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三立

(中國內地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鎖定
馬三立(1914年9月25日—2003年2月11日),生於北京 [1]  ,祖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中國內地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顧問、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是五、六、七、九屆天津市政協委員 [2] 
1930年拜周德山為師,開始撂地演出相聲。1940年與耿寶林搭檔在寶和軒茶社演出,同年加入的“聯義社”。1948年在北京鳳凰廳茶社明場演出,同時在華聲電台説相聲兼報廣告。1950年初應邀返回天津,先後在新聲戲院、燕樂戲院、紅風曲藝社演出。1952年參加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入朝鮮為志願軍演出。1954年加工、演出何遲創作的相聲《買猴兒》,塑造了“馬大哈”這一藝術形象。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59年被下放至天津東郊勞動改造。1966年“文革”開始後,他被打為“牛鬼蛇神”。1979年初有關部門正式宣佈對馬三立錯劃“右派”予以平反,同年他憑藉相聲《買猴兒》在天津市國慶獻禮演出優秀節目評獎中獲“獻禮展覽演出榮譽獎 [41]  。1981年排演相聲《似曾相識的人》。1985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 [6]  表演相聲《大樂特樂》。1992年獲第二屆中國金唱片 [49]  。2001年12月8日舉辦從藝八十週年的告別演出 [3]  2003年2月11日因病去世,享年89歲。
馬三立擅長貫口和文哏相聲,很好地詮釋了相聲“以説為主,以逗當先”的精要。其相聲語言含蓄雋永,平實詼諧,創造性地發明了單包袱、雙包袱、單翻、反翻等各種組合性的包袱結構模式;表情動作簡練傳神,在馬派相聲風格化的基礎上,融入自身個性化的表 [61] 
本    名
馬三立
民    族
回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14年9月25日 [34] 
逝世日期
2003年2月11日
畢業院校
天津市匯文中學
星    座
天秤座
身    高
179 cm
體    重
51 kg
代表作品
逗你玩
買猴兒
十點鐘開始
開粥廠
賣掛票
職    業
相聲演員
別    名
馬桂福
祖    籍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馬三立人物經歷

