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港茶

(常綠喬木)

鎖定
香港茶生長緩慢,是本地原產的常綠喬木。在1849年首次於太平山一個河谷中發現,當時只找到三株,其後以「香港茶」命名,還可以在太平山的叢林山谷中找到大量的香港茶。香港茶適宜生長於良好的土壤上及接近水源的岩石間,我們可以在城門標本林、香港動植物公園、西貢蕉坑自然教育中心等地方找到其蹤影。香港野生山茶屬植物品種豐富,共有11種。種子可用來製成肥皂、潤滑油及潤髮油。
外文名
Camellia hongkongensis
中文學名
香港茶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亞    綱
五椏果亞綱
藤黃科

香港茶植物形態

喬木形態特徵
高度 可達9米
葉性:常綠喬木
其他:全株植物光滑無毛
枝幹:樹幹挺直,有甚多分枝於樹幹中上位置生出。
樹皮:樹皮光滑無毛。
葉:葉互生,單葉,呈橢圓形,長7至12釐米。
 葉端尖鋭,基部漸尖削,邊全緣或有輕微鋸齒。
 葉面及葉背富光澤,葉面呈深綠色,葉脈不明顯。
花:花兩性,整齊排列,於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開花。
 花粉紅色至紅色,無香味,有無數鮮黃色的雄蕊。
 花單生,每朵直徑約5釐米,由五枚略呈圓形、互相重疊的花瓣組成。
果 :堅硬圓形褐色蒴果,直徑約3釐米。
 成熟時裂開,放出無翅的種子。

香港茶辨別特徵

香港茶 香港茶
香港茶全株光滑無毛,於秋末至春天開花,花粉紅色至紅色,花冠外形像個圓圓的臉盆,花中心有無數鮮黃色的雄蕊,是本港開紅花的野生茶花,因而較易識別。香港茶的葉端尖鋭,基部漸尖削,邊全緣或有輕微鋸齒,葉脈並不明顯。

香港茶栽培繁殖

香港茶母株選擇

選擇當地肥壯、無病蟲害、傘狀叢生、枝條木質化一年生、直徑3-5mm,葉不破傷的野生香港茶作母本。

香港茶苗圃選擇與標準

低海拔、地勢平坦、向陽、背風、肥沃沙土、偏酸性(pH5-7)土壤、排灌方便,深翻30-40cm,耙平打碎,苗牀高30cm,開溝寬20cm,深30cm,牀面上鋪一層細土,厚5cm,用多菌靈劑進行消毒一次。

香港茶短粗扦插育苗

⒊1穗條剪口距腋芽3mm,留2片全葉,剪口平滑,莖皮不可破裂,以防損傷腋芽,下端與葉片平行剪,以利扦插,一枝穗條剪7一10個插穗。
⒊2用生根粉(ABT) 1:100稀釋液浸泡30min後,取出扦插。
香港茶圖片
香港茶圖片(17張)
⒊3扦插密度:4 x 4cm、4 x 5cm、5 x 5cm,5 x 6cm等四種均可。以枝條較粗,密度稍大為宜。插人深度是穗長的1/2-2/3,葉片不沾土,澆足定根水。
⒊4搭建遮蔭棚:遮蔭棚的材料用草簾或遮蔭網等。遮光度前期控制60%一80%,中期30%一40%,相對濕度80%-85%。當真葉片長到5-6片時取掉遮蔭棚,氣温在10℃以下時需覆蓋薄膜保温,但地膜要拱起與短穗保持一定空間。
⒊5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濕度、不積水,後期濕度略低。當長出3-4片真葉時開始追肥,宜淡不宜濃,肥液不能沾在葉片上。
⒊6防治病蟲害:螞蟻是扦插苗主要害蟲,用撲蝨靈噴打。草害用人工拔除。
⒊7出苗標準:苗高25-30cm以上,可出苗栽培。

香港茶蟲害防治

夏秋季節由於氣温高,氣候乾燥,茶園中產要發生的害蟲是小綠葉蟬和蟎類。
小綠葉蟬主要茶樹芽葉,嚴重影響茶葉的產量和品質。一年發生10代以上;蟎類中主要危害茶樹的是茶橙癭蟎,一年發生20代。
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

