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杭滾燈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臨平區傳統舞蹈)

鎖定
餘杭滾燈,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臨平區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餘杭滾燈是一種融競技、武術、舞蹈於一身的漢族民間舞蹈。它以竹片編成的大型圓球體為主要道具,在這竹編的圓球體的中心懸掛有一個竹編小球,小球中安放有燈燭,舞動起來,滾滾向前,燈光閃爍,形成一隻滾動的燈,故人稱“滾燈”。由於它最早起源於錢塘江北岸的餘杭一帶,故又名“餘杭滾燈”。餘杭滾燈歷史極為悠久,相傳它起源於南宋時期。
2006年5月20日,餘杭滾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16。 [1] 
中文名
餘杭滾燈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遺產編號
Ⅲ-16
申報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餘杭滾燈歷史淵源

餘杭滾燈是浙江具有藝術魅力的民間舞蹈文化,它起源於杭州近郊一帶,已有800年的歷史。每逢元宵佳節或廟會,餘杭滾燈必會作為迎會儀式隊伍中必出的特色節目。關於它的起源,在餘杭民間有着多種説法,相傳較為廣泛的便是“水患求神説”和“恫嚇海盜説”。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着無神論的傳播,以及傳統廟會的紛紛停辦,滾燈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一時也就銷聲匿跡了。
1963年春節前,原臨平區文化站幹部張長工對餘杭滾燈等民間藝術進行了挖掘和整理,使得餘杭滾燈再一次走入了人民的視野。
隨着四清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的到來,剛剛挖掘出來的餘杭滾燈藝術又偃旗息鼓了。
改革開放後,翁梅鄉文化站站長王寶林對餘杭滾燈進行了又一次的挖掘與整理。 [3] 

餘杭滾燈舞蹈特色

餘杭滾燈表演形式

餘杭滾燈的表演特色有着它自己嚴謹的規定,在傳統的套路中,相傳有九套二十七個動作,其動作都是由男 子來表演。對於“餘杭滾燈”的表演者來説,表演時要遵守表演的次序,並且在每次表演開始的時候先由兩人進行 “抱燈”,從舞台的左右兩個方向以“猛虎跳澗”出場,而後又由一人單獨表演一套動作後迅速下場,之後人換燈不換的進行轉場,由下一位出場的舞蹈者表演第二套動作“蜘蛛吐絲”,並以此類推,之後的7個人完成21個動作。而在舞蹈的“開荷花”的同時,扛燈的三個人依照相同的節奏感依照逆時針的方向在原地進行移動,而主圈的外圈則由30至40人左右的隊伍形成疊羅漢型的圓圈,並且順時針方向的進行行進。結尾的動作為“荷花爭放”。每套動作的難度又互不相同,力度技巧等元素都有不同的側重,表演時可因人而異的進行調整,而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除去需要不同的上下左右的進行燈的舞動旋轉之外,還要進行“虎跳”“旋子”等圍着燈打轉的翻滾表演,並且又以“晃手”“涮腰”以及“踏步翻身”等古典舞蹈的動作加以輔助表演,並在其音樂的運用上用“急急風”等鑼鼓的打擊器樂為主,而且還用比較具有即興效果的“走馬鑼”或是“七字鑼”,進行氣氛上的烘托效果。

餘杭滾燈表演特徵

在早先的“餘杭滾燈”的表演中,要求是一定要由男性擔任表演者的。可能是對於表演滾燈需要體現力量美與氣勢上的感官體驗,又或者是由於滾燈的重量以及表演難度,非男性不可擔當。比如表演者會用身體擔當中心軸,將重達數十斤重的竹球像皮球一樣的在自身的周圍上下翻飛,好似滾燈自己長了腳一樣圍繞着表演者進行運動,美觀又富有氣勢。 “餘杭滾燈”其表演的主題已經由單一的男性表演者推廣到了女性、少年,以及武術學員的範圍。由於對滾燈的設計有效的降低了難度,使得女性在舞滾燈的同時還體現出了滾燈藝術的柔美、靈性的特點,女性的纖柔之美也很好地彌補了滾燈過重的剛性。少年在舞動滾燈的同時則具有活潑陽光的表演特色,將表演中注入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而武術學員對於滾燈的表演則使表演更加具有難度,結合武術的動態美,使舞蹈的技巧性以及觀賞性又有極大的提升。豐富了 “餘杭滾燈”的藝術創新的舞蹈藝術形式,使這種藝術形式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2] 

