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志遠

(革命先烈)

鎖定
餘志遠(1917-1943),原名張漢卿。山東樂陵縣人。縣長。樂陵師範學校畢業,後任小學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餘投筆從戎,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鬥爭。1938年夏,任樂陵縣第七區民眾動員委員會主任,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末,主持召開“第七區抗日自衞隊聯合行動誓師大會”,號召大家聯合起來,共同抗日。11月,任第七區區長兼動員委員會主任。日軍和漢奸抓走餘的父母和弟弟,並威脅餘的弟弟勸其投降。餘得知情況後,告訴弟弟寧死也不能向敵人投降。1941年,餘升任樂陵縣抗日縣長兼縣大隊長,領導全縣的抗日鬥爭。 [1] 
中文名
餘志遠
別    名
張漢卿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樂陵縣(現為市)黃夾鎮邸家村
出生日期
1917年
主要成就
被行署評為“模範縣長”
曾用名
志遠

餘志遠人物生平

餘志遠(1917-1943),原名張漢卿,曾用名於志遠,樂陵縣(現為市)黃夾鎮邸家村人。10歲入學,聰明伶俐,學習刻苦,成績優良。1931年,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縣立高級小學。
1936年6月,畢業於樂陵縣師範附設班,後到黃夾鎮西北的張牌家縣立初級小學任校長。1937年“七七”事變後,參加了杜步舟的抗日救國軍第六團,轉戰於鹽山、慶雲、海興、陽信等地。
1938年夏,任樂陵縣黃夾區民眾動員委員會主任。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了加強抗日根據地建設,粉碎日軍的“掃蕩”,他起早貪黑,走村串户,宣傳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幫助各村組建抗日自衞隊。同年11月中旬,任七區區長兼動委會主任。後為了安全,改名於志遠,在五區繼續堅持抗日鬥爭。
1940年,任樂陵縣抗日民主政府財政科科長。同年冬,又兼任了縣政府秘書。
1941年1月,任樂陵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兼縣獨立營營長。24歲的他,肩負着全縣抗日鬥爭的重任。為了保存實力,打持久戰,率領縣機關和縣大隊,到樂陵、寧津邊境一帶開展遊擊活動。他經常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教育幹部和羣眾,並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帶領大家密切同羣眾的關係。人們讚揚他是羣眾的貼心人,是幹部、戰士的帶頭人。1942年底,被冀魯邊一專署評為“模範縣長”。
1943年2月,日軍採用遠地奔襲戰術,對樂陵縣進行空前規模的“掃蕩”。他指揮縣大隊,利用縱橫相連的道溝作掩護,巧妙地迂迴到敵人包圍圈外面,部隊沒有受到大的損失。他帶領大家轉移到大孫以北,很快把被衝散的人員重新組織起來。同年4月,在一次激烈的反“掃蕩”戰鬥中,為掩護縣大隊和縣政府機關人員突圍,他被敵人包圍在一個院落的北屋內。他頑強堅持着,打退了敵人的幾次衝鋒。最後,敵人扒開屋頂,舉着手榴彈威逼他投降,可惜他只有一顆子彈,再也不能繼續戰鬥下去。他咬破中指在牆上留下“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後鮮血為國流。囑我抗日眾同志,踏我血跡報國仇!”的詩句,然後自盡殉國。 [2] 

