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山縣

鎖定
香山縣為廣東古縣,主要地域包括現廣東省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特別行政區廣州市佛山市部分地區。香山縣自古人才輩出,特別是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就是香山人(今中山市)。
中文名
香山縣
外文名
Xiang Shan City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面    積
約 2800 km²
著名景點
五桂山
建縣時間
南宋1152年
縣域範圍
中山、珠海、澳門、番禺部分地區
存在時間
1152年至1925年

香山縣發展歷史

香山縣又是著名的僑鄉。由於香山人的務實、拼搏、進取的精神,從而形成了香山地區獨特的“香山文化” 。香山縣名來源於香山鎮,該鎮地處五桂山分支鳳凰山山麓。史志記載,五桂山盛產“異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種野生茶葉,“異花”乃指“王者之香”的蘭花,香聞十里,人們稱它“隔山香”,所以五桂山也叫“香山”,香山鎮由此而名。香山場(今珠海市山場村),為香山鎮前身,是當時香山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南宋1152年,香山鎮提升為香山縣,縣址仍在今珠海山場村。到南宋1154年,香山縣縣址搬遷至石岐(今中山市石岐區)。 1925年,為了紀念逝世的孫中山,從而將“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 1849年,葡萄牙侵略香山縣澳門地區作為殖民地,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迴歸中國。 1952年和1965年,從“中山縣”劃分出去的部分成為現今的珠海市,剩下的地區(除了澳門外),就是中山市。關於香山縣的立縣緣起,見諸《香山縣誌》的記載共有兩處,其一雲:“香山縣,漢番禺縣地,晉以後為東官郡地,唐為東莞縣地,宋紹興二十二年分置香山縣,屬廣州”。關於香山得名,《太平寰宇記》有此一説:“東莞縣香山在縣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縣誌稱,香山“”即五桂山
自宋初以來,香山島上居民便開始了爭取立縣的努力。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老家在文順鄉、進士出身的鄂州通判(主管徵糧運糧的官員)梁杞,辭官歸裏不久,便與廣南通判徐九思商議,兩人聯名向朝廷奏本,要求把香山寨(鎮)升格為縣,但並未獲得朝廷批准。
70年後,時任香山寨官(守海防的武官,縣級)的陳天覺,説服當時在行政上管轄香山島的東莞縣令姚孝資,兩人以“役屬東莞,以船輸役,江上經常被盜,輸役往來不便 ”為理由,請求朝廷將香山島的役屬東莞改為役屬廣州,“以便輸役”。終於得到朝廷“詔準”,這一年已是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
當時南宋的抗金形勢相當嚴峻,軍糧居於戰備首位,因而姚、陳二人所持的理由,確是較容易打動朝廷的。
奇怪的是,翻遍《宋史》,對此竟無隻字記載。在《宋史》闡述行政區域的“地理志”中也只能找到東莞,根本就沒有“香山”二字。明初成書的《宋史紀事本末》對此也無記載。於是問題就來了,明嘉靖年間編修《香山縣誌》的黃佐,以及比他稍早在永樂年間編撰《香山縣誌》的容裕與,在成化年間編撰《香山縣誌》的黃經(按:這兩套較嘉靖志為早的縣誌均已散佚),他們關於香山立縣的資料是從何得來的?
儘管由於宋元之際的戰亂造成史料散失,造成元代官修的《宋史》對此沒有記載。幸而史料到底還不至散失殆盡。最少,還可以在多種史料中找到出處。
年代最早的當數李心傳 (1167-1240) 所編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李心傳少年時代曾隨其父李舜臣居於臨安。時舜臣任宗正寺主簿,因而李心傳有機會閲讀官藏的史書,並最終編成該書。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
“(紹興二十二年九月)丙午升廣州香山鎮為縣,從本路諸司請也。”
清乾隆年間狀元出身的學者畢沅編撰的《續資治通鑑》也有相同記載:
“(紹興二十二年九月)丙午,升廣州香山鎮為縣。”
清嘉慶十五年,翰林院編修徐松任全唐文館提調兼總纂官時,利用職務之便,將《永樂大典》中收錄的宋代官修《宋會要》輯錄成《宋會要輯稿》。該書《方域篇》的“州縣升降廢置”章也説:
“紹興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詔升香山鎮為香山縣,從本路諸司請也。”
所謂“從本路諸司請也”,亦即是説,姚、陳二人的奏摺,是經過當時管治廣東的廣南路行政長官簽署後再呈報朝廷的。
三文俱在,不算孤證了,因而説香山是在紹興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建立一説可以成立。
根據中國傳統曆法可以算出,該年為農曆壬申年;換算為公曆,立縣的那一天應為1152年10月14日。
按傳統曆法,還可查出這天是“成日”,宜祈福、入學、開市、求醫、成服,是個上好的黃道吉日。由此可知,為了選擇適當的下詔日期,朝廷確是動過一番心思的。
不過,朝廷對香山的關注,也就到此為止。朝廷關心的,説到底只是香山的糧和税。對遠在天涯的小島,朝廷從來就沒有放在眼內,所以詔準設縣後,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裏,根本沒給新建的香山縣選派縣令,只是指定陳天覺暫以寨官身份“署理”。陳天覺這個無名無分的“縣令”,一待就是17年,連同立縣前以寨官身份管理香山鎮,一共在香山島上當了27年行政首長,這也是香山有史以來行政首長連續任期最長的紀錄。為紀念他的劬勞,他逝世後,香山人在他的墓石上刻下一副楹聯:“英魂留庫嶺;偉績鎮香城”。 [1] 

