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秋裏

鎖定
餘秋裏(1914年11月15日—1999年2月3日),無產階級革命家。江西吉安人。1929年參加吉安縣農民暴動和工農紅軍,193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赤衞大隊中隊長、湘贛省蘇維埃政府工農檢查委員會委員、紅軍第二軍團團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一二〇師獨立第三支隊政治委員、第三五八旅團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員、第一軍第一師政治委員、第一軍副政治委員。1935年參加長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政大學副政委、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西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軍委總財務部部長、總後勤部政委、石油工業部部長、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軍委副秘書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  1999年2月3日在北京逝世。 [2] 
中文名
餘秋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4年11月15日
逝世日期
1999年2月3日 [2] 
畢業院校
抗日紅軍大學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代表作品
《餘秋裏回憶錄》
職    務
軍人
出生地
江西廬陵(今吉安)縣敦厚鎮坪裏村
主要成就
參加長征、參加著名的“百團大戰
參加保衞延安、西北三戰三捷、出擊隴東、收復三邊等戰役戰鬥。
參加圍攻榆林、沙家店、清澗等戰役戰鬥。
互教互學的練兵方法。
大慶石油會戰
軍    銜
中將(1955年)

餘秋裏人物生平

餘秋裏早年經歷

1914年11月15日,餘秋裏生於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敦厚鎮坪裏村一個農民家庭。7歲入村私塾讀書兩年,粗識文墨,有善心,常為老人揉背。 [2] 

餘秋裏土地革命

青年餘秋裏 青年餘秋裏
1929年,餘秋裏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9年,餘秋裏參加江西省吉安縣農民暴動,後任吉安赤衞隊大隊戰士、分隊長、
1931年5月,餘秋里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在吉安永陽軍事部工作。在橫江渡以西的七里坪戰鬥中頭部負重傷。
1933年,餘秋裏任湘贛省蘇維埃政府工農檢查委員會委員,曾在紅軍大學第四分校學習,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四分校二連指導員,參加湘贛蘇區反“圍剿”作戰。
1934年8月,餘秋裏隨紅6軍團突圍西征時,任軍團政治保衞隊隊長。
1935年,餘秋裏紅2軍團第6師第18團總支書記、政治委員,參加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參加長征。在長征中,曾率部擔任紅2軍團前衞,在貴州威寧縣則章壩掩護軍團西進的戰鬥中負重傷,仍堅持北上,中途截去左臂。
1936年11月,餘秋裏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後轉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2-3] 

餘秋裏抗日戰爭

餘秋裏 餘秋裏
1938年起,餘秋裏任中共中央直屬政治處副主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兼巡視團主任,八路軍第120師幹部大隊政治委員,120師獨立第三支隊政治委員。
1939年1月,餘秋裏率120師獨立第三支隊開赴平、津、保三角地帶,開展游擊戰爭。
1940年5月,餘秋裏奉命率獨立第3支隊開赴晉西北,參加著名的“百團大戰”。11月,他主動要求將第3支隊縮編為第358旅第8團,將多餘人員補充到兄弟部隊,自己任政治委員、團長,率部在冀中地區堅持游擊戰爭。
1941年5月,餘秋裏率領率120師358旅第8團開赴寧武地區,放手發動羣眾,積極開展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開闢和創建了以寧武為中心的管涔山革命根據地。
1943年5日,蔣介石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結兵力準備進攻延安。餘秋裏又率部回師陝北,守衞延安南大門。在駐防期間,第8團與其他部隊一起開展大生產和大練兵運動。
1944年,餘秋裏任120師358旅政治部主任,經常深入連隊,瞭解情況,注意發現典型,並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取得了很好成績。在大練兵活動中,他提倡能者為師,選拔戰士中的射擊能手、投彈能手、刺殺能手擔任教員,開展了“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學”的羣眾性練兵活動,極大地提高了部隊訓練質量。餘秋裏總結和推廣“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學的羣眾練兵方法 [2]  受到中央軍委的表揚。毛澤東指出,這一練兵方法“是突破歷史的新創造”。
1945年,餘秋裏任晉綏軍區第七軍分區司令員 [3]  1945年8月,餘秋裏升任第358旅政治委員。餘秋裏和黃新廷率358旅挺進晉西北,參加對日軍的大反攻,連續攻克孟門柳林離石等城鎮,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餘秋裏抗戰八年,帶出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隨後,他原所在的第8團部隊被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軍第1師第1團。賀龍高興地説:“八年抗戰,餘秋裏打出了個天下第一團。”