餘志遠主要事蹟

“模範縣長”餘志遠
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後鮮血為國流。
囑願抗日眾同志,踏我血跡報國優。
這是“模範縣長”餘志遠同志,於1943年春與日寇遭遇,能敵多人,彈剩一粒,威武不屈,壯烈殉國,題的絕命詩。
餘志遠,原名張漢卿,1917年生於樂陵縣黃夾鎮邸家村一農民家庭。他自幼聰穎好學,成績優良。1936年師範畢業後,任張牌村小學校長。月薪十六塊大洋,生活較富裕。但日寇的瘋狂侵略,蔣介石集團反共賣國,激起了他滿腔怒火,棄教從戎,挽救民族危亡,參加了抗日救國軍第六團,任副團長。
1938年夏,他受組織委派,任黃夾區抗戰動委會主任。他積極發動、組織了抗日自衞隊、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和兒童團等羣眾救亡團體,不久,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任七區區長。
是年夏末,樂陵縣遭受蟲、旱大災害。志遠領導羣眾一面生產救災,一面堅持抗戰。區小隊的勃好活動,自衞隊的麻雀戰術,使敵人煌煌不可終日。於是敵人把志遠的父母兄弟抓到據點,妄想威逼志遠投降,但他堅貞不屈。縣委為了他的安全和營救其父母兄弟,調他到五區工作。假説他已曬性,埋了假垃。從此他化名餘志遠。
1940年初,志遠任縣政府財政科長。由於敵人封鎖,又連年遭災,經濟極端困難。為了保證供應,堅持抗日,志遠常常徹夜不眠,有時暈倒,他毫不介意。搞到吃的,他先讓給同志們,自己卻以棒襄子面窩頭充飲;搞到穿的,總先發給別人,他自己卻穿縫補多次的衣服。有一天晚飯吃的是糠摻棒狐子面做的窩頭,有的同志吃不下去,志遠兩手捧着一個糖窩頭,一邊大口吃着,一邊風趣地説:“這東西在嘴裏嚼着苦,過了嗓子眼兒就甜了,先苦後甜嘛!同志們一陣大笑,也大口地吃了起來。
由於環境艱苦,工作勞累,營養不良,志遠得了夜盲症。但是,他仍然忘我工作,晚上行軍,他掛着枴棍走,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走。領導和同志們再三勸他休息養病,但説什麼他也不休息。在他的努力下,財政工作做得很出色。是年冬,他病體漸愈,又兼任了縣政府秘書。
皖南事變後,日偽在樂陵縣實行“治安強化”,殺害共產黨員和抗日羣眾。形勢惡化之際,志遠任樂陵縣長兼縣大隊長。為了保存實力,打持久戰,志遠率領縣機關和縣大隊,到樂陵、寧津邊境一帶開展遊擊活動。當敵人得知餘縣長是張漢卿,立即懸賞捉拿。但沉着、機智、勇敢的餘志遠帶領同志更有力地打擊敵人。使全縣抗日工作開展得轟轟烈烈。志遠被海區一專署評為“模範縣長”。
1943年春,日寇糾集了滄州、鹽山、無棣、惠民、寧津等地的日偽軍,對樂陵縣進行大規模的拉網掃蕩,從四面八方包圍了縣大隊。面對強敵,志遠把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隱蔽,同敵人展開巷戰。在激戰中,志遠和幾個戰士被包圍在邢官莊一民房內。擊退了敵人幾次衝鋒,其他同志軸性了,只剩下志遠和通信員。當日寇得知被圍困的是餘縣長時,更加瘋狂地威脅、誘降,妄想活捉餘志遠。志遠奮不顧身,一連又打倒了幾個敵人。這時敵人一看沒辦法,就把房頂扒開一個宸隆,舉着手榴彈,威逼他們投降。
就在這生死關頭,餘志遠咬破手指,在牆上寫道到:“一枝槍,一支筆,一顆子彈,最後一滴血!”“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後鮮血為國流……”寫罷,把槍口對準自己的胸口……。人民的好縣長,威武不屈的抗日英雄餘志遠同志,為了民族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時年二十六歲。 [3] 