香山縣縣址

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52年),香山鎮升為縣。香山縣的縣治開始在山場村(今珠海市香洲區山場村),後來搬遷到石岐(今中山市石岐街道)。
據《香山縣誌》明嘉靖本、清康熙本、乾隆本記載,唐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香山島屬東莞縣地;東莞縣在香山島上設置文順鄉,為地方行政單位。在鄉的駐地濠潭(今珠海市山場村)設置香山鎮,為戍邊軍事單位鎮將品級與縣令相等。至北宋,整個文順鄉改為地方行政單位之香山鎮。其時文順鄉、香山鎮的境域,也就是今中山市的石岐、沙溪、大涌南區五桂山三鄉、神灣、張家邊、南朗、翠亨、珠海市的山場村珠海前山唐家灣、下柵一帶地方。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廣東運判徐九思採用香山進士、時任鄂州通判的梁杞的建議,向朝廷奏請將香山建縣。但因當時的香山經濟開發程度尚淺,農業生產水平較低,已萌芽的商貿、手工業基礎尚差,離立縣尚有一段距離,故請奏未獲批准。
在梁杞、徐九思第一次提請香山建縣未果70年後的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鎮的寨官仁厚鄉(今石岐)進士陳天覺再次上書要求建縣,東莞縣姚孝資採納建議並請奏朝廷,終獲批准。新建的香山縣,以原東莞香山鎮(即文順鄉)的行政區域為基礎,加上新劃入的南海、番禺、新會三縣的濱海之地,共分為10個鄉。
新縣既立,就要確立縣治,修築城府。經多次勘察比較,徵求意見,初步形成兩個修建縣城的候選地點。一是五桂山南面的平嵐平原,即豐樂鄉的橋頭、平嵐、烏石一帶。(注:豐樂鄉即今中山市三鄉鎮 [2]  )以鄭廷舉鄭廷輔兄弟為首的豐樂鄉鄉紳代表,認為這一帶平原廣闊,村落集中,北靠五桂山,南臨金斗灣,是建治築城的理想地段。而以陳天覺及其兄陳天倫、弟陳天敍為首的仁厚鄉鄉紳代表,則堅持石岐一帶地勢平坦,民居眾多,前有石岐海,後有五桂山,才是建立縣城的好地方。
雙方意見相持不下。為了定出建城地點,陳天覺提出“建城必須貴地,地貴者土重,須兑稱兩地之土,重者方可建城。”據《陳氏族譜》和《香山縣誌》記載,陳天覺暗中使人將鐵沙混入仁厚鄉的泥土中,拿去和豐樂鄉的泥土比重,果然仁厚鄉的泥土較重而勝出,城址始定於石岐平原。
陳天覺主持下,確定了建城的總體規劃:城址定在石岐山以東、蓮峯山以西、庫充河以北、岐頭湧以南的平原地帶;城門設置,除按方向取名外,還各有其名,分別為啓秀門(東門,今孫文中路月山公園處)、阜民門(南門,今南門頭民生路與民族路交界處)、登瀛門(西門,今民族路與孫文西路交界處的西山寺下)、拱辰門(北門,今拱辰路太平路交界處榕樹頭附近)。這些地方仍可看到少許殘留的城牆。縣署衙門,定在縣城的中心,仁山之南,即今孫中山紀念堂一帶。
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歷經兩年建設,香山縣城於石岐平原屹立而起。由於“鍊鐵和土”和“稱土”的故事,人們稱縣城為“鐵城”。 [3] 

