線各縣清真寺及回教人物志》、《天命釋義》、《曆法考證》、《中國伊斯蘭教寺墓考察》等論文多篇,在伊斯蘭學術界很有影響。晚年蒐集整理了清光緒年間楊子貞教長散落民間的遺著《完璞氏藏稿·附拜式記略》,親自參訂併為之作序,使得流傳於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以愚任安徽省文史館館員、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職。

馬以愚民族團結

他重視國內各民族團結和加強中國穆斯林與阿拉伯各國穆斯林間的傳統友誼,注重發揚中國穆斯林愛祖國、愛民族的歷史傳統,關心回族文化教育事業與經濟發展,在參與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及開展文史研究工作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工作,受到各方面讚譽。(馬忠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