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樟根

鎖定
香樟根,中藥名。為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根。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尤以台灣為最多。具有温中止痛,闢穢和中,祛風除濕之功效。用於胃脘疼痛,霍亂吐瀉,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
別    名
香通
土沉香
山沉香
走馬胎
中文學名
香樟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毛茛目
樟科
樟屬
採收時間
春、秋季
毒    性
無毒

香樟根入藥部位

根。

香樟根性味

味辛,性温。

香樟根歸經

歸肝、脾經。

香樟根功效

温中止痛,闢穢和中,祛風除濕

香樟根主治

用於胃脘疼痛,霍亂吐瀉,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

香樟根相關配伍

1、治胃寒腹痛:香通9g,茴香根9g,青藤香9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2、治風濕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貴陽民間藥草》)
3、治跌打內傷:樟根浸酒服。(《湖南藥物志》)
4、治嘴歪風(面神經麻痹):鮮香樟根60g,楓香樹根皮15g,混合搗爛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5、治狐臭:香樟根為細末,加入米飯混合成團,搓揉腋下,約四五次可好。(4-5方出自《貴陽民間藥草》)

香樟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調服。外用:適量,煎水洗。

香樟根使用注意

凡氣虛有內熱者禁服。

香樟根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不宜火烘,以免香氣揮發。

香樟根形態特性

樟又名:烏樟,香樟,小葉樟。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釐米,寬2.5-5.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軟骨質,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具離基三出脈,有時過渡到基部具不顯的5脈,中脈兩面明顯,上部每邊有側脈1-3-5(7)條.基生側脈向葉緣一側有少數支脈,側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常被柔毛;葉柄纖細,長2-3釐米,腹凹背凸,無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5-7釐米,具梗,總梗長2.5-4.5釐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或被灰白至黃褐色微柔毛,被毛時往往在節上尤為明顯。花綠白或帶黃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花被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內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託杯狀,長約5毫米,頂端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花期4-5月,果期8-11月。

香樟根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溝谷,常栽培於低山平原。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尤以台灣為最多。

香樟根藥材性狀

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直徑4-10cm,厚2-5mm,或為不規則條塊狀,外表赤棕色或暗棕色,有栓皮或部分脱落,橫斷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年輪。質堅而重。有樟腦氣,味辛而清涼。以片張大、色黃白、氣味濃者為佳。

香樟根藥理作用

1、樟腦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進呼吸及循環。
2、樟腦對心肌也有直接的作用,使其代謝增強,並提高其對交感神經的敏感性。
3、樟腦對皮膚黏膜有局部的刺激作用,改善局部血循環,能促進黏膜分泌,並有刺激冷覺感受器而使皮膚有清涼感的作用。
4、具有鎮痙,止癢,止痛及局部麻醉作用。

香樟根現代製劑

樟楓合劑:樟樹根2000g,鮮楓樹葉2000g,甘草150g。用於痢疾、腸炎。

香樟根相關論述

《貴陽民間藥草》:“理氣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腳汗。”

香樟根附註

黃樟(大樟樹)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 Nees.和大葉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var.的根,亦供藥用,其性味功能與香樟根同。
[1-3]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3.    《萬縣中草藥》編寫組編 .《萬縣中草藥》 :四川省萬縣地區衞生局 四川省萬縣地區科委,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