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建立於2005年,是在1997年開始組建的醫學機能學、形態學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化學四個北京市教委合格實驗室基礎上成立的。其組建和發展過程經歷了歷史基礎、改革探索、綜合跨越和完善提高四個階段。
中文名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創建時間
2005年
成立基礎
醫學機能學、形態學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歷史基礎

(1960年 - 1996年)
在1960年首都醫科大學(原北京第二醫學院)建校之初,即成立了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病理學等教學實驗室。經三十餘年建設,建成了設施較完善、功能較全面的隸屬於基礎醫學院各學科的13個教學實驗室。在劉曾復黃陵程松高、陳佩慧、金有豫、徐羣淵、安雲慶等一代名師的帶領下,形成了治學嚴謹、勇於創新的優良傳統,構建了一支素質良好、結構較合理的師資隊伍,開設了13門醫學基礎實驗課,為北京市培養了大批合格的醫藥衞生事業人才。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改革探索

(1997年 -2004年)
1997年,按照北京市教委加強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的要求,學院將隸屬於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簡稱“三理”)的教學實驗室合併組建為“機能學實驗室”,開設出三理綜合性實驗課,獲得市教委教改課題支持,並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同時,學院將分屬於組織胚胎學、病理學、寄生蟲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的教學實驗室合併組建為“形態學實驗室”,初步實現了資源共享和規模效益共贏。機能學的生物信息記錄系統和形態學的顯微互動系統的應用,使實驗教學水平躍上了新的台階。 1998年,上述兩個實驗室均通過了“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合格驗收”。1999年,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化學實驗室亦通過了北京市教委合格實驗室的驗收。2000年至2004年期間,在教育部本科生教學質量評估工作的推動下,學院各教學實驗室在實驗教學改革上也都加大了力度,增加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的比例,內部出版了改革的實驗教材,為基礎醫學實驗中心成立後實現實驗教學的綜合跨越奠定了基礎。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綜合跨越

(2005年-2008年)
2005年我校啓動第二輪教育教學改革,將實驗教學改革納入學校教育教學體系和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等三大改革之中,使實驗教學改革成為學校整體改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實驗動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學校對實驗教學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改革建設,在基礎醫學院層面上組建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學中心下設醫學生物學、醫學形態學、醫學機能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四個實驗室。其中醫學生物學實驗室由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醫學遺傳學的教學實驗室融合而成;醫學形態學實驗室由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的教學實驗室融合而成;醫學機能學實驗室由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教學實驗室融合而成;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室由人體寄生蟲學、醫學微生物學和醫學免疫學的教學實驗室融合而成。
實驗教學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獨立建制,獨立人事編制,獨立劃撥經費。實驗教學中心採取主任負責制,設主任1人(專職),副主任4人(專職),主任助理1人(專職),辦公室主任、行政秘書、教學秘書3人(專職),實驗技術人員26人(專職)。實驗教學中心的人、財、物均實行獨立運轉、統一管理、資源共享,減少了儀器設備的重複購置,節約了實驗經費,方便了人員培訓與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五年來,實驗教學中心共獲得北京市教委和學校各項經費2054.6638萬元,主要用於實驗室建設和儀器設備購置。
實驗教學中心堅持“管理機制-質量體系-評估制度”三維並舉的管理模式,遵循“以人為本,資源共享,高效集約”的運行原則,建立起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實驗教學保障和質量監控體系; 組建起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互通、專兼職結合的實驗教師隊伍,以及熱愛教學、業務熟練、人員相對穩定的實驗技術隊伍。
圍繞改革的核心,實驗教學中心打破傳統的課程和學科界限,將原有分散從屬於13門理論課的實驗課優化重組, 創建了以器官系統為主線,以臨牀問題或生命科學問題為導向,由醫學生物學實驗、形態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四大模塊組成的覆蓋學院全部學科的全新的基礎醫學實驗課程體系;遵循醫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規律和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對課程進行了一維設計,形成了既自成體系又與理論課程相呼應的五門獨立課程。主編出版了充分體現實驗教學改革新思路與新理念的配套實驗系列教材五部;其中《正常人體形態學實驗教程》和《異常人體形態學實驗教程》被評為市級精品教材。全面系統地改革了原有的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實現了基礎與臨牀密切結合,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分層次、多渠道、全方位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實驗教學培養新模式。
實驗教學中心與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等密切聯繫,同步協調發展,依託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和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等北京市重點學科,以及三個國家、省部(市)級重點實驗室的強大學科優勢和科研力量,設計開發並實施了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充分利用我校附屬醫院優越的臨牀教學資源,設計並實施了基礎與臨牀相結合的創新性實驗項目,豐富了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手段。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基礎臨牀結合以及與教學改革適應的先進設備的縱深配置等方面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同時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也推動了相關理論課程的建設。近幾年,人體寄生蟲學、生理學、免疫學、人體解剖學和醫學細胞生物學等五門課程已進入北京市精品課程行列,組織胚胎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和病理生物學等五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臨牀醫學專業被評為國家級二類特色專業及北京市級品牌專業, 免疫學系成為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不僅在設備和教學資源共享的層面,而且在學科交叉融合、課程優化重組、構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的整合式教學平台等方面均起到了促進作用。
經過綜合跨越階段建設,本中心與2007年獲批為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8年獲批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完善提高

