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香(拼音:xiā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半部像禾黍成熟後散落的許多籽粒,下半部像盛糧食的器皿,合起來表示農作物成熟後散發出香味。香的本義指穀類散發的氣味,泛指芳香。再引申作名詞,指帶有香味的東西。舊時也多指與女子有關的事物。芳香令人舒服,所以香引申為舒服或有滋味。香味為人所喜愛,所以香也引申指為人喜愛、受人歡迎。 [3]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4]  、漢典網 [1] 
中文名
拼    音
xiāng
部    首
香、禾
五    筆
TJF
倉    頡
HDA
鄭    碼
MFK
筆    順
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橫
字    級
一級(編號:1548) [2] 
平水韻
下平聲·七陽 [5] 
總筆畫
9+0、5+4
四角碼
2060₉
注音字母
ㄒㄧㄤ
造字法
會意字
字形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9999
異體字
𥞌、𣌡、𩠼、𩡄、𩡠、𪏰、𪏽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圖1),上面是或者麥(“”)的形狀,四周幾個小點,表示顆粒成熟而脱落;下面是一個容器表示盛裝這些成熟的糧食。從甲骨文字形來看,“香”最初之義是指黍稷成熟後,將其糧食收藏。糧食香甜可口,自可會出“芳香”之義。小篆下部作“”,上部作“黍”。“黍”和“甘”構成的“香”,本義指穀類成熟後的芳香氣。隸書則把“黍”簡化為“禾”;下部則改“甘”為“日”。也就不易瞭解其形了。 [13]  [15] 
香字是以穀物香甜可口為造字對象,且噴香的食品又大多是美味的食品,故香字便有美味的意思。如《呂氏春秋·審時》:“摶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香。”芳香與美味都是人們喜愛的對象,這是人情之常。擴而大之,人們也就把喜愛的對象稱為香,香也就成為讚美之詞,就像人們把憎恨的對象稱為臭一樣。
一些具有芳香特徵的事物,就借“香”來代指該事物。因為香氣,又可以“香”代指發出香氣的物品,這類物品稱為香料、薰香,簡稱作香。花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具有芳香的氣味。人們便常用“香”來代指“花”。如唐楊巨源《與李仲文秀才同賦泛酒花詩》:“香濕勝含露,光搖似泛空。”香濕,指花濕。又如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宋王安石《甘露歌》:“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這些例句中的香字,都是指代花。這原本只是一種借代,是一種修辭現象,但相沿日久,也就固定為香字的一種義項。
舊時常用香字作女子的代稱,這和以香代指花有些類似。芳香宜人正是婦女梳妝打扮中最普遍的追求,故人們常常愛以香來代指女人。如“香嬌玉嫩”形容女子的嬌嫩,又有“香銷玉沉”來比喻美女的死亡。 [14-15]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形容詞
本指穀物熟後的氣味,引申指一切好聞的氣味,芳香(與“臭”相對)。
sweet;
fragrant
《詩經·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唐·杜甫 《絕句二首》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
香料;香水;芳香;鳥語花香
食物味道好;甘美。

《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黍……舂之易,而食之不噮而香。”
香醇;香甜
受歡迎,受重視。

唐·王維《少年行四首》之二:“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沙汀《航線》:“老哥!現在下苦人吃香呢!”
吃香
猶美妙。多用以形容女子的事物。

唐·李白《採蓮曲》:“月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形容胃口好或睡得踏實。
savory;
appetizing;
delicious;
soundly
巴金《家》十四:“你直伸伸地倒在牀上,睡得真香,睡到今天這個時候才起來!”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清早他起來了,許寧還睡得正香。”

聲色美。
fine
北周·庾信《郊行值雪》:“陣雲全不動,寒山無物香。”

比喻親密和美。
affectionate;
intimate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舅太太坐在上首,便往後挪了一挪,拉着姑娘説,親不間友,咱們這麼坐着親香。”

名詞
有香氣的原料或製成品。

三國魏·曹操《內誡令》:“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香薰。”
檀香;沉香;麝香;龍涎香
木屑加香料或藥物做成的細條狀物品,點燃後用來祭祀祖先或神佛,也用來祛除異味或驅趕蚊蠅。
incense

香案;香燭;線香;盤香
代指美妙的女子。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五六:“兒家心緒無人見,他日埋香要虎丘。”
香閨;香魂;憐香惜玉
代指花。
flower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Xiāng)姓氏用字。



動詞
供香,上香。

宋陶谷《清異錄·釋族》:“汴州封禪寺有鐵香爐…爐邊鎖一木櫃,竅其頂,遊者香畢,以白水真人投櫃竅。”按,“白水真人”指錢。

用有香味的作料調味。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蒜》:“澤蒜可以香食,吳人調鼎,率多用此。”

親吻。
kiss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香她的面孔。”

謂吸、飲有香味的東西。

《負曝閒談》第二回:“咱們去香一筒好嗎?”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七】【香部】許良切(xiāng)
芳也。從黍從甘。《春秋傳》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屬皆從香。
〖注釋〗①《春秋傳》:指《左傳·僖公五年》。原文:“黍稷非馨(香氣遠聞)。”又:“明德以薦馨香。” [9] 

説文解字注

芳也。艸部曰:“芳,艸香也。”芳謂艸香則泛言之。《大雅》曰:“其香始升。”
從黍,從甘。會意。許良切,十部。
《春秋傳》曰:“黍稷馨香。”約舉《左傳·僖五年》文。此非為香證,説香必從黍之意也。 [10] 

廣韻

許良切,平陽曉 ‖ 香聲陽部(xiāng)
香,《説文》作𪏰,芳也。《漢書》雲:“尚書郎懷香握蘭。”許良切。五。 [16] 

康熙字典

【戌集下】【香部】香;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0
古文:㿝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並音鄉。《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又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為人逐急,即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
又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又含香。《漢官儀》: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
又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又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又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為丁香,大者為母丁香。
又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又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雲: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又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又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又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又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又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又亭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寫提示

香字書寫筆順 香字書寫筆順
“禾”寬“日”窄。“禾”居上居中,橫寬豎短,豎筆在豎中線;撇、捺收筆過橫中線,均超出上部。“日”,居下居中,寬度與“禾”的平撇相當。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x
i̯aŋ
王力系統
h
ǐaŋ
董同龢系統
x
jaŋ
周法高系統
x
jaŋ
李方桂系統
h
jang
西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x
i̯aŋ
擬音/王力系統

h
ǐa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x
jɑ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x
iɑ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x
ja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x
ǐɑ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陽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許良切
xjɑŋ
集韻
𪏰
平聲
下平十陽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虛良切
xiɑŋ
禮部韻略


平聲





虛良切

增韻


平聲





虛良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江陽

齊齒呼

全清

xi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希江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全清
虛良切
xia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九張掌帳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10-10]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2-23]
  • 3.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424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78
  • 5.    平水韻 七陽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423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421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711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970
  • 1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 説文解字注 上[M].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5.07:576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425
  • 12.    香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13.    徐建中著.漢字國學 漢字裏的國學常識[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6.11:186
  • 14.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4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308
  • 15.    殷傑編著.生活風貌[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199-200
  • 16.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7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