餘志遠同事回憶

我(李光遠)和餘志遠同志相處,是在1939年的上半年。那時他的名字叫張漢卿,年23歲(1917年生),雖然我們在一起工作僅僅半年多的時間,但他那英俊的形象和高貴的品質,卻一直銘刻在我的心中,使我終生難以忘懷。
我們初次見面,是在1938年末,當時他在樂陵縣七區擔任區長。區政府機關駐在黃夾鎮南街路西的一個大院裏,我是從八路軍樂陵軍政幹部學校調到樂陵縣戰爭動員委員會,又派到七區來工作的。他擔任區長兼區動委會主任,我擔任區動委會副主任兼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區隊長。我第一天到區報到時,他穿着一身黃色棉軍裝,腳上穿着一雙白氈窩,中等身材,長圓臉,紅白細嫩的面色,五官端正,目光炯炯,十分俊雅,面帶笑容,和藹可親。一見面所給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才貌出眾的人物。他熱情大方地迎接我們到北屋裏坐下來,互相寒暄之後,我把縣的介紹信交給了他,他笑着説:“太好啦!”我們正盼你們早來,現在要迎接日本鬼子的掃蕩,又要同國民黨地方頑固派作鬥爭,我們急需進一一步把羣眾發動起來呀!”他的話懇切而又堅定。經過商量,確定下午由他主持召開區委會幹部會議,檢查瞭解前段工作情況和部署下段工作任務。
……
1939年舊曆年,當地幹部多是回家過春節,漢卿同志雖然也是本地人(本區邸莊)卻沒有回家,他陪同我們幾個外地的同志一塊過節。年三十晚上吃飯的時候,17歲的小衚衕志平日愛説愛笑,唯獨這時沉默寡言。大家猜透了他的心事,就同他開玩笑,有的説:“小胡!今晚怎麼不説不鬧了?是想媽媽了吧?”小胡低下頭去,眼眶裏湧出淚水。一位同志逗他:“做抗日英雄嘛!過年節,想媽媽想得哭了,這還能算英雄?”張漢卿同志關心地説:“你們這些老大哥別拿着小弟弟開玩笑了,你們別看想媽媽掉眼淚,打鬼子還一樣是英雄,今天晚上都到我那屋裏去,咱們過個快樂年。”他邊説邊拉起小胡的手,小胡噴的一聲笑了,大家鬨堂大笑起來。接着前走後跟地來到漢卿同志住房裏,漢卿同志拿出了早備好的炒花生、苞米花、金絲棗、黃鴨梨等,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談。先是談的各自家鄉過年的風俗習慣,以後又是講故事,豬謎語等等,大家都興高采烈。我記得這天晚上,漢卿同志曾談到,他在樂陵上高小時,考試是第一名,在師範班時,門門功課的考試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品學兼優。還説到他家裏在父母包辦之下,聽了媒妁之言,給他訂了親,結了婚,弄得夫婦之間感情不合,都有些苦惱。但是,他絕不虐待她,這不是她的問題,而是個社會問題。現在正值國難當頭,救亡之際,誰也顧不上這些事兒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如果不是流血犧牲,那就是打出鬼子去再説。他的話,使我們感到他是一個品質高尚的人,無不對之敬佩。這天晚上,我們既歡樂又感慨,一直談了半宿多,始才散去休息。
春節後不久,一天晚上在漢卿的北屋西間裏開區委會議。這時,他兼區委書記,我們共四個人,主要是研究如何對付國民黨地方頑固派老區長俞雲倫反共反人民的問題。在這次會議上,表現出漢卿同志是一個足智多謀和智勇雙全的人。當時曾有人過高地估計了頑固派在社會上層人物中的影響,懷疑我黨和工農羣眾的鬥爭力量。漢卿同志清醒地分析了鬥爭形勢以及我們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後,明確地指出:他們只不過是舊勢力中的幾個頑固分子,對我黨抱有一定的成見,對失去的權勢有留戀,看不起工農勞動羣眾,看不起我們嘴上沒毛的年輕人,只要我黨的政策正確,工作有力,不僅廣大羣眾站在我們一邊,就是頑固分子有的也可能轉變。我們的同志不能右傾,不能遷就,不能長敵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志氣。我們一定要依靠黨的組織,發動千百萬羣眾參加抗日統一戰線,對頑固分子進行有理有力的鬥爭,來鞏固和發展我們的陣地,使抗日力量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能堅持下去。漢卿的一席話,使大家心明眼亮,有了信心,有了辦法,都心悦誠服,表示堅決照辦。
