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饒河

(長江流域鄱陽湖支流)

鎖定
饒河,長江流域鄱陽湖支流。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因鄱陽縣乃古饒州府治所在地,故得名饒河,亦稱鄱江。饒河全流域面積為15428 [1]  (一説14367)平方公里,是江西五大河流之一。
饒河有南北二支,北支稱昌江,其發源於安徽省祁門縣東北部大洪嶺;南支稱樂安河,較昌江長,故一般作為正源,發源於皖贛交界的婺源縣北部大庾山、五龍山南麓。南、北兩支於鄱陽縣姚公渡匯合,曲折西流,主河經鄱陽縣西流,過雙港、堯山至龍口,在鄱陽縣蓮湖附近注入鄱陽湖,全長313公里,流域面積154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07.6億立方米。
饒河是贛東北兩條母親河之一(另一條為信江)。流域廣大是贛東北地區重要的水資源地,流域內有大型共產主義水庫及濱田水庫及其配套灌溉渠系,為流域內重要的灌溉調蓄工程。鄱陽縣至龍口河段,河寬500米以上,枯水期水深0.9-1米,常年可通航50-100噸輪、駁船。下游段臨鄱陽湖區,是重要的農區,雨季易澇,沿岸建有大型圩坍堤。 [2] 
中文名
饒河
所屬水系
長江流域鄱陽湖支流
地理位置
江西省東北部
流經地區
婺源、德興、樂平、萬年、鄱陽
發源地
婺源縣北部的黃山餘脈郭公山
主要支流
昌江
主要支流
饒河
河    長
313 km [3] 
流域面積
15428 km²
平均流量
107.6億立方米
河    口
鄱陽縣蓮湖鄉龍口
負責河長
陳敏 [13] 

饒河幹流概況

饒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饒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饒河,上游有兩支,昌江發源於安徽黃山腳下的祁門縣境,流經江西的景德鎮市和鄱陽縣,全長253公里,流域面積6000平方公里;樂安河發源於婺源縣北部的黃山餘脈郭公山,流經婺源、德興、樂平、萬年、鄱陽五縣,全長279公里,流域面積8367平方公里。 [1] 
樂安河、昌江在鄱陽縣境內的姚公渡附近會合後稱為饒河。繞鄱陽縣城至堯山分二支:一支北流分別出太子湖、樂亭村入鄱陽湖;另一支西去於龍口入湖,為昌江、樂安河、萬年河、東大河四河的枯水期出口水道,亦是鄱陽縣通外界的主要航道。但洪水時因水道迂迴,泄流能力不足,大部洪水經角山、黃沙港水道出表恩入湖。饒河下游尾間水道,湖塘溝洫相通形成水網區,水流紛亂。饒河全長313公里,姚公渡至龍口段(即饒河本幹)河長34公里。 [1] 
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一般將南源樂安江作為饒河正源,樂安江為饒河上游幹流。則饒河發源於發源於婺源縣北部大庾山、五龍山南麓(樂安江正源莘水發源地)(《江西省水利志》稱皖贛交界的蓮花頂西側,又説黃山餘脈郭公山,當為一處 [1]  ),至鄱陽縣蓮湖鄉龍口注入鄱陽湖,饒河全長313公里 [4]  [5] 
鄱陽縣城東南昌江和東安河匯流處 鄱陽縣城東南昌江和東安河匯流處
饒河口鄱陽縣蓮湖鄉段 饒河口鄱陽縣蓮湖鄉段
饒河口鄱陽縣雙港鎮段 饒河口鄱陽縣雙港鎮段

饒河水文特徵

饒河河口段雨季洪澇災害 饒河河口段雨季洪澇災害
饒河多年平均入鄱陽湖的水量為121.6億立方米,佔入湖總水量的9.9%。徑流量全年分佈很不均衡,季節性變化比較大。樂安江最大月徑流量是最小月徑流量近 32倍、 昌江為近14倍 [6] 
昌江渡峯坑水文站,集水面積 5013平方公里,截止1981 年,最大流量7920 立方米/秒(1955.6.22),最枯流量1.28(1978.8.27);
樂安河虎山水文站,集水面積 6374平方公里,截止1990 年,最大流量10100 立方米/秒(1967.6.20),最枯流量4.80立方米/秒(1967.10.10) [7] 
饒河渡峯坑站18年資料表明,年涇流量4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38.3萬噸,年輸沙模數76.4噸/平方公里,年平均含沙量03089千克/立方米,佔入鄱陽湖沙量的1.9%。虎山站有23年資料,年徑流量49.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49.3萬噸,年輸沙模數77.3噸/平方公里,年平均含沙量0.075千克/立方米,佔入鄱陽湖總量的2.4%。 [8] 
2020年07月12日,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達22.74米,超1998年水位13釐米。 [9] 

