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端禮

鎖定
餘端禮(1135-1201年),字處恭,衢州龍游縣(今屬浙江省龍游縣)人。南宋宰相。 [3] 
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中進士,起家寧國縣尉,遷烏程知縣。宋孝宗時期,歷任監察御史大理少卿太常少卿吏部侍郎、太平知州。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拜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聯合趙汝愚擁戴宋寧宗即位,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慶元初年,歷任右丞相左丞相,受到韓侂冑排擠,外放治理隆興府、臨安府、潭州、慶元府、潭州,致仕,授少保、郇國公。 [2] 
嘉泰元年,去世,時年六十七,贈少師,諡號忠肅。
處恭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衢州龍游
出生日期
1135年
逝世日期
1201年
主要成就
南宋宰相
本    名
餘端禮
官    職
左丞相
諡    號
忠肅
追    授
郇國公、少師

餘端禮人物生平

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餘端禮考中進士,赴任烏程(今湖州市)知縣。到任後,他發現當地的賦税苛重,老百姓受到層層盤剝,生活難以為繼。餘端禮立即將此事報到縣府,又親自趕赴中書省向中央大員申訴,使縣裏每年減免60000貫錢賦(1000個方孔錢穿在繩子上方為1貫)。食祿者不與民爭利,餘端禮深諳這條儒家治國智慧,此舉頓時為老百姓減輕了不少負擔。 [1] 
餘端禮 餘端禮
餘端禮的果敢和悲憫得到上級賞識,一紙詔令下來,他被調到杭州京都。當時,宋孝宗希望恢復疆土,召見餘端禮策對。餘端禮就軍事策略問題陳述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將南宋對金的情勢比喻成春秋時越國對吳國,認為敵強我弱,應外修盟好,內修武備,觀察時變伺機恢復。 [1] 
孝宗聽完之後,對餘端禮大為讚賞,立即提拔他為監察御史,升大理少卿,轉太常少卿,代理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 [1] 
在積重難返的南宋後期,餘端禮遊宦40餘年,歷經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皇帝,見過太多的朝廷變故,人事代謝。孝宗帝死後,光宗繼位,餘端禮升任吏部尚書,知樞密院事。當時,四川軍政統帥吳挺病死了,他的兒子吳曦便被朝廷任命為建康都統制,開始執掌兵權。餘端禮婉轉地將“吳氏世握蜀兵,今若復令承襲,將為後患”的憂慮稟告了光宗。光宗並未在意,結果被餘端禮不幸言中,後來吳曦果然佔據蜀地叛亂。 [1] 
紹熙五年(1194),光宗病重不能主事,一時人情洶洶,局勢動盪不安。餘端禮為天下社稷,竭力擁戴太子趙擴為帝。太子因光宗帝在世,不肯登位。餘端禮便以“不思國家之大計,是守匹夫之小節,而昧天子之大孝”竭力勸諫,情之切切,言之鑿鑿,感動朝廷上下。第二年,趙擴繼位,號寧宗,餘端禮升為參知政事。 [1] 
彼時,擁立宋寧宗趙擴即位,有“翼戴之功”的韓侂冑擁功自大,在朝堂中傾軋宰相趙汝愚,令其客死他鄉。韓侂冑還將一大批對他有意見的人排斥出廟堂,權勢日重之後,更是專權誤國,處處倒行逆施。一向以“善意扶人最重賢良”的餘端禮,看在眼裏,也急在心裏,竭盡所能,但因韓侂冑一手遮天,終究無濟於事。眼見朝綱已紊,禍根已滋,餘端禮這時有心灰意冷之意,所以強烈要求辭職,但宋寧宗不答應,還升任他為左丞相,成了朝臣中的首相。 [1] 
按理説,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是輔助國君打理政務的最高官職。但位至巔峯的餘端禮卻絲毫感受不到躊躇滿志。朝綱已亂,議事不成體統。皇帝昏庸無能,朝廷岌岌可危。餘端禮也受到韓侂冑掣肘,孤掌難鳴,迴天無力,他只能再次向皇帝稱疾求退。 [1] 
韓侂冑的唆使之下,皇帝任命餘端禮為潭州和慶元知州。當時潭州(今湖南湘潭)局勢不安,民風強捍,餘端禮到那裏主事,很久都打不開局面,疲於奔命,首尾難以相顧。嘉泰元年(1201年),餘端禮病逝於潭州,時年六十六,被追授“少師”、“郇國公”,諡“忠肅”。 [1] 

餘端禮人物評價

宋史》:餘端禮平時論議剴正,及為相,受制於韓侂冑,雖有志扶掖善類,而不得以直,遂頗不免君子之論。

餘端禮親屬成員

曾祖:餘慶,蜀國公
祖父:餘鐸,益國公
父親:餘繪,贈太師、蜀國公
母親:虞氏,贈燕國夫人
夫人:葉氏,福國夫人七子
兒子:餘峴、餘嶧、餘嶸、餘峻、餘𡺽、餘岠、餘崗
參見《宋故少保左丞相觀文殿大學士贈少師郇國餘公墓誌銘》 [4] 

