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鍾波

鎖定
餘鍾波,男,1964年11月出生,河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全球變化與水循環”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 [2]  [4] 
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水文計劃(UNESCO-IHP)主席 [1] UNESCO-IHP亞太地區指導委員會主席 [3] 
中文名
餘鍾波
出生日期
1964年11月
畢業院校
俄亥俄州立大學
性    別
職    稱
教授
學    位
博士

餘鍾波人物經歷

餘鍾波 餘鍾波
1983年畢業於河海大學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專業。
1992年,獲得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水文地質專業碩士學位。
1996年,獲得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水文和水文地質專業博士學位
1996至1997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9年被聘為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UNLV)地學系教授。
2010至2016年 河海大學 水文水資源學院院長。 [2] 
2014年,河海大學 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 
2017年,河海大學 教育部“全球變化與水循環”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 [2] 
2021年,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水文計劃(UNESCO-IHP)主席 [1] 
現任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Special Issue on Journal of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等雜誌編委和編輯,且為IAH地下水保護委員會(Commission for Ground Water Protection)委員,美國地球物理協會大尺度實驗委員會(Large-Scale Field Experimentation Committee of AGU)委員。多個學術團體和協會的特聘專家,並多次擔任國際學術大會分會的主席和組織者。

餘鍾波職務任免

2021年11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大會進行了政府間水文計劃新一屆理事國選舉:政府間水文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河海大學教授餘鍾波成功當選新一屆主席,任期兩年。 [1] 

餘鍾波研究方向

大氣-陸面-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
地表-壤中流交互影響、大氣-陸面-水文耦合模型構建。
盆地規模的水文數值模擬。
地下水水流模擬。
污染運移模擬。
污染物治理及有關可視化技術以及稀土和放射性元素在地下水中的遷移模擬。

餘鍾波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環境變化下水文循環機理、理論與方法研究,在多要素產流匯流機理、水文模型理論與方法、地表/地下水耦合響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 [4]  在WRR、JH等雜誌發表論文400篇,SCI 321篇,總引8200次,單篇229次,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 [2]  主持了首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50多項項目。獲國家科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一等獎3項。2004年入選為美國地質協會Fellow,2015年獲美國地下水協會John Hem科學與工程傑出貢獻獎。 [2]  [4] 

餘鍾波獲獎記錄

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4] 
202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5] 
2021 [6]  、2016、2013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4] 
2017年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2-4] 
2016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