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銅

鎖定
餘銅,銅政名。清代運解銅鉛製度。即每起運解銅斤於額定數額之外准予多帶之銅。
中文名
餘銅
説    明
銅政名
按定例,每正銅一百斤,例準帶餘銅三斤。其中以半斤為瀘州以前之折耗,以二斤半為瀘州以後之折耗及京局添秤之用。添秤有餘,准許運官領售,由部諮崇文門照例科税。如沿途遇有沉溺等事故,正銅不敷原額,即將所帶餘銅充補。有餘才準添秤,添秤有餘再準售賣。又,凡貴州、湖南等省運京之鉛,亦自備餘鉛,俱照餘銅之例辦理 [1] 
參考資料
  • 1.    餘銅  .中華文史網.2013-11-05[引用日期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