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爐石遺址

鎖定
香爐石遺址位於 漁峽口鎮東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該遺址於1983年發現, 面積3萬多平方米,遺址年代最早為距今4000餘年。 因修建隔河巖水庫,在著名考古專家王善才主持下,考古隊於1988年、1989年和 1995年分三次對香爐石進行搶救性發掘,在遺址中心地區獲得夏、商、周時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銅器等文化遺物近萬件及一批早商時期的巴人墓葬,還發現大批商、周時期的甲骨和兩枚商末周初時期的陶印章。 經專家考證,香爐石遺址附近是我國古代巴人最初定居的都城(即 夷城)所在地。它的發現,證明早期巴人不僅沒有失蹤,而且源流也基本搞清。隨着考古的層層深入,專家認定,長陽就是 巴人故里
中文名
香爐石遺址
地理位置
漁峽口鎮東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
佔地面積
3萬多平方米
遺址年代
最早為距今4000餘年

香爐石遺址香爐石遺址介紹

香爐石遺址 香爐石遺址 [1]
因修建隔河巖水庫,在著名考古專家王善才主持下,考古隊於1988年、1989年和 1995年分三次對香爐石進行搶救性發掘,在遺址中心地區獲得夏、商、周時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銅器等文化遺物近萬件及一批早商時期的巴人墓葬,還發現大批商、周時期的甲骨和兩枚商末周初時期的陶印章。
經專家考證,香爐石遺址附近是我國古代巴人最初定居的都城(即夷城)所在地。它的發現,證明早期巴人不僅沒有失蹤,而且源流也基本搞清。隨着考古的層層深入,專家認定,長陽就是巴人故里

香爐石遺址遺址的發現

香爐石遺址,位於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東南0.5公里的清江北岸,東距長陽縣城97公里,地處清江中游,1983年發現。經調查,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餘米,總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但暴露遺物較多的中心地區則在一部分種有莊稼的崖陰溝槽之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呈斜坡狀,西南面臨清江,下距清江河面約30餘米,地理環境比較獨特,屬典型的河旁山塞型文化遺址。遺址中心區的東南和西北兩面緊靠陡峭山岩,東面矗立一座幾乎呈垂直狀的山石,因形似香爐而名曰“香爐石”。
為配合清江隔河巖大型水電工程建設,湖北省文化廳從省、市、州、縣文博部門抽調考古人員組成湖北省清江隔河巖考古隊,於1988、1989和1995年先後三次在該遺址的中心地區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挖掘467平方米和兩處墓地, 出土各種遺物多達萬餘件。

香爐石遺址出土文化遺物

通過考古發掘,揭露出的文化堆積比較厚,最厚的達5米以上,分為7個自然堆積層。除第1、2層被擾亂外,餘皆保存完好。經過測年研究,從第7層至第3層的年代分別是夏時期、早商時期、晚商時期、西周時期和東周時期。出土遺物的種類較多,有石器、骨器、陶器、銅器、甲骨、印章、貝幣和動物骨骼等多種,第3 層還出有鐵器。其中最具有時代特徵和民族風格的文化遺物是各種陶器。第7 層出土的陶器有罐、釜、甕、缽、豆和紡輪等,第6層有釜、罐、盆、甕、缽、豆、杯、盤、紡輪和網墜等多種;第5層有釜、罐、缽、豆、杯、紡輪和網墜等;第 4層有釜、罐、甕、罍、盆、缽、碗、盤、豆、杯、器蓋、紡輪和網墜等多種,第3層有釜、鬲、罐、甕、罍、盆、缽、碗、盤、豆、杯、紡輪和網墜等。各層出土的主要陶器中,都有明顯的巴文化特徵,如陶缽、陶罐、陶釜、陶豆、陶尖底杯等等都是。 [1] 

香爐石遺址即早期巴文化

鑑於香爐石遺址出土文化遺物的豐富,且又有明顯的巴文化特徵,加之地層關係又比較清楚,所以發掘後,很快引起了各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經過考古學家們的認真整理和對比研究,發現這裏出土的大口平底或圜底夾砂罐,敞口、鼓腹夾砂圜底釜,圓唇、斂口、平底缽和尖唇侈口、鼓腹內斂尖底杯等一羣為代表的陶器,既不同於清江流域及其附近長江三峽地區一些史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又不同於北方黃河流域夏、商文化的類型,故將這一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古代文化另立一種文化名稱,命名為“香爐石文化”。[3] 這一文化的時限,上接新石器時代末期,下至西周時期,即距今4000多年到3000年之間。這一文化,在長江三峽一帶常被人們稱為“商周時期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其實就是與“香爐石文化”相類似的文化遺存,只是都沒有香爐石遺址出土的那麼多,那麼典型,那麼自成體系的陶器羣體。這説明香爐石遺址的文化遺存,既有它的獨特性,又有它廣泛的代表性。尤其是這裏出土的大批商周時期的甲骨和商末周初時期的我國最早陶印章,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是我國南方各省、區都沒有過的重要發現。