餘杭滾燈服裝特徵

舊時滾燈表演時,表演者頭扎白毛巾,身穿黃色或藍色鑲綠色或白色的邊窄袖對襟上衣,腰圍紅色或藍色的腰帶,下身穿黑色或藍色燈籠褲、白色黑布條草鞋或黑布鞋,模樣裝扮得像古代武士一樣。
當代,餘杭滾燈逐步由鄉間走向舞台,共服飾要求也就越來越講究。女子版的服飾講究江南特色,武術版的服飾講究民族風格,學生版的服飾則展現了地方特色。
綜觀各種版本的服飾,似乎都能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餘杭滾燈的服飾大多采用紅、黃兩色為基本色,以與滾燈本色及“文燈”(紅心滾燈)相呼應。為了美觀,在服飾上還做有一些飾物,比如女子版的服飾中有一頂紅色的帽子,製作者匠心獨運,在帽子上設計了一隻紅色小球及兩個風車,表演時,帽子上的風車一有風就會呼呼呼地轉個不停,非常吸引人。餘杭滾燈去法國尼斯狂歡時藝人們就是穿的這套服飾,那帽上迎風翻滾的小風車與舞動的滾燈交相輝映,十分吸引觀眾的眼球,具有很好的藝術效果。
奧運版的服飾,在以前服飾的基礎融入了良渚文化的因素和江南的特色,在設計上使用傳統紐扣和刺繡圖案,添加進良渚玉鳥圖案和良渚文化時期的圖騰,凸顯出傳統文化的韻味。色塊以紅、黃為主,與表演時強調的“圓圓滿滿,滾滾向前”的寓意較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4] 

餘杭滾燈音樂特點

餘杭滾燈現有多種版本,每種版本都有着各自的音樂,其中精品版也就是奧運版的滾燈音樂,與其他版本的音樂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和突破。
首先,這段音樂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它卻是第一個專門為餘杭滾燈量身定做的音樂;其次,這段音樂是請北京交響樂團專門為餘杭滾燈量身定做的,經過專家幾經修改才完成;再則,這段音樂無論是民族特色,還是地方特色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聽起來很振奮,很激昂。
  • 民族特色
激昂、歡快、振奮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主要特點。奧運版的滾燈音樂利用樂器種類、規格的不同,強化了激昂、歡快、振奮的民族特色。在演奏的樂器上,每種樂器都有各種大小、不同規格的樂器同時演奏。比如説鼓,就採用了排鼓,有大、中、小不同的品種,各種鼓點發出的聲音不盡相同,從而達到了一種良好的音樂效果,強化了民族特色。
  • 地方特色
餘杭地處江南水鄉,餘杭的民間藝術必然帶有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和江南水鄉的靈氣。新創編的奧運版滾燈音樂,在傳統音樂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江南的地方特色。演奏的樂器中加入了江南絲竹,旋律很抒情,很迷人,江南的風味特濃。即使是在反映男子漢陽剛大氣的那段音樂中,也還是帶有一定的江南風情。
  • 層次特色
奧運版的滾燈音樂原先編排了三個層次,分別按性別、年齡的不同而編排。奧運版餘杭滾燈原有三撥滾燈表演隊伍,分別是男子、女子和少年。這三撥滾燈隊的表演,在音樂上也得以區分。編導充分考慮了三撥隊伍的特色,在音樂的編排上啓用了三個層次,其層次特色十分明顯。如男子表演時其音樂高昂振奮,讓人聽了很興奮,很激動;少年表演時其相配的音樂又很俏皮,光聽聲音不看錶演就能聽出兒童的特點;女子表演時音樂很婉轉,很抒情,充分體現了江南女子的靈性。後來,由於表演時間的限制,只有三分鐘,女子滾燈隊伍只好忍痛割愛,僅保留了男子和少年兩撥。 [5] 

餘杭滾燈傳承保護

餘杭滾燈傳承價值

餘杭滾燈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形式,在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逢年過節及廟會的必備娛樂方式。經幾代民間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餘杭滾燈逐漸形成了自身鮮明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時代的色彩,既有江南舞蹈的雋麗秀美,又有民間藝術的遒勁有力。“餘杭滾燈”有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典型的地方特色,展示了中華民間舞蹈傑出的創造力,對探索古、現代民間舞蹈具有很高的價值。 [2] 