香山縣行政區劃

編者按:香山縣立縣始於宋代1152年,當由宋代開始説明,由於民國時期孫中山之逝世,而改稱中山縣,故應結束於民國14年,即1925年。

香山縣宋朝時期

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立縣初,香山縣設置10
仁厚鄉:從東莞縣劃入的香山鎮改置而成(今石岐、環城、深灣村一帶)
德慶鄉:今沙溪、大涌一帶
永樂鄉:今張家邊村、庫充一帶
長樂鄉:今神湧、珊洲一帶
豐樂鄉:今三鄉神灣鎮一帶
長安鄉:今山場村珠海前山、澳門、萬山、唐家、下柵一帶
寧安鄉:從南海縣劃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小欖、海洲一帶)
古海鄉:從番禺東莞縣西部劃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黃圃潭洲鎮黃閣鎮一帶)
潮居鄉:從新會縣劃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斗門乾務白蕉鎮三灶一帶) [4] 

香山縣元朝時期

香山縣隸屬廣州路管轄 [4]  ,元朝起延用宋制(1279年起)。 [5] 

香山縣明朝時期

洪武元年(1368年),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管轄。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鄉為坊都,共設置11坊都
仁厚坊:由仁厚鄉分出。
良字都:由仁厚鄉分出。
谷字都:原豐樂鄉。
黃梁都:原潮居鄉 [4] 

香山縣清朝時期

清順治二年(1645年),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管轄。
道光七年(1827年),全縣11坊都合併為9
仁良都:由仁厚坊良字都合併。
四大都:由四字都大字都合併。
欖都:原大欖都
得能都:沿用舊稱。
恭常都:沿用舊稱。
黃梁都:沿用舊稱。
黃旗都:沿用舊稱。 [4] 
據《香山縣誌續編》記載:光緒初年(約於1880年)改,全縣設置9都鎮
仁良都:沿用舊稱。
黃旗都:沿用舊稱。
東鎮:由得能都四大都合併。
上恭鎮:由恭常都分出。
下恭鎮:由恭常都分出。
隆鎮:原隆都
谷鎮:原谷都
欖鎮:原欖都。
黃梁鎮:原黃梁都 [4] 
宣統二年(1910年)改鎮為,全縣設置9
香山縣第一區:由仁良都改成(今石岐港口鎮、環城、石鼓村一帶)
香山縣第二區:由隆鎮改成(今沙溪、大涌橫欄、沙蓢和板芙西部一帶)
香山縣第三區:由欖鎮改成(今小欖、古鎮、東鳳鎮東昇鎮、坦背村一帶)
香山縣第四區:由東鎮改成(今張家邊村南蓢翠亨村、長江一帶)
香山縣第五區:由谷鎮改成(今三鄉神灣鎮、石瑩橋一帶)
香山縣第六區:由上恭鎮改成(今唐家、下柵、淇澳島一帶)
香山縣第七區:由下恭鎮改成(今香洲珠海前山灣仔鎮坦洲鎮、橫琴、萬山一帶)
香山縣第八區:由黃梁鎮改成(今斗門乾務白蕉鎮三灶一帶)
香山縣第九區:由黃旗都改成(今黃圃阜沙南頭、浪網、民眾鎮三角鎮、小黃圃、潭洲鎮大崗鎮黃閣鎮一帶) [4] 