1914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初六),馬三立生於北京,原名馬桂福(後由父親馬德祿改名為“三立”)。1917年,隨父母遷居天 [34]  [48]  。不久,馬三立母親病逝,馬德祿將其寄養在叔父家。數年後,馬德祿續娶丁氏,才把馬三立接回自 [12]  。馬三立從小耳濡目染,對曲藝十分喜愛,尤其對相聲藝術十分熟悉,在父、兄的薰陶下,打下“説”“學”“逗”“唱”的功 [8]  。1927年,考入匯文中 [35]  。1929年,因家境不好,他輟學從 [13] 
馬三立
馬三立(22張)
1930年,經父親推薦,馬三立拜周德山為師,開始撂地出相聲 [8]  ,初期搭檔是朱闊泉 [16]  。1936年,他初開山門,在秦皇島收大徒弟閻笑儒 [15] 
1937年陰曆5月,馬三立應邀赴奉天翔雲茶社演出,以家傳相聲段子《報菜名打頭炮 [17]  。1938冬天,與搭檔高少亭沿津浦線鐵路一路向南跑碼頭 [18]  。1939年初夏,與高少亭抵達山東濟南,先在南崗子市場撂地兒,後在青蓮閣茶社演出,以馬氏獨傳相聲段子《開粥廠》打 [18] 
1940年,自元旦開始,與耿寶林搭檔在寶和軒茶社演出,前三天打炮節目為《開粥廠》《文章會》《繞口令》《西江月》《戲迷藥方》《白事會》等相聲段子。陰曆二月起,參加茶社組織的反串小戲表演,在《打麪缸》《老媽上墳》《老媽上京》等喜劇中出演傻哥哥、刁婆婆婆等類型角色。陰曆七月,因搭檔耿寶林之故,離開寶和軒茶社,應北京相聲演員戴少甫之約,和耿寶林到北京官辦電台,頂替在天津演出的戴少甫説廣告相聲。不久後,戴少甫因得罪天津混混頭子袁文會,回北京避禍,馬三立、耿寶林遂讓出電台的工作,到西單與朱闊泉撂地兒。八月中秋,返回天津,應常連安、燕樂老闆王十二邀請,與小蘑菇合作排演反串戲《王先生與小陳》,扮演王先生。這一年,他被迫加入袁文會創辦的“聯義社”,飽受壓迫,此後五年都在袁控制的慶雲戲院演出 [19] 
1942年,被袁文會借給京韻大鼓藝人林紅玉的班社,至濟南演出三個月,演出節目包括馬氏獨門相聲段子《吃元宵 [20]  。1943年3月起,被借給白雲鵬的班社赴南京演出五個月,其間因演出相聲段子《賣掛票》結識京劇花臉演員金少山。同年中秋返津,參演袁文會控制的兄弟劇團排演的應景戲《廣寒宮 [21] 
1945年7月起,隨兄弟劇團在北京大觀樓戲院演出反串戲。同年秋天,劇團返回天津,袁文會放棄兄弟劇團的控制權,馬三立趁機退出劇團,與劉奎珍搭檔在位於鳥市兒的聲遠茶社、小梨園、中華茶社插班演出 [22]  。1947年,應白雲鵬之約,開始在被説唱藝人視為“大台口”的天津大觀園劇場演出,名位排在“倒二”,由侯一塵 [23] 
1948年春,第三次來到北京演出,和侯一塵在鳳凰廳茶社明場演出,同時在華聲電台説相聲兼報廣告,此時期《開粥廠》裏的“馬善人”成為他在電台聽眾中的暱稱,聽眾紛紛給電台寫信點播“馬善人”的節 [24]  。後來侯一塵與鳳凰廳經理因包銀問題發生糾紛,另投常氏相聲劇團,馬三立改與東北相聲演員張慶森合作,在東單曲藝廳演出相聲,並與孫書筠在節目後加演《打麪缸》《打灶王》《打城隍》《一匹布》等喜劇反串小 [25] 
1949年北京解放後,因戰事一度歇業的東單曲藝廳恢復營業,馬三立重返舞台,仍排在“倒二 [26]  。1950年初,應邀返回天津,與張慶森先後在新聲戲院、燕樂戲院、紅風曲藝社演出相聲,創作新段子,期間曾演出反串戲《槍斃袁文會 [27]  [36] 
1951年春,他主動報名參加赴朝慰問演出。1952年9月,他擔任第二屆赴朝慰問團華北分團文工隊副隊長,率隊到瀋陽進行集訓。秋末冬初進入朝鮮為志願軍官兵演出,歷時兩個多月。回國後,在北京進行彙報演 [28] 
1953年1月,加入天津人民廣播電台組織的廣播曲藝團。此後,馬三立在電台錄製了一些傳統相聲段子,同時也出於思想上的變化和形勢需要整理創編了新相聲,如《新百家姓》《新對子》《新燈謎》《破除迷信》《春節媽媽例兒》 [29] 
1954年初,隨天津廣播曲藝團赴長春慰問演出,表演了創新相聲《新百家姓》《釣魚》《死裏逃生》等,其中《釣魚》是他根據陳洪凱講的笑話創作的。正月初四,結束在長春的演出,隨曲藝團赴瀋陽廣播電台錄音、聯歡。同年,當選天津市政治協商委員會委 [30]  。4月,接上級任務,開始潤色、排演何遲創作的相聲《買猴兒》,不久後在工人劇場正式演出並由電台錄製演出實況。馬三立在這部作品中塑造了“馬大哈”這一藝術形象。同年秋天,何遲創作了相聲《今晚七點鐘開始》,仍交由馬三立加工處理後演出,由於他每次演出都是壓場,上台已是九點以後,因此他將作品名字改為《十點鐘開始 [31] 