餘端禮史料記載

第進士,知湖州烏程縣。民間賦丁絹錢,率三氓出一縑,不輸絹而折其估,一縑千錢,後增至五千,民不勝病。端禮以告於府,事得上聞,又自詣中書陳便宜,歲蠲緡錢六萬。
召對,時孝宗志在恢復,端禮言:
謀敵決勝之道,有聲有實。敵弱者先聲後實,以讋其氣;敵強者先實後聲,以俟其機。漢武乘匈奴之困,親行邊陲,威震朔方,而漠南無王庭者,讋其氣而服之,所謂先聲而後實也。越謀吳則不然,外講盟好,內修武備,陽行成以種、蠡,陰結援於齊、晉,教習之士益精,而獻遺之禮益密,用能一戰而霸者,伺其機而圖之,所謂先實而後聲也。今日之事異於漢而與越相若。願陰設其備,而密為之謀,觀變察時,則機可投矣。
古之投機者有四:有投隙之機,有搗虛之機,有乘亂之機,有承弊之機。因其內釁而擊之,若匈奴困於三國之攻而宣帝出師,此投隙之機也。因其外患而伐之,若夫差牽於黃池之役而越兵入吳,此搗虛之機也。敵國不道,因其離而舉之,若晉之降孫皓,此乘亂之機也。敵人勢窮,躡其後而蹙之,若高祖之追項羽,此乘弊之機也。機之未至,不可以先;機之已至,不可以後。以此備邊,安若太山,以此應敵,動如破竹,惟所欲為,無不如志。
上喜曰:“卿可謂通事體矣。”後以薦為監察御史,遷大理少卿,轉太常少卿
詔以來歲祈谷上帝,仲春躬耕籍田,令禮官討論明道故事。端禮言:“祈谷之制,合祭天地於圜丘,前期享於太廟,視冬至郊祀之儀,此國朝故事也。若乃明道之制,則以宮中火後考室落成,故於太安殿恭謝天地,此特一時謝災之事耳。今欲祈谷而耕籍,必合祭天地於圜丘,必前期朝享於景靈宮、太廟可也。欲如明道之制,行於殿庭不可。”詔太常、禮部集議。中書有可以義起者,端禮曰:“禮固有可義起,至於大體,則不可易。古者郊而後耕,以其於郊,故謂之郊,猶祀於明堂,故謂之明堂。如明道謝災之制,則與祈谷異。今以郊而施之殿庭,亦將以明堂而施之壇壝乎?禮之失自端禮始,端禮死不敢奉詔。”上為之止。權兵部侍郎太子詹事,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
光宗立,召見,言:“天子之孝不與庶人同。今陛下之孝於壽皇,當如舜之於堯,行其道可也,武之於文,繼其志、述其事可也。凡壽皇睿謀聖訓,仁政善教,所嘗施於天下者,願與二三大臣朝夕講求而力行之,則足以盡事親之孝矣。”授集英殿修撰、知贛州,還為吏部侍郎、權刑部尚書侍講,以煥章閣直學士建康府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
興州吳挺死,端禮謂樞密趙汝愚曰:“吳氏世握蜀兵,今若復令承襲,將為後患。”汝愚是其言,合辭以奏,光宗意未決,端禮言:“汝愚所請為蜀計,為東南計。夫置大將而非其人,是無蜀也,無蜀,是無東南也。今軍中請帥而遲遲不報,人將生心。”不聽。後挺子曦卒以蜀叛,如端禮言。
上以疾不朝重華宮,孝宗崩,又不能發喪,人情洶然。端禮謂宰相留正曰:“公獨不見唐肅宗朝羣臣發哀太極殿故事乎?宜請太皇太后代行祭之禮。”於是宰執以請於太皇太后,留正懼,入臨重華宮,仆地致仕而去。
太皇太后垂簾,策皇子嘉王即皇帝位,王流涕遜避。端禮奏:“太上違豫,大喪乏主,安危之機在於呼吸,太皇太后非為陛下計,乃為太上皇帝計,為宗社計。今堅持退讓,不思國家之大計,是守匹夫之小節而昧天子之大孝也。”寧宗收淚,不得已,側身就御坐之半。端禮與汝愚再拜固請,寧宗乃正御坐,退行禫祭禮。
進端禮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汝愚去右丞相位,端禮代之。始,端禮與汝愚同心共政,汝愚嘗曰:“士論未一,非餘處恭不能任。”及韓侂冑以傳道之勞,浸竊威柄,汝愚等欲疏斥之,謀泄而汝愚逐。端禮不能遏,但長吁而已。
浙西常平黃灝放民租竄,知婺州黃度以庇蜀吏褫職罷郡,二人皆侂胄所憾,端禮執奏,竟不免於罪。太府丞呂祖儉坐上書忤侂胄南遷,端禮救解不獲,公議始歸責焉。他日見上,言除從官中書不知,朝綱已紊,禍根已滋。即丐去,不許,進左丞相
端禮在相位期年,頗知擁護善類,然為侂胄所制,壹鬱不愜志,稱疾求退,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居頃之,判潭州,移慶元,復帥潭。薨,授少保、郇國公致仕,贈太傅,諡忠肅。子嶸,工部尚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