香山縣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廣東省撤銷廣州府,香山縣直屬廣東省長公署管轄。(編者按:即省轄市 [4]  香山縣衙改為香山縣公署。 [6] 
1925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易名中山縣。 [4] 

香山縣大事記

1152年(南宋紹興年間),香山鎮升為縣。
1154年(南宋紹興二十四年),香山縣城於石岐平原建成。 [3] 
1183年,香山縣首任縣令陳天覺逝世。 [7] 
1520年(明朝正德十五年),香山縣首次和葡萄牙通商貿易。 [8] 
1621年(明天啓元年),明政府為了加強海防,特別是遏制澳葡擴張領土的野心而在澳門以北10多里,在香山縣拱北(今珠海拱北)關閘盡頭設置前山寨(軍事營寨)。 [9] 
1851年,香山縣徐榮村(今珠海市北嶺村人),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運抵英國倫敦,參加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一舉奪得金銀大獎(中國第一位獲得金銀獎的人)。 [10]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澳門商人高可寧在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市)灣仔河道靠近澳門的青洲島(當時屬廣東省)開設青洲機制磚廠,是中國第一家的機制磚廠 [11] 
1887年,葡萄牙誘逼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侵佔香山縣澳門地區。 [12]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香山仿照西方設立學堂,將豐山書院改為豐山官高等小學堂,這是香山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小學 [13]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豐山官立高等小學堂易名為豐山官立中學堂。她是香山縣的第一所中學,也是中山市第一中學歷史的開端。 [13] 
1912年1月,由香山同盟會持正團推薦,經廣東省都督府批准,美國歸僑林壽圖(沙溪隆都人士)為首任香山縣縣長(民國時期)。 [14] 
1912年4月香山縣女子師範學校借石岐深巷高家祠開學。 [15] 
1912年9月,香山縣前山鎮(今珠海市前山鎮)開建中山亭,為中國最早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社會性建築物。 [16] 
1913年2月創建香山縣立師範學校。 [17] 
1921年11月吳鐵城成為首任民選香山縣長。 [18] 
1925年,孫中山逝世,為了紀念他,把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 [19] 

香山縣名人

自明清特別是近現代以來,香山出現了眾多聞名中外、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辭書《辭海》收錄了古今中外2000多名歷史人物,其中香山人有30餘位。 [20] 
政治界:
科技界:
彭華利、黃勝、林亮東林可風鄭守儀張福林楊仙逸程璧光、楊殷、陳公哲
體育界:
容國團、關穎珊、鄭敏之江嘉良馮強標陳連嬌盧裕富鄭家豪
文藝界:
王雲五鄭彼岸黃冷觀鄭君裏阮玲玉毛公弼古元龍劍笙、龍萬積、盧施福呂文成、江有生、劉永福劉逸生阮章競、伍瑞隆、伍權、李仙根、吳雲縱、肖淑嫺陳依範楊蔭芳楊嘉仁張慧衝張其蘇曼殊、麥放明、林介如林冠明鄭貫一鄭水心鄭志聲鄭景康鄭淡然鄭樺歐陽可亮歐初胡蝶影、於沫我
教育界:
程君海、鄭錦、程度純、吳桂顯、容星橋鍾榮光
僑領:
醫學界:

