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葉蒿

鎖定
香葉蒿(學名:Artemisia rutifolia Stephen ex Spreng.)是菊科、蒿屬半灌木狀草本植物,有時成小灌木狀。根本質;根狀莖粗短,木質,有多數營養枝。莖多數,成叢,幼時被灰白色平貼的絲狀短柔毛,老時漸脱落,部分無毛,微有縱稜,木質,慄褐色。葉兩面被灰白色平貼的絲狀短柔毛,莖下部與中部葉近半圓形或腎形。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具短梗,下垂或斜展,在莖上半部排成總狀花序或部分間有復總狀花序,花序託具脱落性的秕糠狀或鱗片狀託毛;雌花5-10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兩性花12-15朵,花冠管狀。瘦果橢圓狀倒卵形,果壁上具明顯縱紋。 [1] 
分佈於中國、俄羅斯、阿富汗、尼泊爾、不丹、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圖瓦盧、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2]  生於海拔1300-3800米附近的幹山坡、幹河谷、山間盆地、森林草原、草原及半荒漠草原地區,最高分佈到海拔5000米。 [1] 
香葉蒿是蒿屬荒漠、草原及半荒漠草場的優良牧草之一。羊、牛、馬、駱駝等牲畜均喜食,夏季因其具有較濃的芳香物質,牲畜一般不食。 [4] 
中文名
香葉蒿
拉丁學名
Artemisia rutifolia Stephen ex Spreng. [2] 
別    名
芸香葉蒿
察汗-沙里爾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蒿屬
香葉蒿
分佈區域
中國、蒙古、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國
命名者及年代
Stephen ex Spreng.,1826

香葉蒿形態特徵

香葉蒿
香葉蒿(18張)
半灌木狀草本,有時成小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根本質;根狀莖粗短,木質,有多數營養枝。莖多數,成叢,高25-80釐米,幼時被灰白色平貼的絲狀短柔毛,老時漸脱落,部分無毛,微有縱稜,木質,慄褐色;自下部開始分枝,枝多數,長20-30釐米,斜向上。葉兩面被灰白色平貼的絲狀短柔毛,莖下部與中部葉近半圓形或腎形,長1-2釐米,寬0.8-2.8釐米,二回三出全裂或二回近於掌狀式的羽狀全裂,每側裂片1-2枚,小裂片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2毫米,寬1-1.5毫米,先端略向外彎曲,葉柄長0.3-1釐米,基部無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近掌狀式的羽狀全裂,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披針形。
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4.5)毫米,具短梗,梗長2-15毫米,下垂或斜展,在莖上半部排成總狀花序或部分間有復總狀花序,花序託具脱落性的秕糠狀或鱗片狀託毛;總苞片3-4層,外層、中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有白色絲狀短柔毛,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卵形,背面近無毛;雌花5-10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檐部具2(-3)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12-15朵,花冠管狀,檐部外面微有短柔毛或毛脱落,花葯線形或倒披針形,上端附屬物鋭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叉端截形。瘦果橢圓狀倒卵形,果壁上具明顯縱紋。 [1] 

香葉蒿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300-3800米附近的幹山坡、幹河谷、山間盆地、森林草原、草原及半荒漠草原地區,最高分佈到海拔5000米。 [1]  中國新疆至中亞地區的草原或灌叢地帶常形成山地旱生植物羣落的優勢種。 [1] 

香葉蒿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中國、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布里亞特等)、阿富汗、尼泊爾、不丹、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圖瓦盧、烏茲別克斯坦、印度。 [5] 
中國分佈: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2] 

香葉蒿生長習性

香葉落種子在0-5℃即可發芽,但發芽率較低,時間較長,43天發芽率僅10%,在20℃温度下發芽率最高,達83%。 [4] 
經在中國新疆烏香木齊市老滿城栽培,3月下旬播種,4月下旬出苗,5月中旬分枝。香葉蒿播種當年不能開花結果。第二年3月中旬返青,5月中旬分枝,7月底現蕾,8月中旬開花,8月下旬結實,9月初種子成熟。從返青到種子成熟需170天左右。 [4] 
香葉蒿春、秋再生性好,夏季主要是生殖枝繼續發育。秋季刈割後,秋天仍有少部分種子成熟。 [4] 

香葉蒿主要變種

  1. 香葉蒿(原變種)( Artemisia rutifolia var. rutifolia)。 [1] 
  2. 阿爾泰香葉蒿Artemisia rutifolia var. altaica (Krylov) Krasch.):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該變種葉近圓形,長0.5-1釐米,小裂片不向外彎曲。分佈於中國新疆(東部與北部);蒙古(西部)及阿爾泰地區也有分佈。生長在半荒漠與戈壁地區。 [1] 
  3. 諾羌香葉蒿Artemisia rutifolia var. ruoqiangensis Y. R. Ling):葉片近圓形,長5-10毫米,寬5-10毫米;小葉下彎。總苞直徑4-9毫米。分佈於中國新疆東南部(若羌)。生於3100-4200米的半荒漠草原、戈壁沙漠。 [6] 

香葉蒿主要價值

香葉蒿是蒿屬荒漠、草原及半荒漠草場的優良牧草之一。從化學成分看,它較富含粗蛋白質無氮浸出物。羊、牛、馬、駱駝等牲畜均喜食,特別是綿羊的春、秋、冬季優質放牧飼草,對春季恢復體膘、催乳和秋季抓膘具有重要作用。夏季因其具有較濃的芳香物質,牲畜一般不食,這對其生長髮育和繁殖具有很好的自我保護作用。 [4] 

香葉蒿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