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科義

鎖定
餘科義(1884——1964),名發欽,字兆明,廣東省平遠縣壩頭西片竹園下人。曾建“倚室居”、“兆明居”及店鋪6間,為鄉鄰叔侄樂業之所;以不放債、不買田,得鄉人稱頌。 [1] 
中文名
餘科義
籍    貫
廣東省平遠縣壩頭西片竹園下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64年

目錄

餘科義人物生平

餘科義早歲家貧,走南洋為苦力18年,曾三次白手回鄉。民國8年(1919)之後,輾轉至吻裏洞等地,以經營銀礦業、金飾業致富。
民國36年(1947)回鄉,便無復以南洋為念。1951年回鄉定居,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當上歸僑代表,被譽為“白髮紅少年”。家居時,親自參加農事,並引以為樂。
發欽幼年失學,在外謀生,時常感到缺少文化的艱難。因此,在南洋吻裏洞新路辦新華中、小學,以培育華僑子弟。對家鄉教育事業也極為熱心。民國18年(1929)前後,平遠屬各中學到南洋募款,曾為之四處奔走,得款不下5000銀元;也曾為平遠中學、石正中學、附城中學、鐵民中學及以後的景賢中學、梅縣的東山中學、梅州中學及本縣景清、創化、啓智等小學資助銀元千元。民國21年,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為他新建的“發欽居”題字題詞。平遠縣長林公頓贈“光榮祖國”匾額。
發欽待人以和,接物以禮。曾建“倚室居”、“兆明居”及店鋪6間,為鄉鄰叔侄樂業之所;以不放債、不買田,得鄉人稱頌。曾説:“為兒孫廣置田產,剝削貧苦,結怨於鄉鄰,而兒孫不勞而獲,坐收租利,實貽害於子孫”。 [1] 
參考資料
  • 1.    陳贊煌;劉集貴;王小宏;劉獎興,平遠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平遠縣誌/第二十五編 人物;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05月;第735-7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