餘秋裏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餘秋裏任晉綏野戰軍縱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保衞延安、西北三戰三捷、出擊隴東、收復三邊、圍攻榆林、沙家店、清澗等重要戰役戰鬥。
1947年冬,率先運用訴苦和三查方法領導全旅新式整軍運動,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先後參加解放黃陵、宜君、旬縣、邠縣、鳳翔、寶雞、渭北、荔北等戰役戰鬥。
1949年2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軍一師政治委員,6月起任第一軍副政治委員。9月,青海解放後,兼任青海省軍政委員會副主席、青海軍區副政治委員。 [2-3] 

餘秋裏建國之後

建國以後的餘秋裏
建國以後的餘秋裏(25張)
1950年1月起,餘秋裏任中共川西區黨委委員、常委。
1950年10月起,任西南軍政大學副政治委員。
1951年起,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
1952年2月起,任西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軍區黨委常委。
1954年12月至1955年9月,任解放軍總財務部第一副部長。
1955年9月至1957年5月,任人民解放軍總財務部部長。
1955年1月至1957年5月,任總財務部黨委書記。
1957年5月至1958年3月,任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總後勤部黨委第二書記。
1958年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石油工業部部長,與幾萬大慶人共同戰鬥,按照毛澤東思想和黨的優良傳統,組織大慶油田的開發和建設,為中國根本改變依靠“洋油”過日子的情況,為國家石油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會戰中,提出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口號,發現、宣傳和培育了先進典型“鐵人”王進喜。 [2] 
1958年5月至1965年2月,任石油工業部黨組書記。
1959年9月,在大慶地區發現石油資源以後,兼任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工委書記。
1964年12月至1970年6月,任國家計劃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兼秘書長,領導中央“小計委”工作。
1966年9月,經毛澤東批准,中央決定由他和谷牧協助國務院領導抓經濟工作。
1970年6月至1975年1月,任國家計委革委會主任、國家計委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1975年1月至1982年5月,任國務院副總理。
1975年1月至1980年3月,兼任國家計委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黨組書記。
1977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79年3月起,任國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
1980年2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1980年3月至1982年5月,兼任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任國務委員
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其間:1982年10月起任總政治部黨委第一書記、書記。
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2] 
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1999年2月3日11時2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3-4] 

餘秋裏主要成就

餘秋裏抗日擴軍

抗日戰爭時期,餘秋裏率一二〇師獨立第三支隊開赴平津保三角地帶開展游擊戰爭,多次粉碎日軍的“掃蕩”,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同時,他放手發動羣眾,在雄縣、霸縣、固安、新城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在戰爭中,三支隊由剛組建時的300多人很快發展壯大到5000餘人,成為冀中有名的抗戰部隊。 [5] 

餘秋裏創新練兵

1943年11月,在陝甘寧邊區開展的大練兵運動中,他總結的“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學”的羣眾性練兵方法,極大地提高了訓練質量,受到毛澤東高度讚揚,稱這一練兵方法“是突破歷史的新創造”。 [5] 

餘秋裏訴苦三查

在1947年的冬季整訓中,他在三五八旅率先開展的“訴苦三查”(訴舊社會的苦、訴舊軍隊的苦,查階級、查思想、查鬥志)運動,被毛澤東定名為“新式整軍運動”,在全軍進行了推廣。 [5] 
1948年1月,毛澤東於米脂縣楊家溝召見餘秋裏,瞭解“訴苦三查”情況。餘秋裏至毛澤東窯洞滔滔不絕彙報了3個小時。毛澤東説:“很好!很好!我們從中央蘇區,就想找一個教育俘虜兵的好形式。你們‘訴苦三查’的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毛澤東還在《評西北大捷兼論新式整軍運動》一文中,高度讚揚“訴苦三查”運動。 [6] 

餘秋裏石油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改變中國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在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經濟嚴重困難的情況下,身為石油工業部部長的餘秋裏,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組織指揮了大慶石油會戰,提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艱苦奮鬥開發建設了大慶油田。這對扭轉當時的困難局面,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真在為《餘秋裏回憶錄》的題詞中高度評價道:“大慶等油田的建成,根本改變了依靠‘洋油’過日子的情況,為我國石油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5] 
大慶油田歷經四載建成出油,到1963年,中國的原油產量一下子躍升到648萬噸,其中470萬噸產自大慶。周恩來在當年的政府報告中稱,中國的石油基本可以自給了。而餘秋裏7年的石油部長,也帶出了一支善打硬仗的勁旅。 [7] 