饒河主要支流

饒河昌江及其支流

昌江上游安徽祁門縣段 昌江上游安徽祁門縣段
昌江下游鄱陽縣古縣渡鄉一段 昌江下游鄱陽縣古縣渡鄉一段
昌江,饒河支流。因流經安徽省昌門(今祁門)而名昌江。發源於安徽省祁門縣東北部大洪嶺,西南流經祁門縣城關鎮(古閶門、昌門)至倒湖入江西省景德鎮市境,經景德鎮市區、凰崗、古縣渡至鄱陽縣姚公渡與樂安河匯合成饒河。全長267公里(江西省境內182公里),流域面積7000平方公里(江西省境內41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8.9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楊村河(小北河)、東河、南河、西河、濱田河、遊城水等。水力資源理論藴藏量3.91萬千瓦。水運以景德鎮市以下河段為主,經1984年航道渠化整治增設2處船閘後,300噸級客貨輪駁及船隊經鄱陽湖可直通長江。魚山、凰崗2處河牀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530千瓦。
濱田河,又名濱田港。昌江下游支流。位於鄱陽縣中部。發源於鄱陽縣中部老鴉尖南麓,南流經濱田水庫至張家玲匯入昌江。長30公里,流域面積170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2.5億立方米。濱田水庫以下汛期可通20噸以下船隻。
遊城水,又名浦汀港。昌江下游支流。位於鄱陽縣中部。源出遊城徐家,南流經遊城至渡頭程家入昌江。長28公里,流域面積110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約1.6億立方米。不通航。 [2] 
小北港河,也稱北河,在沽潭以上有東西二支。主河西支源出祁門、東至、景德鎮市三縣市之交雞冠石南側江家塢。自北而南與數支小溪流會於太湖,南流至港口與西來桃墅店水會合至坑口,又與西來經公橋水相會。東流過勒功街到滄溪,有來自北方的新安洲水匯入。諸水合流後,南流至沽潭,與東支文閃河會合南下楊村入昌江,為北河。沽潭以上,江家塢來水河長60公里,沽潭以下河長14公里,景德鎮楊村入昌江。主河全長74公里。
新安洲水,源出仰天湖南、祁門縣西端仙窩嶺煉丹石,自北南流,過新安達淪溪注入勒功街水,景德鎮滄溪入小北港河,河長37公里。 [1] 
文閃河,發源於祁門縣北部東至縣界仙窩嶺南側,過箬坑、閃裏、高亭嶺、坑口、大江村達沽潭入小北港河,河長60公里。 [1] 
建師港水,水有二源,源出景德鎮轄區西北緣香坑嶺,經英竹緞、興化過蛟潭至廣明堂河口入昌江,河長均為32公里。 [1] 
東河,又名鄱源水,發源於皖贛邊界白石塔南側山地,經瑤裏、鵝湖、墩口達浮樑舊城鳳凰咀入昌江,主河長53公里。 [1] 
西河,又名大演水,發源於皖贛邊界三縣尖分水嶺南側、鄱陽縣清溪,景德鎮入昌江,河長55公里。 [1] 
南河,又稱歷降水,源出婺源縣西北五花尖南麓,河道過車田入景德鎮市轄境,過湘湖街先後受鯉魚橋水、柳家灣水,景德鎮官莊入昌江,主河長68公里。 [1] 