香爐石遺址湖北省重點文物

香爐石遺址,現已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成立了相應的管理和保護組織,明確了保護責任。現在已將這處保護單位闢為香爐石文化遺址公園,在遺址外圍新建陳列館600平方米、停車場800平方米。在公園入口處增設了各界人士書寫的題詞碑銘。為確保安全,又保持原貌特徵,在遺址內鋪設保護性的青石路面1000米,青石台階1100步和欄杆340米。

香爐石遺址香爐石的傳説

據傳,在唐朝年間,覺山寺南山坡上有一塊特大巨石,用肉眼觀之高約三丈有餘,粗得百人難以摟抱。上大下小,形似香爐。平日裏輕輕敲打則發出清脆悦耳動聽之美聲,遇到颳風之日便發出叮咚叮咚似琴鼓合奏之音樂聲,且方圓十餘里都能聽到。
近兩千年來,每逢農曆六月十五日覺山寺傳統廟會時,這個巨大“香爐”內便自然升起縷縷青煙,五光十色,十分壯觀。且香氣迷人嗅之提神。時間同覺山寺廟會一連三天,同始同終。上千年來,當地百姓把這塊巨石稱之為“仙境神石”。當年不斷有香客對此朝拜。
在《覺山寺傳奇》的故事裏已經談起,在過去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由於連年戰亂,覺山寺僧侶正常生活和佛事活動都受到嚴重威脅,僧侶紛紛散去各奔東西自找門路逃難謀生。
寺內唯有德義和衞亮二個和尚還留守堅持。有一日,也就是 1957 年 6 月 14 日,正值酷暑盛夏,天氣悶熱,德義便到菩薩殿內午睡,恍惚間,十年前,因建兵工廠而被移居菩薩殿中的座化高僧苯濟恍恍悠悠站了起來,並走到自己跟前開言道:“觀音菩薩授意,不幾日將有非凡事情發生,寺內已非我容身之處,明日午時,我將與“香爐石”同行西天極樂世界。望你和衞亮師弟儘快將我和寺內可動珍貴物品全部豎壁起來,之後再作論理。”説罷揮淚離去。隨即德義找衞亮把夢境詳細説了一遍。爾後兩人,把寺內凡是能搬動的貴重物品安放地穴之內。
第二天,即 1957 年 6 月 15 日,正值覺山寺廟會正會午時,果然一股黃風從天而降,少時,覺山寺廟會十五里內,黃塵籠照,氣流滾滾,行人面對面不能相見,時而發出轟轟隆隆的之聲。時間長達一個時辰,午時過後,鋪天蓋地的黃塵驟然消失,天際萬里無雲清朗怡人。
當初,覺山寺方圓十五里成千上萬的百姓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奇妙的景觀,無不震驚稱奇!更另人費解的是,黃塵消失後,人們驚歎不已,緊接着,發現南山坡上的那塊巨大的“香爐石”果然不翼而飛了。時隔四十餘年,覺山寺周圍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們,對當時覺山寺現出的現象至今仍記憶猶新。奇特現象過去之後當時德義和尚就向眾人預言道:“天降奇象,覺山寺難逃之難。天下黎民百姓,也將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之兆也!”
話也靈驗,果然在第二年,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躍進,大鍊鋼鐵吃大鍋飯的羣眾運動。古月公社開進了覺山寺,公社鍊鐵指揮部就設在大佛殿裏。先是把覺山寺六十多尊雕塑珍品砸碎,接着又把寺內兩個一人多高的大銅鐘和三口歷代舍飯用的大銅鍋,以及一大量精密鑄造鐵器製品全部無端而砸爛,不知與什麼東西混在一起冶煉,可惜的是將大量世間稀有的千年珍寶毀於一旦,其結果是這些稀世之寶被煉成一堆什麼也不是的渣。這是歷史上又一次給平山覺山寺這個舉世聞名的千年古剎帶來的巨大災難。這沉重的歷史教訓,必將激勵人們更加拯救過去珍惜今天,建設未來的信心。迎接那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千里桃花紅的美景的到來。 [1] 

香爐石遺址所獲榮譽

2022年1月,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