1955年秋天,馬三立開始排演何遲創作的相聲《開會迷》,作品諷刺了繁冗的令人疲憊的會議。1956年,他和張慶森合作表演的《開會迷》在春節期間公映的文藝紀錄片《恭賀新禧》中首次亮 [32]  。這一年秋天,馬三立參加在北京政協禮堂召開的國慶招待晚會,與趙佩茹郭榮啓合説傳統相聲《扒馬褂》。同年,天津市曲藝團與廣播曲藝團合併,馬三立擔任副團 [33] 
1958年,被劃為“右派”並被撤銷職務、降低工資。1959年2月,被下放至天津東郊幺六橋鄉勞動改造。這一年的年底,與被下放的“右派”一起調往軍糧城農場勞 [37] 
1961年3月18日,天津市文化局通知馬三立已經摘掉右派帽子,回曲藝團上班。3月24日,他在勸業場天樂曲藝廳進行首場演 [38]  。1962年底至1963年初,隨天津曲藝團赴北京演 [39]  。期間,由於張慶森患眼疾,馬三立改與趙佩茹合作。1963年夏天,馬三立參加文藝界慰問演出隊,在防汛工地演出六 [40] 
1964年8月,天津各文藝團體開展“四清”運動,馬三立被當作本單位的清理重點,再次被停止演出並被安排去看倉庫。1966年,“文革”開始,他被打為“牛鬼蛇神”,關進“牛棚”。1968年,被送至某軍營參加勞動。1969年,返津,仍被關押於牛棚。1970年5月,天津市文化系統各單位執行政“戰備疏散”指示,馬三立一家被下放到南郊區北閘口村落 [41] 
1977年秋,落實政策,馬三立攜家人返回市區。年底,參加了在天津體育館舉行的歡送工宣隊的演出,與王鳳王合説相聲《精打細算》,這是其十幾年來首次正式登台與觀眾見 [41] 
1979年初,有關部門正式宣佈對馬三立錯劃“右派”予以平反並在《天津日報》上公佈消息。10月,其作為天津文藝屆代表出席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 [41]  。在大會閉幕後舉行的晚會上,他與王鳳山壓軸合作表演相聲《十點鐘開始 [42]  。回津後,他恢復上演了相聲《買猴兒》並在天津市國慶獻禮演出優秀節目評獎中獲“獻禮展覽演出榮譽獎 [41] 
1981年,潤色、排演何遲的相聲作品《似曾相識的人》,於延安影劇院首 [43]  。1984年3月9日,在老伴甄惠敏病重之際,馬三立仍不放棄參加在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宮舉行的為青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募集資金的義演,與王鳳山表演了傳統相聲《誇住宅》及相聲小段,義演後才急趕回家看望病危的妻 [48]  。12月30日,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黨 [41]  。1985年,參演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 [6]  ,表演相聲《大樂特樂》。
1986年1月,《馬三立相聲選》出 [41]  。5月,隨天津市文聯參觀團赴大港油田慰問演出,借用指揮家李德倫之名,現場創作了單口相聲《法語的誤會》 [44]  。同年,在天津舉辦馬氏相聲專場,把所得收入全部購買自己演出的錄音帶,寄給老山前線的對越自衞反擊戰 [51]  。這一年,他被評為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並應邀到各機關、工廠、學校介紹先進事蹟,他的事蹟報告被有關部門錄製成磁帶向基層推薦,題為《做讓黨放心,觀眾歡迎的人 [41] 
1987年,由天津市曲藝團轉入天津市表演藝術諮詢委員會,並擔任委員會的黨支部委 [41]  。1988年3月,在天津文聯為慶祝《藝術家》雜誌創刊組織的演出中首演了自己整理加工的單口相聲小段《家傳秘方 [45] 
1992年10月,獲得第二屆中國金唱片 [49]  。11月18日至22日,應邀擔任“馬三立杯”中國業餘相聲邀請賽的藝術顧問,並登台作示範演 [50] 
1994年,作為天津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委員,馬三立提出了《關於離退休老人生活的關注》的提案,建議開辦老年公寓等託老機構,以解決老人的生活、娛樂及醫療護理等問 [57]  。同年,被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特約研究 [60] 
馬三立葬禮 馬三立葬禮
2000年,馬三立被確診為膀胱癌。2001年12月8日,他在天津人民體育館舉辦了從藝八十週年的告別演出 [3]  。2003年2月11日6點45分,馬三立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其葬禮在天津依照穆斯林風俗進行。在遺囑中,他要求喪事從簡,不搞遺體告別儀式 [4] 

