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徽

(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

鎖定
餘徽,男,1973年10月出生,博士,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
中文名
餘徽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3年10月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化學工程
職    稱
教授
性    別
畢業學校
四川大學

餘徽人物經歷

1996年畢業於四川聯合大學化工系精細化工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6年起就讀於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碩博連讀),2001年在四川大學化工系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2006年在四川大學&雲天化集團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工作。2006年晉升為副教授。2007年1月加入九三學社,任川大二支社宣傳委員。2010 - 201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訪問學習,從事膜蒸餾海水淡化方向的數值模擬研究。2017年晉升為教授。 [1] 

餘徽研究項目

研究方向為多相流複雜體系傳遞現象與反應過程數值模擬、化工過程流程模擬等。
項目類型
課題名稱
項目角色
內容概要
科技部中-奧國際合作
工業尾氣PM2.5減排與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合作研究(2014-2016),100萬元
負責人
建設氣液交叉流除塵裝置,進行工程試驗,引進歐洲氣溶膠濃度檢測方法和測試儀進行脱除效率測試
橫向課題
實驗室環境下氚泄漏及擴散的模擬研究(2014),9萬元
負責人
事故條件下氚在室內的擴散過程
橫向課題
尿素水解制氨工藝反應器模擬(2014),15萬元
負責人
尿素水解反應器的反應機理、過程模擬及工藝設計
橫向課題
2萬噸年醋酸乙烯反應器結構優化技術開發(2012),40萬元
負責人
醋酸乙烯反應器換熱性能模擬及結構、工藝優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由液柱表面低雷諾數氣液交叉流傳遞特性研究(2009-2011),18萬元
負責人
二次流對液柱表面蒸發、傳熱傳質特性的影響 [1] 

餘徽代表論文

(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1徐挺,魏文韞,孫白宇,楊雅琪,劉凌嶺,餘徽,Thomas Laminger,Wilhelm Hoeflinger.氣液交叉流脱除亞微米級顆粒物的研究.高校化學工程學報, 2017,31(4):960-969.
2Liu L, Wei W,Yu H,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particle removal with gas-liquid cross-flow array system.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7, 174(3):194-202.
3李兵,魏文韞,劉凌嶺,楊興燦,餘徽等.高濕氣溶膠顆粒濃度在線檢測操作條件.高校化學工程學報, 2016,30(6):1427-1435.
4劉凌嶺,魏文韞,徐挺,楊雅琪,餘徽,朱家驊.氣液交叉流系統除塵效率分析及其數值模擬.化工學報, 2016, 67(9): 3663-3671.
5餘徽,陳思含,魏文韞,劉凌嶺,左煬.應用隨機軌道模型研究湍流擴散對氣液交叉流脱除PM2.5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5, 47(5):178-184.
6餘徽,李涵默,魏文韞,朱家驊,.熱泳力協同作用下氣液交叉流脱除PM2.5的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4, 46(1):147-152.
7H. Yu,X. Yang, R. Wang, A.G. Fane, Analysi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by CF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Membr. Sci., 2012. 405–406: p.38-47,IF: 3.67.
8H. Yu,X. Yang, R. Wang, A.G. Fan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dire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in a hollow fiber module with laminar flow. J. Membr. Sci., 2011. 384(1-2): p. 107-116. [1] 

餘徽教授課程

講授本科生課程:化工原理
講授研究生課程:高級軟件與應用、流體流動數值計算、化工過程數值模擬、傳遞現象(數值模擬部分) [1] 

餘徽獲獎情況

2013-2014年度四川大學優秀教師;
2014年獲四川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5年獲四川大學“聖華曦”獎教金。
2015年獲“四川大學·五糧春優秀管理人員獎” [1] 
參考資料
  • 1.    餘徽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