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香港孙中山纪念馆
- 外文名
- Dr. Sun Yat-sen Museum
- 位 置
- 香港香港岛中环卫城道7号
- 开放时间
- 2006年12月12日
建筑历史
播报编辑
甘棠第建于1914年,由香港富商何东之二弟何甘棠兴建,何甘棠亦于1950年在此终老。1960年,甘棠第售予郑氏家族,其后郑氏又转售予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作教会的聚会场所。1990年,甘棠第被古物咨询委员会列为二级历史建筑。
建筑特色
播报编辑
甘棠第楼高4层,总楼面面积2560平方米,属爱德华时代的古典建筑风格,外墙以红砖及花岗岩砌成。一、二楼设有弧形露台,以希腊式巨柱承托。楼房设有前、后楼梯,前梯供主人何氏家族使用,后梯则供佣人使用。由于教会对建筑物只作少量的更动,故此内部装修保存良好。
两个常设展览厅,主题分别为“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及“孙中山时期的香港” “甘棠第的历史与修缮”展览厅 专题展览厅暨演讲厅 阅览室 两个视像室 互动学习室:透过互动电脑游戏形式介绍孙中山的事迹及辛亥革命等的专题 活动室
展品
播报编辑
展馆展出约150件藏品,7成是市民捐赠及馆藏,其余由英国伦敦(10件)及中国大陆的博物馆(48件)借出,逾半属一级国家文物,借出展品的展期由半年至两年不等。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亦有借出文物展出。 借出展品的中国大陆博物馆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广州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南京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及湖北省博物馆。 重点展品: 孙中山在1886年至1887年在广州习医时使用的显微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孙中山于香港习医的考试答题卷 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典礼的晚宴菜单 1901年1月1日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在东京举行新年庆祝会首次公布的“中华民国万岁”印章 孙中山于1909年向港英政府申请回港的亲笔信 孙中山为关景良担任证婚人的结婚证书 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1912年1月1日;广州博物馆藏) 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孙中山赠予香港海员的“博爱”亲笔题幅 孙中山于1912年赠予黄兴的对联 孙中山于1923年11月26日批示的大元帅令
开放时间
播报编辑
星期一至三;星期五至六: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下午7时 星期四、年初一至二:休馆
门票
播报编辑
购票安排
播报编辑
启用初期
由2006年12月5日至2007年3月31日,市民须透过城市电脑售票网预购门票。 门票有效期为7天,入场时间为上午10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1时、下午2时30分及下午4时。星期日和公众假期加开下午5时30分。 市民若希望在免费入场的日子参观,仍须透过城市电脑售票网领取免费门票,逢星期四派发,每人限取四张。
现时
参观者可直接到孙中山纪念馆售票处购买入场票。
交通
播报编辑
参看
播报编辑
孙中山纪念馆 中山纪念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