馬三立個人生活

家庭
《我和爸爸馬三立》部分配圖
《我和爸爸馬三立》部分配圖(8張)
馬三立先祖世居甘肅省永昌縣,清末販賣牲畜舉家遷至北京,其祖父馬誠芳從事評書表演,其父馬德祿是相聲八德之一 [7]  。馬三立的外祖父是相聲藝人恩緒,母親恩萃卿曾學唱京韻大鼓。馬三立之兄馬桂元師承相聲演員李德 [8]  。馬三立20歲時與甄惠敏結 [14]  ,二人育有三子五女,長子馬志明 [9]  、次子馬甄、三子馬志良,三女為馬景 [58]  。孫輩有馬小川馬六甲
傳人
馬三立的徒弟有閻笑儒、張笑勤、張笑非、金笑天、班德貴連笑昆常寶華、高笑臨、諶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聲於寶林常寶豐 [61] 
2008年11月,馬三立之子馬志明代其父收李文華 [11] 

馬三立主要作品

羣口相聲
《扒馬褂》
合作者:趙佩茹郭榮啓
對口相聲
《開粥廠》
《誇住宅》
《文章會》
《西江月》
《黃鶴樓》
《吃元宵》
《賣掛票》
《對對子》
《買黃土》
《買猴兒》
《開會迷》
《十點鐘開始》
《高人一頭的人》
《公費醫療》
《文明禮貌》
《似曾相識的人》
《藝術的魅力》
《十年少》
《查衞生》
《起名字的藝術》
《大保鏢》
《所答非所問》
《猜字》
《青石山》
《暗八扇》
《拉洋片》
《拴娃娃》
《打燈謎》
《相面》
《戲迷藥方》
《誰的心靈美》
《八大吉祥》
《大上壽》
《相聲的魅力》
《講衞生》
《地理圖》
單口相聲
《打油詩》
《考學》
《搖煤球》
《追》
《到底多大》
《歪唸對聯》
《給賊錢》
《求求你》
《有何功勞》
《草書》
《官場話》
《吸毒者的下場》
《真牛上台》
《撿行》
《翻書斷案》
《裁師爺》
《芝麻官智鬥嚴嵩》
《畫扇面》
《貼膏藥》
《數板兒:勸人方》
《總統招婿》
《不同的學生》
《送人上火車》
《迎春曲》
《吃餃子》
《學唱鄧麗君》
《重音字》
《釣魚》
《老熱寫信》
《逗你玩》
《老頭兒醉酒》
《醫風問題》
《大會見聞》
《撥牙》
《美容醫院》
《燕語鶯聲》
《有錢人》
《奧運精神》
《水不開》
《學外語》
《住院風波》
《不抽好煙》
《做買賣》
《抽象派》
《動口不動手》
《廠長與羣眾》
《誤哭遭打》
《練氣功》
《局長查衞生》
《八大改行》
《找糖塊》
《學説瞎話》
《蘇三不要哭》
《汽車喇叭聲》
《請客得罪人》
《讓座》
《人情話》
《吃蒜》
《算卦》
《砸釘子》
《笑一笑少一少》
《吹牛》
《病從口入》
《自圓其説》
《智力測驗》
《偏方》
《馬虎人》
《見錢眼開》
《紅娘》
《法語的誤會》
《血緣之謎》
《倆聾子》
《家傳秘方》
《看熱鬧》
《窩頭論》
《該吃藥了》
《婚房》
《學行話》
《在這兒住》
《五星樓》
《白字會》
《西江月》
《唱十字》
《江南圍》
《八十一層樓》
《孟獲與孔明》
《數板兒:大雜燴》
《植樹節》
《離了》
《買雞蛋》
《科長太太》
《人事調動》
《提問才明白》
《打蒼蠅》
《夫妻對話》
《不借外人》
《旅客之家》
《講衞生》
《問路》
以上內容參考資 [52-54] 

馬三立獲獎記錄

藝術類
  • 1992    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49]     (獲獎)    
  • 1979    天津市國慶獻禮演出優秀節目評獎-獻禮展覽演出榮譽獎[41]     買猴兒    (獲獎)    
榮譽稱號
  • 1986    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57]     (獲獎)    
  • 1991    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57]     (獲獎)    
  • 1956    天津市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57]     (獲獎)    