餘秋裏人物軼事

餘秋裏詩意名字

餘秋裏向南京軍區某部指戰員致意 餘秋裏向南京軍區某部指戰員致意
毛澤東:“秋裏秋裏,你這個名字很有詩意啊!”
餘秋裏:“主席,我這個名字其實很土。小時候家裏窮,請不起先生起雅名,所以家裏人就把我叫狗娃子。後來參加了紅軍,領導問我叫啥名字,我説不上來,又問我是啥年月日出生的,我回答説我媽説我是割穀子後的秋天裏生的。領導一聽就説,那你就叫餘秋裏吧。”
毛澤東:“好嘛!秋裏這名字蠻好的,秋天總是個豐收的季節,又是火紅的歲月。” [8-10] 

餘秋裏獨臂將軍

餘秋裏(右)與葉劍英 餘秋裏(右)與葉劍英
1936年長征至雲南烏蒙山區時,時任十八團政委的餘秋裏奉命率部截擊國民黨萬耀煌部隊,在選擇進攻路線時,敵人一排子彈射來,擊中其左臂,簡單包紮後繼續戰鬥。在轉移陣地時,為了掩護戰友,他的左臂竟又被敵機槍子彈擊中打斷。當時,餘秋裏左臂骨頭白樁已穿出皮肉,兩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顫動,但仍繼續指揮戰鬥。當時由於缺醫少藥和不斷行軍,無法及時進行手術,他拖着傷臂爬雪山、過草地,度過了常人難以忍受的192個日夜,9月到達甘南後才做了截肢手術。 [11-12] 
餘秋裏回憶:“我負傷不久,傷口就開始發炎腐爛,痛得厲害。為了止痛,只能把受傷的左臂浸到冷水裏泡一泡,或者用濕毛巾敷在受傷的左臂上。過草地時,有一段時間沒有換藥。醫生來檢查傷口,打開紗布一看,傷口已經腐爛生蛆,醫生用鑷子將蛆一個一個夾出來,再用鹽水洗清了傷口。” [13] 
50多年後,西方記者索爾茲伯裏著述《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聽了餘秋裏的斷臂經歷後,聳聳雙肩,驚奇地讚歎道:“餘先生,你真是一個典型的軍人,可敬可敬!” [14-15] 

餘秋裏秉公用權

1983年5月,餘秋裏回鄉探親,一進村就跟子侄打招呼:“你們不要想從我身上沾什麼光。”餘秋裏的弟弟餘財發對餘秋裏説:“你當那麼大的官,從未給家鄉辦點事。”餘秋裏回答説:“我是擔任過副總理、國家計委主任。但我不是江西省計委主任,更不是吉安縣計委主任。” [34] 

餘秋裏敢講真話

1959年4月,餘秋裏參加黨的八屆七中全會。會間休息時,毛澤東問餘秋裏:“餘秋裏,四川的情況怎麼樣?”餘秋裏朗聲答道:“報告主席,四川情況不好。”1960年1月,餘秋裏參加上海的中央工作會議。毛澤東問大家:“前幾天報紙上評尼赫魯的一封信,你們看過了吧?”且一一點名,如柯慶施吳德謝富治等均答“看過了。”問至餘秋裏,則回答説:“報告主席,我沒有看過。”毛澤東曰:“我看餘秋裏講的是實話。那麼長的文章怎麼一下子就看了呢?!” [33] 

餘秋裏不開後門

1985年,餘秋裏侄子餘黑古考軍校,成績過線,進京看餘秋裏,説:“伯伯打個招呼,進好一點的學校。”餘秋裏回答説:“沒有必要。”後餘黑古轉業時,餘秋裏亦不發一言。侄女餘滿秀1986年當兵,次年考軍校,文化分不夠,打電話給餘秋裏,盼給下面打個招呼,餘秋裏説:“沒有必要。能上就上,上不了回家種田。” [34] 

