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皓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

鎖定
餘皓,男,漢族,1977年8月出生,廣東台市山人,博士學歷,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3]  [5] 
餘皓於1999年獲得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學士學位;2005年獲得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4月至2008年12月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講師;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2012年12月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1-2] 
餘皓致力於新型碳基納米催化材料的創制及其催化性能、生物質資源轉化利用的新型催化反應工藝技術方面的研究。 [1] 
中文名
餘皓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7年8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教育科研工作者

餘皓人物經歷

1977年8月,餘皓出生於廣東省台山市。 [1] 
1995年9月—1999年7月,在清華大學攻讀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學士學位。
1999年9月—2005年1月,在清華大學攻讀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
2005年4月—2008年12月,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講師。
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
2010年,成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2012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 
2012年—2013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工系從事訪問學者研究。
2012年12月,受聘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2014年,成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 [2] 
2020年—2022年,掛職貴州民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4]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 [5] 

餘皓社會任職

任職單位
擔任職務
中國顆粒學會青年
青年理事
廣東省化工學會
副秘書長
廣東省化工學會科普與學術工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
參考資料 [1-2] 

餘皓主要貢獻

餘皓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餘皓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碳基納米催化材料的創制及其催化性能;生物質資源轉化利用的新型催化反應工藝技術。 [1] 
  • 科研獲獎
時間
獲獎類別
2006年
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 [1] 
2011年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6月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數據,餘皓先後在《Angew. Chem. Int. Ed.》《Energ. Environ. Sci.》《Chem. Sci.》《ACS Catal.》《J. Catal.》《 Chem. Eng. Sci.》等化學化工重要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 [1] 
學術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發佈時間
Elucida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Palladium and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Effect of Electronic Property on Activity for Nitrobenzene Hydrogenation
《ACS Catalysis》
2019年
Electronic synergism of pyridinic- and graphitic-nitrogen on N-doped carbon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hemical Science》
2019年
High efficiency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over ternary Cu/TiO2@Ti3C2Tx enabled by low-work-function 2D titanium carbide
《Nano Energy》
2018年
Calcium cobaltate: a phase-change catalyst for stable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bio-glycerol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8年
A kinetics study on cumene oxidation catalyzed by carbon nanotubes: Effect of N-doping
《Chem Eng Sci》
2018年
Electron transfer dependent catalysis of Pt on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Effects of synthesis method on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J Catal》
2017年
Hybrids of Two-Dimensional Ti3C2 and TiO2 Exposing {001} Facets towar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6年
Promoting role of bismuth and antimony on Pt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glycerol to dihydroxyacetone
《J Catal》
2016年
Pt nanoparticles interacting with graphitic nitrogen of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Effect of electronic properties on activity for aerobic oxidation of glycerol and electro-oxidation of CO
《J Catal》
2015年
參考資料 [1] 
  • 科研項目
項目類型
項目名稱
起止時間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非貴金屬-氮-碳基催化材料的構建及其選擇性氧化、加氫性能研究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碳納米管表面限域的烴類液相催化氧化機制研究
2013年1月- 2016年12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基於化學循環構建的可再生資源重整制氫催化劑設計及過程強化
2012年1月- 2015年12月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
碳基催化材料的構建及催化基礎
2012年10月- 2016年10月
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專項
生物質資源可再生制氫技術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2011年11月- 2014年10月
參考資料 [2] 
  • 科研專利
據2023年6月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數據,餘皓申請研究成果已經轉化為15項專利,其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8項。 [1] 
專利名稱
發明人
專利號
一種製備ε—己內酯的方法
餘皓、侯萌萌、曹永海、彭峯、王紅娟
ZL201610822731.3
一種摻氮碳材料負載Pd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於硝基苯催化加氫反應中
餘皓、董寶強、彭峯、王紅娟
ZL201710125093.4
一種甘油吸附增強重整制氫的方法
餘皓、黨成雄、彭峯、王紅娟
ZL201710158914.4
一種碳基空心四氧化三鈷的製備方法
王紅娟、寧寧、彭峯、餘皓、曹永海
ZL201710332403.X
參考資料 [1] 

餘皓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
本科課程:《化學反應工程》 [1] 

餘皓榮譽表彰

榮譽稱號
獲獎時間
廣東省傑出青年
2012年
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2011年
參考資料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