饒河樂安河及其支流

樂安河樂平段 樂安河樂平段
樂安河,饒河支流。因流經古樂安鄉,故名。正源段莘水發源於婺源縣北部大庾山、五龍山南麓(皖贛邊界五龍山西側婺源縣境半嶺村 [1]  ),南流經段莘水庫至武口與古坦水匯合始名樂安河。主河南流過紫陽鎮,至德興市銀港口轉西南,沿婺源、德興邊界西流,經香屯、樂平鎮、石鎮至鄱陽縣樂安村與信江東支匯合折向西北,至鄱陽縣姚公渡與昌江匯合成饒河。全長279公里,流域面積89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¾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藴藏量近紐萬千瓦,流域內已建成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3萬千瓦。石鎮以下航道,枯水期深0.9〜1米,常年可通航30〜50噸船隻。主要支流有瀲溪水、賦春水、洎水、長樂水、建節水、珠溪等。 [2] 
古坦水,古名婺水。樂安河上游支流。發源於婺源縣北部香、迪尖西麓,西南流經通源村轉東南,過古坦、清華鎮至武口入段莘水。長68公里,流域面積629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17%。有白石溪、洪源水、沱川水、思溪水等山溪性支流。不通航。 [2] 
瀲溪,原名小瀲水,又名小港水。樂安河支流。源出婺源縣東南部石耳山南側小瀲山,故名。西流經小瀲、鍾呂、洙村至小港入樂安河。長62公里,流域面積19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2億立方米,平均坡降1.5%。不通航。 [2] 
體泉水,又名銀港水。樂安河支流。因流經體泉村得名。發源於浙江省開化縣西部石耳山南麓,西南流經富户至界首入江西省德興市境,過大瞻才、銀城畈轉西流,經體泉至銀港口入樂安河。長78.6公里(江西境內46.7公里),流域面積690平方公里(江西境內3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8.36億立方米。有佔才河、阪大河等支流。不通航。 [2]  體泉水,又名銀港水或九都水,發源於浙江省開化縣石耳山東側,至佔才入江西省境,西南流至銀城販,會來自懷玉山下的銀嶺販水,河長31公里。合流後水向西北流,於銀港口注入樂安河,主流全長60公里。 [1] 
李宅河,源出懷玉山北側德興縣土地坑,西北流過李宅於海口匯入樂安河,河長35公里。 [1] 
賦春水,發源於婺源縣北面角子尖,經巖前、賦春南流,至婺源小港注入樂安河,河長63公里。 [1] 
泊水,源出懷玉山德興縣坪林尖北麓。經花橋於樂平縣戴村入樂安河,河長74公里。 [1] 
李宅水,又名南部水。樂安河支流。發源於德興市東部懷玉山東段北側源頭村,西北流經李宅、密川,至海口入樂安河。長34.8公里,流域面積200.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5億立方米。有裏坑、中村溪等八條支流。不通航。 [2] 
橫槎水,又名中雲水。樂安河支流。發源於婺源縣西部金牛尖東天井源,南流經嚴田、甲路、橫槎,至荷岸入樂安河。長,原名杭溪水。樂安河支流。源出婺源縣西部高汰尖南麓,西南流經巖前,轉南經賦舂、深渡、石痕,至小港入樂安河。長74公里,流域面積4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億立方米。平均坡降4.5‰。不通航。 [2] 
洎水,又名白象河。樂安河支流。以源頭洎山得名。發源於德興市東南部坪林尖北麓,西流經桂湖洎山、暖水、新營、銀城鎮,至樂平市戴村入樂安河。長74公里,流域面積557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13‰。支流有龍頭河。不通航。 [2] 
建節水,樂安河支流。因流域屬古建節鄉,故名。發源於橫峯縣北部娘娘塢,西北流經篁村、張村、眾埠街,至尚廉嘴入樂安河。長59.6公里,流域面積55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6.45億立方米。支流有萬村河、曹溪河等。不通航。 [2] 
長樂水,樂安河支流。因流經古長樂村(今召口),故名。發源於德興市西南四角坪北麓,北流經雙溪水庫、界田,至樂平市銘口入樂安河。長67.5公里,流域面積5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4立方米/秒。不通航。 [2] 
車溪河,又名吳溪水,樂安河支流。發源於婺源縣鎮頭鄉東北雞山,西南流經鎮頭、共產主義水庫、車溪、程家墩,至雞公山入樂安河。長55公里,流域面積610平方公里。 [2] 
珠溪河,又名殷河、安殷水。樂安河支流。發源於萬年縣東南大茅嶺北麓,西北流經梨樹塢、陳營鎮轉東北,經洄田渡、陳家埠,至翥山入樂安河。長66.7公里,流域面積6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26億立方米。不通航。 [2] 
菱田水,源出樂平縣北景德鎮市邊界科山,南下過菱田、高橋、至鳴山入樂安河,自科山至鳴山全長47公里。 [1] 

饒河治理開發

饒河饒河干堤

饒河聯圩,位於鄱陽縣東南部, 昌江與樂安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堤線北起昌江分漢中洲圩方家對岸,向西南沿分漢河道的南岸,與中洲圩隔河相對,過渡頭閘至中洲圩西端折西南,沿昌江干流東岸,過饒豐閘經昌江與樂安河會合口,轉南沿樂安河東岸蔡家灣折東.沿樂安河北岸接灌湖水庫高地。昌江沿岸堤段長22.9公里,樂安河沿岸堤段長22.2公里,洪家堵口堤段長1.5公里,總長46.6公里。圩內有國營饒豐農場、三廟前鄉和磨刀石鄉一部分。圩內面積137.3平方公里,耕地11萬畝,人口7.16萬人。 [10] 
萬年縣梓埠聯圩,位於萬年縣西北部,北濱樂安河,西接樂豐農場,南臨萬年河,東部為高阜。圩區東南高,西北低,湖泊水網交錯,圩區面積192.5平方公里。 [10] 
鄱陽縣樂豐圩,位於鄱陽縣南,西靠信江東大河.北臨樂安河,南濱萬年河,東連高地與梓埠聯圩相鄰。圩區面積86.1平方公里。 [10] 
鄱陽縣畲灣聯圩,位於鄱陽縣樂安河北岸,與萬年縣梓埠圩隔河相望。堤線起自樂平縣邵家咀至鄱陽縣蘆田鄉廟下止,全長23.5公里。堤頂高程24^24.5米,堤身高6.5至 8.5米.頂寬4^-6米,塊石護坡長4.98公里。圩內受益區有鄱陽縣饒埠、蘆田鄉,樂平縣觀峯鄉,保護耕地5.5萬畝,人口4.2萬人。全部工程累計完成土方445萬立方米,石方1.2萬立方米,國家投資96萬元。圩內建有電力排澇站、排澇涵閘、導洪渠等水利設施。 [10] 

