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花羊耳蒜

鎖定
香花羊耳蒜(Liparis odorata (Willd.) Lindl.)是蘭科羊耳蒜屬植物。地生草本。假鱗莖近卵形,長1.3-2.2釐米,直徑1-1.5釐米,有節,外被白色的薄膜質鞘。分佈於江西、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貴州、雲南、西藏南部(吉隆)、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老撾、越南、泰國和日本。生長於林下、疏林下或山坡草叢中,海拔600-3100米。
中文名
香花羊耳蒜
拉丁學名
Liparis odorata (Willd.) Lind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羊耳蒜屬
香花羊耳蒜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Ⅱ

香花羊耳蒜形態特徵

香花羊耳蒜墨線圖
香花羊耳蒜墨線圖(2張)
地生草本。假鱗莖近卵形,長1.3-2.2釐米,直徑1-1.5釐米,有節,外被白色的薄膜質鞘。葉2-3枚,狹橢圓形、卵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膜質或草質,長6-17釐米,寬2.5-6釐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收狹為鞘狀柄,無關節;鞘狀柄長2.5-10釐米。花葶長14-40釐米,明顯高出葉面;總狀花序疏生數朵至10餘朵花;花苞片披針形,常平展,長4-6毫米;花梗和子房長6-8毫米;花綠黃色或淡綠褐色;中萼片線形,長7-8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具不明顯的3脈,邊緣外卷;側萼片卵狀長圓形,稍斜歪,長6-7毫米,寬約2.5毫米,具3(-4)脈;花瓣近狹線形,向先端漸寬,長6-7毫米,寬約0.8毫米,邊緣外卷,具1脈;唇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5.5毫米,上部寬3.5-4.5毫米,先端近截形並微凹,上部邊緣有細齒,近基部有2個三角形的胼胝體;兩胼胝體基部多少相連,高約0.8毫米;蕊柱長約4.5毫米,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向上翅漸寬。蒴果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1.5釐米。花期4-7月,果期10月。 [4] 

香花羊耳蒜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疏林下或山坡草叢中,海拔600-3100米。

香花羊耳蒜產地分佈

產於南嶺。分佈於中國浙江(樂清、泰順)、廣東、海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台灣、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緬甸、老撾、越南、泰國、尼泊爾、印度、日本也有分佈。於海拔600-1800m的林下、疏林下或山坡從中,種羣數量少 [1]  [5] 

香花羊耳蒜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2] 

香花羊耳蒜保護狀況

近危(NT)。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1] 
參考資料
  • 1.    曾慶文,邢福武,王發國,陳振明主編;陳林,董安強,劉東明,易綺斐,陳紅鋒,黎錫光,龔粵寧,張永夏副主編,南嶺珍稀植物=Rare and precious plants of Nanling Mountains,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06,第98頁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8,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第737頁
  • 3.    香花羊耳蒜 Liparis odorat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3]
  • 4.    香花羊耳蒜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22]
  • 5.    丁炳揚、金川 主編.《温州植物誌第五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年02月:第386-3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