香山縣美食

香山縣中山市

石岐區乳鴿,這種乳鴿以體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
東昇鎮脆肉鯇,由於獨特的養殖環境和技術,脆肉鯇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耐煮不爛、且肉味清香可口,屢獲榮譽,並遠銷港澳地區和南美部分國家。
黃圃鎮臘味,由於三角洲天熱潮濕,聰明的黃圃人採用鹽、糖、醬油、酒醃製後再曬乾的辦法制作了色香味美的臘肉。之後又以這種方法對豬的各個部位進行製作。漸漸總結中一套醃製的配方和製作花式品種的方法。自此,黃圃人制作臘味的技藝聞名於世。
三角鎮沙欄雞,特點是雞其個體大,胸肉較厚,肌體豐滿,以雞肉味鮮、香滑、骨脆而馳名中外。
沙溪鎮扣肉,其風味特點是濃郁甘香,酥化不膩,是沙溪鎮所有酒樓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製作的地方名菜。
三鄉鎮瀨粉,是用以優質粘米為主要原料,並選用當地的優質礦泉水,拌和成稠度適中的粉漿,蒸製成細長而很有韌性的園條狀鮮粉,成品配上上湯肉料,吃起來粉條潤滑爽口而有彈性,非常可口。
小欖鎮菊花,用菊瓣所特製的菊花宴,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魚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魚欖、菊花魚片菊花雞、菊花海鮮、菊花燜豬肉、菊花炒牛肉等,每種菜式都有肉的鮮味,更有濃濃的菊花清香。
神灣鎮菠蘿,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神灣菠蘿,一般每個重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的是肉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齒頰留香,經久不散。
杏仁餅: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稱。餅身鬆脆,餅心香甜,肥而不膩,入口融化,風味獨到。
蕉蕾粥,粥色奶白,粥氣清香,味感鮮甜,是一款沙田風味的靚粥

香山縣珠海市

大龍糕——又稱大隆糕,取其步步高昇之意,春節或者新屋入夥的時候製作。通常要用柴火蒸差不多十個鐘頭,很費工夫。表面撒上芝麻、紅、過年還要放一對利是和一對桔在上面。過了正月十五後,通常早餐就吃這個。
豆撈仔——很少人這樣叫了,甜品店都叫做糖不甩。花生剝殼、烘炒、去花生衣石舂研磨成花生碎。煮好的湯圓,拌上花生碎和白砂糖,真的很香。如此繁雜的手工程序,在機械化的現代是不多見了。
粳糕——即三丫苦茶果三丫苦是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在春夏交界之際,食之有利於預防疾病。用糯米粉與三丫苦樹汁浸泡的水摻和,蒸熟成糕,或用粉皮包甜豆沙餡,搓成團狀,以蕉葉墊底蒸熟。這種茶果已經非常少見了。
芋圓——一般用紅芋,把磨好的芋頭漿加少許粘米粉調成糊狀,用手攥芋糜,從虎口處擠出成圓形顆粒,右手用勺子接住,放入用白蝦豬肉粒等做成的湯底中,動作要乾淨利落,芋丸的形狀要圓。成品之後味鮮濃郁,軟嫩清口。
疊石蠔油蠔油有“海底牛奶”的美譽之稱,是調味的材料。
橫琴蠔,蠔以大、肥、白、嫩、脆,傲視同類。
斗門區重殼蟹,名為重殼,蟹殼也確實比一般蟹要堅硬和厚重,而且也更加珍貴,因為它生長於鹹淡水海域裏,每1000斤中也只能選取10斤的上品。嘗之,只覺肉質嫩滑,味道鮮香,而且蟹肉很容易與殼分離。
白蕉鎮禾蟲,禾蟲生長於鹹淡水交界的禾田底下。每年收穫兩次,頭一次在清明後的舊曆初一、十五時分潮期,人稱“荔枝蟲”,在舊曆八月十五前後收穫的則稱“秋蟲”。據説每當此時,當地的農民就帶上手電筒,點着火水燈,划着小船到農田的水閘放網捕撈。禾蟲蛋白質高,營養豐富,炒、炸、燻、蒸、生曬、醃製樣樣均可。將禾蟲曬乾了還可用來煲湯除風濕
白藤水鴨白藤水鴨產在水鴨食料豐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鮮,補而不燥。橫山粉葛松化無渣,還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味,用它來煲湯,湯水如奶水一般又甜又滑。

香山縣澳門特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