馬三立藝術特色

馬三立的相聲立意新、結構巧,角度刁,“包袱”響,極富個人化表演風格。高度的藝術誇張,是馬三立相聲的一個突出特點。《開粥廠》中的“馬大善人”,《賣掛票》中自稱是“喜連成”出科的“馬洗澡”,《練氣功》中誰也不服氣、愛貪小便宜的“張二伯”等等這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藝術典型,在他們身上無一例外地使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在《開粥廠》《賣掛票》《似曾相識的人》《十點鐘開始》等作品中,馬三立以第一人稱的敍述方法,使用含蓄雋永、質樸自然的語言,把不同時期、各具特點的“小民”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辛辣地諷刺了這些人物的自私、虛偽、慳吝和貪婪,使其共同構築了鮮活生動的“馬氏人物畫廊”。而另一些作品,如《買猴》中的“馬大哈”、《練氣功》中的“張二伯”、《大會見聞》中的機關幹部、《相面》中的相師等等,都是以第三人稱方式,通過客觀的敍述,以類似講故事的方式把觀眾帶入情節中,同樣也能使觀眾感受到段子中人物的活靈活現,有血有肉,這使人覺得平易親切,更能引起人們的共 [59-60] 
“禁琢磨”是馬三立及其馬派相聲的又一大特點。他的相聲,情節荒誕,但並不離譜,使人覺得合情合理。馬三立善於觀察社會生活,注意從生活中汲取養分,他創造的藝術形象總是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如他創造的《練氣功》中“張二伯”這一形象,就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張二伯搶小孩兒蘋果時説的話,來源於馬志明逗自己三姐孩子時説的話,被馬三立用在了段子 [59-60] 
在舞台表演上,馬三立的“口風”追求現場運用,不以怪相、怪氣、怪聲找噱頭,而是用語言和形體動作把觀眾引入特定環境,使觀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他的相貌清瘦,表演樸素,説表的語言比較粘連甚至顯得有些零碎和囉嗦,個別節目在輕聲絮語的説表中,不時還會出現口頭表述所常有的語病,可聽着卻使人感覺如聊家常、如遇故知,親切隨便中會突然迸發出機趣與幽默 [5] 

馬三立人物評價

在相聲界,馬三立的藝術、人格、品德應該是擺在第一位的,讓人感到可親可 [47] (相聲演員馬季評)
馬三立在藝術上是高不可及的大師,但一輩子做人低調、謙 [47] (相聲演員馮鞏評)
馬三立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擅演“貫口”和文哏段子,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潛心探索,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馬派相聲”。他是“相聲泰斗”,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觀眾的熱愛與尊敬 [2] (《渤海早報》評)
馬三立從來都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普通的演員,認為觀眾看自己的表演是對自己的抬愛,不管什麼樣的觀眾跟他打招呼,他都熱情地迴應。對年輕的相聲演員,他沒有不喜歡的,一見面就鼓勵、鞭策,有問必答,有求必 [47] (相聲演員常寶華評)
馬三立是天津獨有的文化符號。這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為世人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作為曲藝界里程碑式的人物,馬三立為相聲藝術的發展與傳承立下了汗馬功勞,並奠定了馬氏相聲這一中國相聲重要流派的藝術基礎。馬三立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相聲和觀眾,馬氏相聲更是以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著稱。馬三立生前將笑聲傳遍了千家萬户,他是深受觀眾愛戴的表演藝術家,也是德高望重的一代宗 [46] (中國新聞網評)
馬三立有獨特的風格,他的相聲親切 、自然,一切來自生活。正由於此,他在表演中會巧妙地抖出包袱來,帶給觀眾。馬三立的相聲是説出來的,不是編出來的 ,他是“説”的大師。他是一位貼近民間的藝術家,在觀眾中有着很好的人緣。然後又用他對生活的發現,用幽默調劑人們的生活。他的一生為人,是平和的,也是高尚的,他是老百姓的藝術 [47] (作家馮驥才評)

