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肴蹄

江苏镇江以猪前蹄为主材的传统名菜
肴蹄是江苏镇江传统名菜,位列"镇江三怪"之首,因皮白晶亮、卤冻透明得名"水晶肴肉",2016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的"水晶烩",清代文献明确记载"水晶猪蹄"名称 [1] [4] [8],核心制作工艺包含选料、硝腌、卤煮等14-18道工序,须选用3-4斤猪前蹄以保证肉质韧性 [1] [4-5]。成菜兼具香酥鲜嫩、肥而不腻的特点,按部位细分为"眼镜肴""玉带肴"等四类 [3] [7],佐以姜丝、镇江香醋形成"肴肉不当菜"的独特饮食习俗 [1] [3] [8]。该菜1949年入选开国大典国宴冷碟 [2] [5],宴春酒楼为现代代表性传承场所 [1] [8]
别    称
水晶肴肉
起源时间
清代
非遗认证
2016年省级非遗 [1]
主    料
猪前蹄 [1] [5-6]
口感特点
香酥鲜嫩 [3]
代表企业
宴春酒楼 [8]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记载类似"水晶烩"的猪蹄烹饪方式 [1] [4] [8],明代出现"水晶肴蹄"名称 [4],清代《金屋梦》明确狱您记民旬辣载镇江水晶猪蹄制作 [1] [8]。民间传说源于明代误用硝盐腌制猪蹄事件,初期称"硝肉",后雅化为"肴肉" [2-3] [7]。1949年悼叠己碑被周恩来总理选定为霸夜巴担全慨开国大典冷碟 [2],1963年劝敬燥收录于《中国菜全懂剃谱》 [4]尝放。

制作工艺

播报
编辑
原料标准必须选用每只3-4斤的江淮猪前蹄,每头猪仅能取两只 [1] [4-5],剔除28根骨而不破皮 [8]
核心工序
  1. 1.
    硝腌:传统使用食用硝腌制12小时,现代改良工艺仍保留此步骤 [5] [8]
  2. 2.
    老卤煮制:采用百年陈卤配合八角、花椒等香料焖煮5小时 [5] [8]
  3. 3.
    凝冻定型:肉汤自然冷却形成啫喱状卤冻 [1] [5-6]

风味特色

播报
编辑
按部位分为四类:
  • 眼镜肴:前蹄上部筋肉,形似眼镜,口感柔韧 [3] [7]
  • 玉带肴:中段弯曲瘦肉,形如腰带 [3] [7]
  • 三角棱肴:蹄髈与爪结合部,肥瘦相间 [3] [7]
  • 添灯棒肴:后蹄纯瘦肉,形似灯棒 [3]
成菜呈现"精肉绯红似晚霞,肥肉晶莹如汉玉"的视觉效果 [4] [8],瘦肉酥香,肥肉入口即化,胶冻爽滑 [6]。中医认为其富含胶原蛋白,但需控制食用量 [2]

文化习俗

播报
编辑
镇江人保持"早茶配肴肉"的传统,凌晨即至茶馆,佐姜丝香醋食用 [4] [8],形成"肴肉不当菜"的饮食俗谚 [1] [3] [8]。民间有张果老被肴蹄香气吸引误赴蟠桃会的传说 [3-4],清代诗人曾赋"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口肉食饶"赞其风味 [2] [4]

现代传承

播报
编辑
宴春酒楼完整保留陶缸腌制、竹签封蹄等古法技艺,制作周期长达7天。2016年获批省级非遗后,宴春酒楼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年产量逾200吨 [1] [8]。现代工艺以亚硝酸钠替代传统硝石,在保留风味的同时控制安全指标 [2] [5]。2023年宴春牌水晶肴蹄通过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8],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工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