餘秋裏主要作品

《餘秋裏回憶錄》 《餘秋裏回憶錄》 [7]
《餘秋裏回憶錄》: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曾慶紅作序 [16]  。《餘秋裏回憶錄》一書的創作凝結了餘秋裏五年多的心血,該書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生動記述了餘秋裏半個多世紀的戰鬥生涯,熱情謳歌了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質,集中展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業績和中國石油工業戰線特別是大慶人的創業歷程。 [5]  [16-17] 

餘秋裏所獲榮譽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3] 

餘秋裏親屬成員

1971年,餘秋裏全家合影 1971年,餘秋裏全家合影 [35]
父:餘煥然,是位勤勞的農民。 [17]  [34] 
母:戴冬姑,是位心地善良、吃苦耐勞的家庭婦女。 [17]  [34] 
弟:餘秋髮、餘財發 [34] 
夫人:劉素閣 [35] 
子女:餘元元(長女)、餘曉霞(二女)、餘浩(兒子)、餘曉虹(三女)、餘曉陽(小女) [35] 

餘秋裏人物評價

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任弼時:餘秋裏,現在已經成為大知識分子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賀龍:在晉綏軍區高級幹部中,真正瞭解兵的是餘秋裏。他能講出來。他這次沒有到會,應該向他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賀龍:賀炳炎和餘秋裏兩人都是一隻胳臂,剛來冀中時沒有幾個人,可是他們東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打得很硬嘛!敵人聽見‘一把手’的隊伍來了,離得老大遠,就嚇得溜掉了!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一縱三五八旅餘秋裏能深入羣眾,反映羣眾意見,具體解決問題,在訴苦運動中起了帶頭作用,工作生動,成績很大。
新華社:餘秋裏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石油工業的創建者,經濟工作的傑出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者。” [4] 

餘秋裏後世紀念

餘秋裏墓址

餘秋裏活動

中共中央舉行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2014年11月14日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座談會,並在會前會見了餘秋裏親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座談會上回顧了餘秋裏的光輝業績和卓越貢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出席座談會。 [3]  [21] 
江西省舉行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紀念餘秋裏同志百年誕辰 紀念餘秋裏同志百年誕辰
2014年11月12日,江西省在南昌舉行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江西省省委書記強衞講話,省長鹿心社主持。強衞在講話中回顧了餘秋裏光輝、戰鬥的一生,追憶了他關心家鄉的桑梓情懷。強衞説,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餘秋裏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斷開拓進取,為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勳。 [22-23] 
山西省晉綏邊區歷史文化研究會舉行紀念餘秋裏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2014年11月16日上午,山西省晉綏邊區歷史文化研究會在“晉綏兒女訪問老區紅色攝影行”大型公益活動中,特別在山西婁煩縣蓋家莊鄉舉辦了紀念餘秋裏百年誕辰座談會。 [24] 
山西省晉綏邊區歷史文化研究會舉行紀念餘秋裏百年誕辰書畫展
2014年11月29日上午,山西省晉綏邊區歷史文化研究會,太原翰林書畫院,在繁峙縣嘉盛倫大酒店五樓會議室舉辦“紀念餘秋裏百年誕辰書畫展”。 [25-26] 

餘秋裏藝術形象

餘秋裏畫傳

2014年11月11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人民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餘秋裏畫傳》首發式在江西新華文化廣場圖書城舉行。 [27] 

餘秋裏文學

《餘秋裏傳》 《餘秋裏傳》 [12]
《餘秋裏傳》由大公報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出版。該書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全景展示了“獨臂將軍”餘秋裏(一九一四─一九九九)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 [28] 
王願堅著名小説《糧食的故事》原型是餘秋裏。講述的是成都解放後,餘秋裏輕車簡從赴新都縣開展徵糧試點的故事。

餘秋裏影視

電視劇《奠基者》:新中國誕生後,中國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但結果是唯有石油沒有完成計劃,一些西方國家企圖用石油“窒息紅色中國”。獨臂將軍餘秋裏於危難之秋受命出任石油部長,帶領數萬大軍克服無路、無糧、無房以及天災人禍等重重困難,在松遼地區展開了艱苦卓絕、歷時3年的石油大會戰,一舉扭轉中國石油的被動局面。 [29-30] 
電影《創業》華程政委原型是餘秋裏:1975年2月11日,反映大慶油田的電影《創業》在全中國公映。影片中的華程政委,即以餘秋裏為創作原型。 [31-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