馬三立後世紀念

2003年11月18日,其母校萬全道小學舉行馬三立銅像落成揭幕儀 [55]  。同年,天津郵政局、天津市集郵公司特別製作、發行集郵冊和紀念封《沉痛悼念著名藝術家、相場泰斗馬三立先生 [56] 
2013年9月25日,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為馬三立在縣城內市民文化廣場樹立的銅像舉行揭幕儀式 [7] 
2014年8月30日、8月31日,為紀念馬三立誕辰100週年,“悦想悦哏兒”中國相聲羣英會在天津人民體育館舉 [3] 
2015年3月21日,“紀念相聲大師馬三立逝世12週年公益藝術沙龍”在天津的老魏茶社舉行 [10] 
參考資料
  • 1.    相聲大師馬三立百年誕辰近 民眾緬懷憶音容  .人民網.2014-02-11[引用日期2021-02-16]
  • 2.    天津優秀共產黨員譜:馬三立 笑留人間  .天津北方網[引用日期2014-08-19]
  • 3.    紀念馬三立誕辰100週年 相聲界天津奏響“最強音”  .中國新聞網.2014-08-31[引用日期2015-05-21]
  • 4.    馬三立同志遺囑  .北方網[引用日期2014-08-19]
  • 5.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馬三立之藝術特點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4-08-14]
  • 6.    馬季戴志誠黃宏憶相聲泰斗馬三立舊事(附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7-25]
  • 7.    馬三立銅像在老家甘肅永昌揭幕  .人民網.2013-09-26[引用日期2020-03-08]
  • 8.    馬三立:“相聲八德”的傳承者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3-24]
  • 9.    馬三立孫子馬小川:爺爺禁止後代説相聲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3-24]
  • 10.    笑星相聚追憶馬三立(圖)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2-03-03]
  • 11.    相聲界祝賀李文華從師馬三立拜師會在京舉行  .搜狐[引用日期2022-03-03]
  • 12.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9-10
  • 13.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9
  • 14.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67、70
  • 15.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85
  • 16.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60
  • 17.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90、96
  • 18.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00-103
  • 19.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13、117-118、121
  • 20.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26-127
  • 21.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36、139、141-142
  • 22.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49、151-152
  • 23.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53-156
  • 24.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62
  • 25.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64-165
  • 26.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66
  • 27.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70、174、177
  • 28.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78-180、185
  • 29.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90-191
  • 30.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195、197-198
  • 31.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00、205、209、210-211
  • 32.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11-212
  • 33.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15-216
  • 34.    馬景雯.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40
  • 35.    馬景雯.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41
  • 36.    馬景雯.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45
  • 37.    馬景雯.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46
  • 38.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40-241
  • 39.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44
  • 40.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46-247
  • 41.    馬景雯、張寶明.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46、48
  • 42.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67
  • 43.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68-269
  • 44.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79
  • 45.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270-271
  • 46.    中國相聲羣英匯聚天津 紀念馬三立誕辰100週年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2-09-21]
  • 47.    文化界痛悼馬三立  .新浪[引用日期2022-09-21]
  • 48.    一片丹心向陽開|留給人間都是笑——記優秀共產黨員馬三立  .中國文藝網[引用日期2022-09-21]
  • 49.    資料: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完全獲獎名單  .新浪[引用日期2022-09-21]
  • 50.    馬景雯、張寶明.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49
  • 51.    劉連羣.馬三立別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1991年:284
  • 52.    馬小川整理.留給人間都是笑 馬三立單口相聲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1-5
  • 53.    王文章、賈德臣、馬志明.馬三立表演相聲精品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1-3
  • 54.    馬三立.馬三立相聲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6年:1-3
  • 55.    馬景雯、張寶明.我和爸爸馬三立.2008:百花文藝出版社,天津:307-308
  • 56.    馬景雯、張寶明.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50
  • 57.    用笑聲為人民服務——記共產黨員馬三立  .天津檔案方誌網[引用日期2022-09-30]
  • 58.    馬景雯、張寶明.我和爸爸馬三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1
  • 59.    解宏乾.“相聲泰斗”馬三立的笑與淚[J]黨員幹部之友,2016:(5):44-45
  • 60.    李佳慶、鄧晨.“馬大哈”“逗你玩”“撓撓”——馬三立的相聲人生[J]人民畫報,2003(4):62-66
  • 61.    薛寶琨主編.相聲大詞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268-26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