香港茶農業防治

⒈加強茶園管理,勤除雜草,增施追肥,使茶樹生長健壯,增強茶樹抗性;
⒉對於種植皮過密、分枝細小稠密的茶樹進行修剪,剪去被害枝條,減少養份消耗,有利於茶園通風透光,減少蟲害繁衍。

香港茶藥劑防治

香港茶
香港茶(5張)
小綠葉蟬每平方米蟲量超過15頭,蟎蟲每平方釐米有蟲口3-4頭,就要及時使用農藥了。防治小綠葉蟬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用量20-30ml,稀釋3000-4000倍,或2.5%魚藤酮乳油,每畝150-250ml,稀釋300-500倍液噴霧;防治茶橙癭蟎可用15%速蟎酮乳油,每畝用量20-30ml,稀釋3000-4000倍液噴霧;如果小綠葉蟬和茶橙癭蟎同時發生,可用2.5%天王星,每畝用量為12.5-25ml,稀釋4000-6000倍液噴霧。噴藥時根據小綠葉蟬和茶橙癭蟎個體小、羣體大、繁殖力強、世代重疊,多棲息於葉背或茶叢內部葉片上的特點,施藥時做到蓬面上下、內外都要噴到,噴施均勻。安全間隔期7天后方可採茶。

香港茶蟲害茶毒蛾

形態特徵:
雌蛾體長約18毫米,翅展約30~40毫米;雄蛾體略小,體翅暗褐色至板栗黑色,前翅基部色深,外橫線細黑彎曲,內煙有一較大遠圓形的黃白色斑,翅尖有3條短黑斜紋,靠近中橫線隱現有2條相互靠近的細黑曲線。後翅色稍淺,無線紋。腹部縱列有3~4個黑色毛叢。卵黃白色。近球形,頂部凹陷、成塊狀。成熟的幼蟲體長23~36毫米,黑褐色,較細長多毛,腹部第一至第四節背面各有一對葷褐色毛束,第五節有一對白色較短的毛束,第八節背面有一對灰色毛束,向後斜伸。背中及體卿有紅色縱線。蛹外有絲繭,棕褐色。
茶毒蛾的發生規律: 多數茶區 一年發生4代,以卵塊附在茶樹中下部老葉背面越冬。各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為第一代在3月下旬~4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上旬~6月下旬,第三代在7月中旬~8月中旬,第四代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初孵出的幼蟲羣集性強,2齡後逐漸分散為害。
防治方法: 1.發生嚴重的茶園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卵塊,逐園逐叢檢查,發現葉背有黃色絨毛狀的卵塊,將其葉片摘除,在幼蟲孵化前集中堆放在一個小盆中,小盆外再放一個大盆,大盆內放一些水並加入農藥,放在茶園胎近,待茶毛蟲及茶毒蛾孵化後爬出來,掉在藥水中,即可將其殺死,而寄生蜂羽化後可飛回茶園消滅此類害蟲。2.人工摘除各代初孵化出的幼蟲,集中殺死,同時利用幼蟲的假死性,將其震落捕殺。3.於成蟲羽化初期在夜晚7~11時點燈誘殺即用100瓦電燈泡或汽油燈高懸於茶叢上,下面放一大盆水,滴入少量煤油,使成蟲撲燈掉水而死。4.結合拼作深埋結繭蟲蛹。5.生物農藥防治,用天力ii號(0.12%的滅蟲丁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稀釋液,或每667平方米用白僵茵(每毫升含0.1億~2億個孢子)l千克兑水l00千克,或每667平方米用bT100億孢子/克的菌粉50克兑水稀釋2000倍噴灑。6.化學防治在春茶結束後進行,用90%的敵百蟲、35%的賽丹、25%的亞胺硫磷、50%的馬拉硫磷、二溴磷、50%的殺螟松、50%的辛硫磷、80%的敵敵畏等l000~2000倍稀釋液、2.5%的魚藤精300倍稀釋液、lO%的二氯苯醚菊酯、天皇星4000倍稀釋液、20%的殺滅菊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