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饒寶書

鎖定
饒寶書(1858—1912年) [1]  ,字經衡,號簡香,廣東興寧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鄉試中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會試中進士,授户部主事,受聘任京師大學堂算學教習,清政府外交部官員,清華大學校董。一生所作詩文頗多。但傳世較少。善真、行、草書,收藏甚豐。
饒寶書,歷任外交部主事、外交部擢算司員外郎、郎中等職。擅長詩文、書法、數學。1901年,因核算八國聯軍庚子賠款,為國節省白銀三千萬兩而馳譽海內外。 [4] 
本    名
饒寶書
經衡
簡香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出生地
廣東興寧
出生日期
1858年
逝世日期
1912年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廣東興寧縣

饒寶書人物簡介

饒寶書,廣東省興寧市興城鎮人。生於清咸豐八年(1858年),光緒十五年(1889年)舉人,十八年(1892年)成進士,列三甲第一名,授户部主事。光緒二十二年,考選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光緒二十五年,任京師大學算學教習。光緒二十七年,調任外交部主事。當時按“辛丑條約”所定,清朝要向列強賠償鉅款,饒嚴密核算償金和利息等項,不為所欺,為國節省白銀數千萬兩。又與沙俄使節交涉茶箱一案,為國追回俄幣49萬盧布。由於有功,於光緒二十九年補授外交榷算司主事。光緒三十二年升任和會司員外郎。光緒三十四年擢榷算司郎中。因操勞過度,於民國元年(1912年)十月卒於京邸,靈柩歸葬興寧。
饒所著詩文頗多,今僅存《壬辰科殿試策》、《丙申送梁卓如(啓超)同年之滬三十韻》等10多篇。其書法獨具風格,為人們所珍愛收藏。 [1] 

饒寶書人物生平

饒寶書,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科進士(殿試金榜三甲第1名),官居為户部主事,因核算“庚子賠款”有功,升榷算司郎中,外交部語速等職。
饒寶書出身書香之家,胞兄寶善,父光晉。伯父光輔肇慶府訓導。他自幼勤奮好學,14歲入縣學中秀才。次年補廩食餼於庠。光緒六年進京朝考列為二等。遵父命負笈省會遊學,進修“粵秀”、“越華”兩書院,受業於呂拔湖、陳蘭甫兩先生門下。進修期候委數年,初署新安教諭。1884年又署韶州訓導,因父喪家居奉孝數年,未赴任。其時對《數學精藴》諸書冥搜力索,累讀不倦,每於盛夏乘涼時與諸弟侄輩講數學天文,昕者茫然不解。1888年轉署龍門縣訓導。光緒十五年(1889)與堂弟寶疇赴省鄉試,兄弟同科中式舉人。時邑人不登鄉榜已三十餘年矣。1890年春闈報罷,仍回龍門任職。1891年兼興賢書院講席。光緒十八年(1892)上京會試,殿試取錄三甲第一名,欽點户部主政,籤分廣西司主事兼署陝西檔案房,1896年考選取入總理衙門章京。1898年京師大學堂創辦,由於饒寶書精通數學,受聘為京師大學兼職教習。
庚子年(1900)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入北京,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逃亡西安,京師大亂,同官多逃走。饒寶書則常曰:“當官有職守,豈能出國門一步哉。”至次年兩駕回宮,急以議和,改總理衙門為外交部,饒寶書以記名章京為外交部主事。新政初成,行電文牘日數十起,饒寶書常挑燈達旦辛勤工作。列強各使在議和談判中提出,中國有四億五千萬人口,須每人賠白銀一兩,後又假言照顧中國困難,可分三十九年攤賠,惟應月-歇息四釐,遞年加息。清廷屈從,由奕劻、李鴻章為代表,與多國使臣於1901年9月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賠款按照四億五千萬兩,加上三十九年遞年加息計算,共計九億八千二百萬兩,還有地方賠款兩千多萬兩。甚至連海關、鹽税等税權都為帝國主義列強所控制。
饒寶書身居外交部主事,為挽救危瀾,奮然而起,力言不可,請求補救之策。當時和約雖已告成,惟還金還銀齗齗爭辯三年未決,對賠款實數卒難決定。當局部臣們倚重饒寶書,委同參與磋議,並於1903年補授饒寶書為榷算司主事。前後又經一年,才確定賠數條款。饒寶書殫精竭慮,日以繼夜,攤牌稽核,在議會上據理力辯,使列強理屈,共核減賠款三千萬兩。又對俄使於庚子年在庫倫俄商所失去“茶箱”一案,扣回賠款中的四十九萬盧布。
饒寶書在精確核算賠款中,為中國挽回大量銀兩,於國計民生裨益不少。1906年升為和會員外郎。1908年轉為榷算司郎中,併為税務總辦。1909年為記名海關道用。1910年本已委派上海巡撫,因某親王求讓,饒寶書未任。1912年民國成立。饒寶書因身體素弱,辛勞過度,本擬告退終養,惟部長極力挽留,即繼續從簡任事,為外交部通商司司長,參議院特派員。當時饒寶書已身力不支,於民國元年10月病逝京邸,終年55歲。噩耗傳來,邑人無不痛容相告。長子衍馨(清邑庠生)時在京國史館供職。為追錄饒寶書功績,補授衍馨為外交部通商司榷算科主事、清華大學校董,並撥款二千元作為治喪費用。外交部通商司同人,曾致輓聯一副曰:“自公退食,曾幾何時,關心塞北風雲,胡勿緩死須臾,前席儻能籌勝策;將母不遑,竟從此逝,回首嶺東煙樹,料得有人延佇,倚閭猶望整歸鞭。饒寶書靈樞歸葬故里,極盡哀榮。
饒寶書詩文甚多,大都散失,現僅存民國二十年編印《東安饒氏家譜》中的饒寶書文章與事蹟。又存有殿試《國策》、《致梁啓超三十韻》,以及翁同龢撰寫的《饒母謝大恭人九十一歲壽序》,鄉賢羅獻修(斧月)撰寫的《寶書詩文》,饒寶書所寫《朱子家訓法貼》等。 [3] 