餘杭滾燈傳承人物

汪妙林,男,漢族,1945年9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序號:04-1563。 [6] 

餘杭滾燈保護措施

1998年,為了在全區範圍內普及推廣餘杭滾燈,餘杭區文化局委託餘杭區文化館舉辦餘杭滾燈培訓班。
2006年7月7日,餘杭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召開了餘杭滾燈保護和利用專題研討會。
2007年11月,杭州市政府部署全市非遺普查工作, 13個區、縣(市)及西湖景區、下沙開發區近16000名普查員,按照“四不漏”(不漏線索、不漏種類、不漏村鎮、不漏藝人)的要求,依靠“五老”(老幹部、老教師、老工匠、老藝人、老土地),經過近一年努力,共摸排非遺線索428966條,調查登記項目30168項。 [7] 
2015年,為了更好地宣傳餘杭滾燈,傳承滾燈文化,西安社區專門開闢了餘杭滾燈文化西安社區展示館,全方位展示餘杭滾燈的魅力。 [8]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杭州市餘杭區文化館獲得餘杭滾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9] 
2022年9月,浙江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履職盡責情況評估建議予以公示,因2021年杭州市行政區劃調整,餘杭滾燈的保護單位變更為杭州市臨平區文化館。 [13]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餘杭滾燈》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杭州市臨平區文化館。 [14] 

餘杭滾燈社會影響

  • 重要活動
1999年,餘杭滾燈代表浙江省赴北京參加慶祝建國五十週年大型文藝演出。
2000年,餘杭滾燈赴北京電視台參加北京市春節文藝晚會演出。
2001年,在中央電視台“東西南北中”節中,餘杭滾燈作為壓軸節目演出。
2004年2月,餘杭滾燈“滾”出國門,去法國尼斯參加尼斯狂歡節。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召開,餘杭滾燈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奧運會開幕式的暖場表演。 [10] 
2015年6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廳主辦、杭州市文廣新局承辦的“中國夢·非遺夢”第十屆浙江省非遺節暨2015“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杭州展演活動在杭州市餘杭區體育館舉行,經過創編普及的由10支餘杭滾燈操隊伍、共160人蔘與的《餘杭滾燈》表演拉開了晚會帷幕。 [11]  12月10日,以“特色小鎮·非遺之光”為主題的2016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電視春節晚會在安吉縣龍山體育館錄製,由余杭區木蘭拳協會表演的“餘杭滾燈”在開場舞《張燈結綵喜慶猴年》節目中上演。 [12] 

餘杭滾燈文化軼事

  • 水患求神説
早先有這麼一種説法,滾燈起源於儺舞。舊時,受杭州灣大潮的影響,每逢颱風或暴雨時節,總是發生潰堤事件。於是,餘杭的百姓們就決定跳傳統的儺舞來祭祀求神祈福,以此來減少水災的發生。中國民間一直有這樣的説法,舊時每種事物都有不同的神靈在管轄。而司管水利的神靈,民間認為是二郎神。這二郎神實為秦時蜀郡太守治水名將李次的次子,因協助治水有功,事後封神,其手中擁有避水神珠掌管水利,便是其治水的象徵。於是,在民間的畫像中就出現了二郎神手執神珠的場景。百姓在跳儺舞時,會扮成二郎神的模樣,並戴上三目面具。可面具好辦,神珠難尋,最後,他們決定用竹編的圓球代替神珠。久而久之,“二郎神舞滾燈”成了百姓求神時的主要節目。這種舞蹈也同時被認為是“餘杭滾燈”的雛形 。
  • 恫嚇海盜説
有關滾燈的起源,還有另一種説法,滾燈的產生是為了恫嚇海盜。餘杭地區在中國古代,大都是鹽鹼之地,所以 也很快成了繁榮之地。不過,經濟的繁榮也為這一帶埋下了危機。當時,沿海一帶海盜出現頻繁,他們將這繁榮之地視為一塊肥肉。由於海盜頻頻光顧此地,當地遭受了滅頂之災。換地方又不捨得離開這片土地,百姓們就決定強身健體來與海盜抗爭到底。當時有個篾匠萌生了一個想法,準備搞個競技性的項目。他用竹編成竹籠燈,裏面點上蠟燭,並取名叫“滾燈”,離遠了看就像武林高手用內力在操作。這不僅恫嚇了海盜,而且也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後期,海盜不敢來了,舞滾燈的習俗也在當地流行開了。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