經過半年多的上下齊心努力,各項工作都在蓬勃地發展着,七區的局面越來越好。1939年8月,上級決定調我到樂陵六區擔任區長,我在離開前的一天晚上,同漢卿同志在他的北房住屋裏,有這樣一段談話,我説:“做區長工作你是老大哥了,有什麼經驗,指教指教嘛!”他穿着一身灰色單衣,面帶笑容,謙虛而帶點驕氣的説:“還談得上什麼經驗!只不過是在上級的領導下,對本區的情況心中有個數,和同志們齊心合力,幹就是了。”我覺得這幾句話言簡意深,抓住了要領。它不僅包括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實際情況出發,還包括了閉結幹部和羣眾,以身作則的帶頭幹啊!這正是他出類拔萃,獲得成功的緣故。在交談中他還對我熱誠而謙虛地説:“咱們相處真是親如兄弟,竭誠無間。你看對我還有什麼批評意見,走前也應該留下呀!”我真心實意地説:“別的意見沒有了,我和同志們都很敬佩你,大家都認為你是一位德才兼備,精明強幹,年輕有為的幹部,我們在你身上學了不少東西,受到很多教益,今後望能繼續保持聯繫呀!”我們倆人談得情投意合。可是,沒料想到竟是我們最後的一次面談。
我們分別後,一直沒有見面,可腦海裏誰也沒有忘記我們相處的日子。1942年,他在樂陵擔任縣長,我在寧津擔任縣長。他這時已改名為餘志遠,這年夏天,有一位女同志從樂陵調寧津工作,餘志遠同志託她順便捎來一封信,內容是光遠同志:
戰雲密佈,封鎖分割,雖是近鄰,也難相見,握別三年孰不想念?
環境惡化,愈來愈烈,先範罐子,續張立本,前後叛變,無惡不作,認賊作父,賣國求榮,千刀萬剮,難解吾恨!
近來日偽,掃蕩頻繁,樂陵據點,通緝捉我,誰如捉拿,懸賞重金。鬼域伎倆,南柯一夢。有眼無珠,不識泰山。春秋越王,卧薪嚐膽;漢有蘇武,北海牧羊;宋朝岳飛,精忠報國;近有振華寧死戰場,中華兒女,焉能投 降。 寧 為 玉碎,不為瓦全。抗日殺敵,救國救民,掉頭流血,在所不惜。肺腑之言,當有同感?!
戰事多變,禍福難測,黎明黑暗,天將破曉,如能倖存,有一朝日,時來運轉,握手言歡。祝你戰鬥勝利
餘志遠
一九四二年八月八日
我一口氣看完了這封慷慨激昂的信,志遠的形象在我的腦海裏不斷盤旋着。心想現在的餘志遠比過去的張漢卿形象更高大了。我不知不覺自言自語:“真是人中之秀,當之無愧啊?”
……
1943年春,楊柳葉剛發綠的時候,有一天黃昏,交通站通信員送來了情報,情報內稱:“昨天(農曆三月初八日)我樂陵縣府和縣大隊,被敵人掃蕩隊包圍在邢家官莊,我餘縣長身先士卒,多次率部突圍,由於寡不敵眾,總未衝出,我軍傷亡甚重。敵人包圍圈越來越小,隨後壓縮在一個院子內,妄圖活捉餘縣長,我餘縣長還是頑強抵抗,打倒最後,警衞員王洪業發生動搖説:“不行了!咱投降吧!”餘縣長怒不可遏,一看自己槍中只剩了一粒子彈,怒氣衝衝地説:“他媽的!如果還剩兩粒,我也先把你打死!”隨即用僅有的一粒子彈壯烈地自盡了!抗日軍民得知這一噩耗,無不悲憤填膺。”我越看心情越沉重,當看到用一粒子彈壯烈自盡時,我的心一跳,頭一炸,鼻子一酸,限淚盈眶,心想:怎麼淨死這種好樣的!他媽的,鬼子太可惡了!半天沒説出話來。在這天晚上,不論是行軍轉移,還是駐宿休息,總是忘不下這件事情。餘志遠同志的英俊形象和事蹟總在我腦子裏轉來轉去,我暗自下定決心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優秀品質,為先烈報仇! [4] 
參考資料
  • 1.    何蘭生編著,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 下,團結出版社,2014.01,第529頁.
  • 2.    中共德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德州黨史人物傳略 第1輯,第304-305頁.
  • 3.    德州地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德州風物誌,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08,第126-129頁.
  • 4.    樂陵市黨史史志辦公室編,中共樂陵地方史 第1卷 1921-1949, 2008.06,第250-254頁;中共德州地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民心自有功臣碑,第219-2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