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附散

(普濟方)

鎖定
香附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五十五引《經驗良方》。主治①《普濟方》引《經驗良方》:膿耳。②《證治準繩·雜方》:聤耳。
中文名
香附散
出    處
《普濟方》卷五十五引《經驗良方》
組    成
香附子
類    型
中醫方劑名

目錄

香附散組成

香附子(去毛)。

香附散用法用量

上為末。以棉杖送於耳中,或幹摻。立效。

香附散主治

①《普濟方》引《經驗良方》:膿耳。
②《證治準繩·雜方》:聤耳。

香附散附方

名稱:香附散
組成:香附子(炒),槐花(炒)各一兩,大黃半兩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入沙糖少許,食後冷水調下
主治:眼赤腫痛,眵淚生瘡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香附散
組成:香附子末三錢,幹胭脂一錢,密陀僧一錢,輕粉少許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少許,吹入耳中
主治:耳內有膿水不幹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香附散
組成:香附子不拘多少
用法:上為末。每用酒一盞,煎海藻一錢重,至半盞,先撈海藻嚼細,用所煎酒調香附末二錢服
主治:①《三因》:癲脹。②《普濟方》:小腸氣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香附散
組成:香附一兩(炒),枳殼七錢半(炒),當歸半兩,川芎半兩,槐花半兩(炒)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鍾,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取七分,温服
主治:腸風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