饒寶書軼事典故

清朝時候,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打敗了清兵後,八國大使便逼清廷簽訂賠款的不平等條約。當時興寧人饒寶書在清廷任職,便向八國大使據理辯斥,但由於清廷腐敗無能而簽了字。簽字後,八個大使有四個先後走開了,席間仍有四個大使。其中一個大使頗通中文,便趾高氣揚地出了一上聯,叫清廷官員對答下聯,以此顯示其威風。其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居首。幸好饒寶書智勇過人,便馬上答出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站邊。饒寶書的對答,表現了對侵略者的蔑視,使四個洋人大為震驚。 [2] 
少年得志 負笈省城
饒寶書出身於書香世家,祖、父兩輩皆是秀才或舉人。祖父饒錦綬在海南會同縣任教諭,伯父饒光輔曾任肇慶府訓導。饒寶書14歲中秀才,15歲補廩生,22歲赴京考選優貢,名列二等。接着奉父之命,到廣州就讀粵秀、越華兩書院。這兩間書院雖然是為科舉服務的官辦學堂,但名師薈萃,號稱廣東三大書院之一。精通經學和音韻學的陳灃(號蘭甫)先生對饒寶書很器重,曾稱讚他:“此金殿中人物也。”但饒寶書對八股文不感興趣,特別喜歡天文、地理和算學。他27歲時,父親去世,回鄉守孝,家居數年。他不忘研習數理典籍,常與同鄉好友交換詩作。他曾參加胡曦、饒錦雲、陳炳章、傅兆麟等興寧詩壇名宿組織的賞奇社詩聯課對活動,他是最年輕的社員。其伯父饒光輔、長兄饒寶善、堂弟饒寶疇都有詩作傳世。 [4] 
京都任職 殫精竭慮
光緒十五年(1889),饒寶書與堂弟饒寶疇一同考取舉人,與新會的梁啓超同科。光緒十八年(1892),饒寶書赴京參加會試,考取貢士,殿試錄取為三甲進士第一名。與教育家蔡元培同科。據説他的殿試考卷,經8位閲卷大臣評閲,原錄取於二甲。後來因一位大臣於晚間閲卷,在燭光下發現試卷中某字下方卷面有揭簿跡象,疑為寫錯後颳去重寫,為慎重起見,公認將試卷改列為三甲首位。中進士後前幾年,饒寶書在京城任覺羅官學教習,學生都是清朝八旗官家子弟。光緒二十二年,考選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光緒二十五年(1899),京師大學堂成立,聘請饒寶書任算學教習。光緒二十七年(1901),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交部,饒寶書調任外交部主事、榷算司掌印郎中。
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年息4%,分39年還清。當時由各國公使和英公使薩道義照會中國外交部,並附折羅列每年應付各國數字。饒寶書雖對西方數學不精通,但精於算術,經他再三核對償金和利息,發現不符之數多達三千萬兩,提出更正要求。外交部右侍郎唐紹儀不相信饒寶書這把“中國算盤”會發現洋專家這麼大的錯誤,兩人爭執起來。當時左侍郎那桐也在,同意照會英國公使來部核對。過幾天,英公使薩道義承認之前計算確實有誤。饒寶書為國挽回三千萬兩白銀損失。據著名收藏家張伯駒主編的《春遊社瑣談》披露,除此一事外,饒寶書又與俄國使節交涉茶葉賠償損失一案,為國追回俄幣49萬盧布。 [4] 
與梁啓超的交情
廣東新會縣的梁啓超出生於1873年,比饒寶書小15歲。梁啓超中舉前,也在廣州求學,讀的是學海堂。與饒寶書同年中舉後,逗留京城辦報,後來也到外交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光緒二十二年(1896),黃遵憲、汪康年等人在上海籌辦《時務報》,梁啓超應邀前往主持筆政。同年兼同事的饒寶書與他依依惜別,贈詩一首《送梁啓超同年之賦三十韻》:大塊何茫茫,吾廬渺一粟。兀然閉户坐,豈識乾坤軸。御風九萬里,庶幾能俯囑。五緯隨四遊,鴻鈞一氣屬。繽紛何所似,盤汞走相逐。乃知彭魄形,一丸泥可掬。……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