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蕉病毒病

鎖定
病毒病是香蕉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推廣試管苗以來,由於試管苗對病毒病極敏感,發生率很高,發病嚴重的病株可達70%以上,嚴重影響香蕉產量及商品價值。
中文名
香蕉病毒病
發病地方
香蕉的花葉和心腐
發病植物
香蕉
傳播途徑
感病植株、昆蟲帶毒侵染

香蕉病毒病症狀

香蕉病毒病最突出的症狀的花葉和心腐。
花葉症狀:主要在幼齡蕉上發生。病株的葉片產生與側脈平行的長短不一的黃色條紋和梭形圈斑。這些黃條紋寬窄不一與正常綠色部分相間排列,形成花葉症狀。黃色條紋在嫩葉時呈黃綠色,隨着葉片老化,條紋逐漸變為黃褐色至紫黑色,最後成為壞死條紋和壞死圈斑。
心腐症狀:病害進一步發展,病株頂葉黃化扭曲,心葉不能正常伸展和張開,隨後腐爛。剝開假莖外面幾層葉鞘,可見假莖上的不定位置上產生黑褐色至黑色水漬狀的壞死斑。把假莖橫切,在切面上可見不規則地散步黑褐色壞死斑塊。發病後的後期,假莖中部變黑腐爛,病株死亡。

香蕉病毒病傳播途徑

在香蕉新種植區域,病毒病的初次侵染來源於用已經感病植株作為繁殖材料,或昆蟲帶毒侵染;在老植區,侵染來源主要是田間病株病芽。無論是在新植區還是老植區,只要有感病帶毒的寄主植物存在,可藉助棉蚜、桃蚜、玉米蚜時、香蕉交脈蚜等媒介昆蟲傳播蔓延。

香蕉病毒病發生條件

香蕉病毒病的發生及程度與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品種類型等密切相關。
1 、氣侯 一般在雨量少,温暖天氣,有翅蚜數量多的區域,病毒病的發病率高。
2 、植齡 幼嫩吸芽和新種的試管苗較成株的易感病,新植區較老植區發病率低。
3、 品種 香芽蕉比大密哈香蕉易感病,矮稈香蕉比高稈香蕉發病率少。
4 、管理條件 廕庇,雜草叢生,鉀肥不足,氮肥過多的發病較重。

香蕉病毒病防治方法

田間管理
a、清除園內及附近的雜草,避免在園內及附近種植葫蘆科、茄科作物,以減少毒源。
b、經常到田間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挖除,將病株砍碎遠離深埋,挖除病株的植穴散施石灰消毒,切斷傳播源。
c、選擇通風的園地,採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和密度,加強肥水管理,增施鉀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強植株的抗、耐病能力。
d、加強植物檢疫,嚴禁從病區引進種苗,從非病區引進的種苗,也要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引進不攜帶病毒的種苗。選用無病母株作繁殖材料,杜絕繁殖材料帶毒傳播。
e、選種抗病蕉類品種。對多年種植的蕉園,由於病源多,傳染機會大,挖除病株後補種的健苗還可能大量發生,因此,應選種抗病大蕉類或粉蕉類的品種。發病高的蕉地最好與水稻等水田作物輪作,可大量降低次年的香蕉束頂病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