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首丘之望

鎖定
傳説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出自《後漢書·班超傳》 [1] 
中文名
首丘之望
成語出處
《後漢書·班超傳》
拼    音
shǒu qiū zhī wàng
釋    義
懷念故鄉

首丘之望詞義解釋

首丘:1.亦作"首邱"。 頭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説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2.《禮記.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鄭玄注:"正丘首,正首丘也。"孔穎達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處,雖狼狽而死,意猶向此丘。"後以"首丘"比喻歸葬故鄉。 3.懷念故鄉。 4.猶故鄉。

首丘之望出處

後漢書·班超傳》:“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況於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
禮記·檀弓上》(《十三經注疏》本1281上欄):太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屈原《九章·哀郢》(《楚辭》四):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淮南子·説林訓》(《諸子集成》本289):鳥飛反鄉,免走歸窟,狐死首丘,寒將翔水,各哀其所生。漢·高誘注:“寒將,水鳥;哀,猶愛也。”
《後漢書》一六631:臣功臣苗緒,生長王國,懼獨含恨以葬江魚之腹,無以自別於世,不勝狐死首丘之情,營魂識路之懷。
曹操(魏武帝)《卻東西門行》(《樂府詩集》三七):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唐·範攄《云溪友議》(《太平廣記·二三九·馮道明》引;並見《唐詩紀事·五六·雍陶》):雍陶員外,蜀川人也,上第後稍薄於鄉黨。其舅雲安劉敬之,罷舉歸三峽,素事篇章,讓陶不寄書,日:“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陶得書愧赧,方有狐首之思。 又省作[首丘]。
宋·蘇軾《惠州謝表》(本集·後集·一三、《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六):但以瘴癘之地,魑魅為鄰,衰疾交攻,無復首丘之望。
金·元好問《謝鄧州帥免從事之闢》(《元遺山詩集箋註》八):首丘自擬終殘喘,陟屺誰當辨苦音。
宋·陸游《劍南詩稿·二一·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渡江諸賢骨已朽,老夫亦將正丘首。
明·李開先《閒居集·一二·祭同年楊子襄行人文》:名落人耳,丘首故疆……生既無怍,死亦何妨! [1] 

首丘之望近義詞

首丘之望用法

作賓語;比喻不忘本

首丘之望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參考資料
  • 1.    首丘之望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2007[引用日期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