饒河灌溉渠道

共產主義水庫渠系,1960年挖通總乾渠一條,自輸水涵出口至童家分水閘全長280 25公里,沿渠主要建築物有橫山、湧山、長源、耆德等渡槽,都是木結構,1962年後逐步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渡槽。19711974年對總乾渠進行擴建。乾渠3條,全長80.75公里。支、鬥、毛渠共有475條,總長698公里。水庫設計灌溉農田17.7萬畝,實灌面積13萬畝,同時為車溪河兩岸的3.16萬畝農田減免洪澇災害。 [11] 
濱田水庫建成總乾渠1條長44.6公里,支渠86條總長200公里,渠系大小建築物257座。水庫設計灌溉農田12萬畝,實灌農田10.4萬畝。水庫建成後,濱田、高坊、左北、段坂、遊城等五個社、場近2萬畝農田,可以減免洪澇災害。 [11] 

饒河水電工程

共產主義水庫電站,1964年在輸水涵出口的泄洪閘左側修建成一座裝機56千瓦的水電站,1974 1978年先後在輸水涵洞口又安裝三台發電機組,共裝機960千瓦,1983年冬至1984年 9月又在電站左側下方修建一座裝機500千瓦的二級水電站。三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516千瓦,年發電量586萬千瓦時。 [11] 
濱田水庫計劃壩後電站一座,裝機容量255千瓦,支渠跌水電站2座,裝機容量60千瓦,已建濱田支渠電站一座,裝機28千瓦。 [11] 

饒河水庫

共產主義水庫,淹沒地屬婺源縣境,受益區屬樂平縣,在1958年發揚共產主義精神協作治水高潮中興建的,故名共產主義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座落在樂安河支流車溪水中上游,距樂平縣城45公里。大壩建於銅安埠村下蛤蟆墩,總庫容1.63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75.3米。1958年開工,1960年3月總乾渠通水受益。1962-1976年續建配套,70年代又進行補強加固,工程逐步完善。 [11] 
鄱陽縣濱田水庫 鄱陽縣濱田水庫
濱田水庫,位於昌江支流濱田水中游濱田村附近,距鄱陽縣城42公里。1958年10月,樞紐工程和渠道工程同時開工,1960年4月,大壩、副壩、輸水涵、溢洪道等工程基本完成,攔洪蓄水,渠系工程亦完成80%左右,交付濱田水庫工程管理局接管使用。後經過1964年至1975年加固配套,1985年2月,省水利廳進行逐項驗收。 [11] 

饒河流域概況

饒河地形地貌

饒河流域山地、丘陵約佔70%;平原只佔30%,主要在下游濱湖地區。景德鎮和德興以上,重巒疊嶂,森林茂密,河流穿行於崇山峻嶺間,河面狹窄,水流湍急,支流眾多,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景德鎮和德興以下丘陵平原相間,河面漸寬,水勢漸緩,可通行較大木船。過鄱陽、樂平後,饒河進入部陽湖盆地,地勢平坦開闊,水網稠密,再加上受都陽湖水頂託,水流緩慢。兩岸土地肥沃,村鎮密佈,是饒河流域主要的糧食和漁業區 [4] 

饒河氣候特徵

流域內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17℃左右,年降雨量180一1900毫米,年平均徑流總量1億立方米,約佔都陽湖年出湖水量的8%。流域上游的婺源、德興一帶是江西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降雨一般都在200毫米以上;下游的鄱陽、樂平、萬年一帶雨量較少,一般只有1600毫米左右。年內分配也不均勻,降雨多集中在4一6月,佔全年總雨量的60%以上,故洪水也多在這段時間發生。且山區性明顯,水位及流量暴漲暴落,常給兩岸農田及村莊造成災害 [4] 

饒河現任領導

饒河流域省級河長:陳小平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