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薷

(中藥)

鎖定
香薷,中藥名。為唇形科、香薷屬植物,直立草本, 密集的鬚根。莖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鈍四稜形,具槽,無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麥稈黃色,老時變紫褐色。葉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穗狀花序,花梗纖細,近無毛, 花萼鐘形,花冠淡紫色,花絲無毛,花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於路旁、山坡、荒地、林內、河岸,海拔達3400米。香薷能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主治:夏月感寒飲冷,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胸痞腹痛,嘔吐腹瀉,水腫,腳氣。
別    名
小香薷
野蘇麻
香薷草
香戎
香茸 展開
別名
小香薷
野蘇麻
香薷草
香戎
香茸
香葇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香薷屬
香薷
分佈區域
華東、中南、台灣、貴州、江西
中文學名
香薷
採收時間
夏、秋二季
用    量
3-9g
毒    性
無毒

香薷入藥部位

唇形科植物江香薷或華薺苧的帶根全草或地上部分。

香薷性味

味辛;性微温。

香薷歸經

入肺、胃經。

香薷功效

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香薷主治

風寒感冒,水腫腳氣。

香薷用法用量

煎服,3~9g。

香薷禁忌

表虛者忌服。

香薷藥材炮製

揀去雜質,用水噴潤後,除去殘根,切段,曬乾即得。《雷公炮炙論》:凡採得(香薷),去根留葉,細銼,暴幹,勿令犯火。

香薷生理特性

唇形科、香薷屬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鬚根。莖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鈍四稜形,具槽,無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麥稈黃色,老時變紫褐色。葉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穗狀花序,花梗纖細,近無毛,花萼鐘形,花冠淡紫色,花絲無毛,花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於路旁、山坡、荒地、林內、河岸,海拔達3400米。

香薷產地

栽培於江西分宜、新餘等地。 分佈於華東、中南、南安翔雲、台灣、貴州。

香薷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補遺》:“香薷有徹上徹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則清化行而熱自下。又大葉香薷治傷暑,利小便。濃煎汁成膏,為丸服之,以治水脹病效。《本草》言治霍亂不可缺也。”
2.《本草綱目》:“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為首藥,然暑有乘涼飲冷,致陽氣為陰邪所遏,遂病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或吐或瀉,或霍亂者,宜用此藥,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若飲食不節,勞役作喪之人傷暑,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躁喘促,或瀉或吐者,乃勞倦內傷之證,必用東垣清暑益氣湯、人蔘白虎湯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之藥,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之用麻黃,氣虛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傷元氣,不拘有病無病,概用代茶,謂能闢暑,真痴人説夢也。且其性温,不可熱飲,反致吐逆,飲者惟宜冷服,則無拒格之患。其治水之功,果有奇效。” [1] 
3.《本草經疏》:“香薷,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鬱之暑氣,霍亂腹痛,吐下轉筋,多由暑月過食生冷,外邪與內傷相併而作,辛温通氣,則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腫者,除濕利水之功也。”
4.《本草匯言》:“香薷,和脾治水之藥。傷暑用之,即消蓄水;霍亂用之,即定煩躁;水腫用之,即行小便。其辛温利水,有徹上徹下之效;甘温和脾,有拔濁回清之功;所以肺得之則清氣化行而藴熱自下;脾得之則濁氣不幹而水道流行也。”
5.《本經逢源》:“香薷,先升後降,故熱服能發散暑邪,冷飲則解熱利小便,治水甚捷。”
6.《幼科要略》:“考《本草》香薷辛温發散,能泄宿水,夏熱氣閉無汗,渴飲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氣。又曰,香薷辛温氣升,熱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黃連黃芩則不吐。”
7.《本草正義》:“香薷氣味清冽,質又輕揚,上之能開泄腠理,宣肺氣,達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達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導在裏之水。《別錄》主霍亂腹痛吐下者,是夏月形寒飲冷傷其中陽,以致大氣繚亂,上吐下泄,腹痛如絞。香薷能通陽氣,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亂之輕者耳,如果肢厥脈伏,目陷面青,唇舌淡白如紙,則是真寒直中之陰症,非大劑姜、附、連、萸,不能挽救於什一者,亦非香薷輕清所能勝任。散水腫者,水溢於膚表,本宜發表以開鬼門,且肺氣開泄,清肅之令順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暢,水腫自消。香薷達表通陽,又能利水,故治腫甚捷,此與麻黃解表亦能消腫之理無二。《別錄》用一散字,則所以退腫之由,重在散表,不重在利導,其旨更顯。昔人每謂此物為治暑要藥者,亦指暑月受涼,外寒閉其內熱,有發熱惡寒頭痛等證,則香薷通陽解表,是其專職,而又能導水利濕,更與暑月濕熱鬱蒸,膀胱不利者相合,非謂暑天百病,香薷一物能通治之也。”
8.《別錄》:“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9.《日華子本草》:“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
10.《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頭疼,暑瀉肚腸疼痛,暑熱咳嗽,發汗,温胃,和中。”
[2-3]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