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播报编辑
冷青子、千年树、土冬青、香油果、红果叶、小粘叶、红木姜、万年青、亮叶子树、亮叶香、香果树、山胡椒、糯叶树、细叶假樟、千斤香、千金树、野木姜子、香叶子、大香叶、疔疮树。
入药部位
播报编辑
枝叶或茎皮。
性味
播报编辑
味涩、微辛,性微寒。
归经
播报编辑
归肺、肾经。
功效
播报编辑
解毒消肿,散瘀止痛。
主治
播报编辑
用于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痈疖肿。
相关配伍
播报编辑
1、治外伤出血,疮疖,无名肿毒:(香叶树)鲜品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研末撒布患处。
2、治疔疮,对口痈:(香叶树)鲜品适量,未成脓时加白酒,已成脓时加白糖,同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亦可同时用鲜枝叶煎汤内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感冒,消化不良:香叶树嫩叶15g。泡开水服。(《云南中草药》)
用法用量
播报编辑
内服:煎汤;或开水泡服,3-9g。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或干叶研末撒布。
采集时间
播报编辑
全年均可采收,树皮应刮去粗皮,晒干。
形态特性
播报编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3-4米,胸径25厘米;树皮淡褐色。当年生枝条纤细,平滑,具纵条纹,绿色,干时棕褐色,或疏或密被黄白色短柔毛,基部有密集芽鳞痕,一年生枝条粗壮,无毛,皮层不规则纵裂。顶芽卵形,长约5毫米。叶互生,通常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长(3)4-9(12.5),宽(1)1.5-3(4.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骤尖或有时近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薄革质至厚革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或浅黄色,被黄褐色柔毛,后渐脱落成疏柔毛或无毛,边缘内卷;羽状脉,侧脉每边5-7条,弧曲,与中脉上面凹陷,下面突起,被黄褐色微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8毫米,被黄褐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伞形花序具5-8朵花,单生或二个同生于叶腋,总梗极短;总苞片4,早落。雄花黄色,直径达4毫米,花梗长2-2.5毫米,略被金黄色微柔毛;花被片6,卵形,近等大,长约3毫米,宽1.5毫米,先端圆形,外面略被金黄色微柔毛或近无毛;雄蕊9,长2.5-3毫米,花丝略被微柔毛或无毛,与花药等长,第三轮基部有2具角突宽肾形腺体;退化雌蕊的子房卵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柱头不分,成一短凸尖。雌花黄色或黄白色,花梗长2-2.5毫米;花被片6,卵形,长2毫米,外面被微柔毛;退化雄蕊9,条形,长1.5毫米,第三轮有2个腺体;子房椭圆形,长1.5毫米,无毛,花柱长2毫米,柱头盾形,具乳突。果卵形,长约1厘米,宽7-8毫米,也有时略小而近球形,无毛,成熟时红色;果梗长4-7毫米,被黄褐色微柔毛。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播报编辑
生于丘陵和山地下部的疏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
播报编辑
1、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中度敏感。
2、具有镇咳祛痰作用。
3、能轻度舒张气管平滑肌。
现代应用
播报编辑
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尿路结石,化脓性感染和小儿高热不退等。对慢性气管炎亦有效。
相关论述
播报编辑
附注
播报编辑
种仁。可食用或作可可豆脂代用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