(2009-2010年)
2009年,學校在第二輪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圓滿成功的基礎上,啓動了第三輪教育教學改革。第三輪教育教學改革主題是:堅持內涵發展;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育人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藉助學校第三輪教育教學改革的東風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實驗教學中心加大了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堅持內涵發展的力度。中心在創建整合化的實驗課程新體系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了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完善了現有的模塊式實驗課程體系,並增加了模塊間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實驗項目,從而構建起了理念更先進、結構更合理,更有利於醫學生培養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2009年中心開展了《跨學科多平台創新性設計實驗的探索與實踐》的教改課題研究,實驗教學中心自行設計開發了新的設計創新性實驗項目10項。對現有的模塊式實驗課程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與完善,新增綜合性實驗項目5項,更新實驗內容項目5項。近兩年中心繼續有計劃、有規模地在本科生中開展了第二課堂、學生科研實踐活動項目34項。通過多渠道、全方位培養醫學人才的培養模式,使更多的學生在創新能力、科研素質、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得到了更好的提高。2009年,中心進行了《機能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完善與操作考核規範化探索實踐》和《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教改課題研究,實驗教學中心組織所屬實驗室教學人員,分別研究制訂了五門獨立性主幹實驗課程的學生考評體系,在此基礎上確定了評分細則。新的考核體系統籌考核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改變了實驗成績依附於理論課,期末考核“一錘定音”的傳統方式,從不同側面、多個層次對學生全方位進行考查,從而大大調動了學生積極參加實驗課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勤于思考、大膽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同時,教師在評分時有章可循,對學生的實驗成績的評定更為全面、客觀和合理。
近兩年中心按照學校第三輪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過程的要求,進行了實驗課程教學過程規範化的研究與實施。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下,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能力和素質的過程。優良的教學過程是優質教學質量的保證,為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中心開展了《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規範化的研究與實施》和《醫學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規範化的研究與實施》兩項教改課題研究,實驗教學中心在2009年組織研究制定了《實驗課程教學過程規範化實施方案》,中心下設的四個實驗室還分別根據各自承擔的實驗課特點,制訂了相應的課程教學過程規範化實施方案,並組織教師與技術人員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了實施。
中心一直把營造育人氛圍,提升教學質量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經過實驗教學中心的全力努力,《醫學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在首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中,我中心學生勇奪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近兩年實驗教學中心所屬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獲批北京市級精品課程,醫學生物學實驗課程獲批首都醫科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實驗教學中心人員近兩年承擔學校教改立項課題26項,在研北京市教改立項課題1項,其中實驗教學改革相關課題7項,;編寫中英文實驗教材四部;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8篇。中心所屬的基礎醫學院獲批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2名;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北京市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
經過上述四個階段的不懈努力,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已建成了“理念先進、體系科學、課程合理、教材系統、特色鮮明、設備優良、水平一流”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我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把中心建設成為真正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更好地發揮首都醫科大學醫學教育功能和示範輻射作用,為北京市和全國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為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