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饑民

鎖定
饑民,讀音為jī mín,漢語詞語,意思是在饑荒中捱餓的人們。 [1] 
中文名
饑民
拼    音
jī mín
釋    義
荒年無食之民
出    處
《後漢書·袁術傳》

目錄

饑民解釋

在饑荒中捱餓的人們。

饑民出處

《後漢書·袁術傳》:“加天旱歲荒,士民凍餒,江淮閒相食殆盡。時舒仲應為術沛相,術以米十萬斛與為軍糧,仲應悉散以給饑民。”
《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關內旱,饑民多賣子以接衣食。”
宋·蘇軾《奏户部拘收度牒狀》:“百姓聞之,皆謂朝廷不惜饑民,而惜此數百紙度牒中路翻悔,為惠不終。”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七:“和城內費了種種的交涉,在十月初頭,便有開城放出饑民的事。”
《東觀漢記·鄧禹傳》:“今長安饑民,孰不延望?”
《清史稿·食貨志一》:“魏裔介亦請饑民轉徙,得入籍佔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