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養生

(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鎖定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養生是中醫學的文化特色。中醫學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中有關健康長壽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的集中體現。 [2] 
現代養生的涵義:
以中、西醫學理論為指導,用健康科學的圖文、音樂、行為、活動、藥械、飲食等等,通過調節個人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及心理狀態,來調理身心,達到未病先防、不適消除、已病促愈、病後復原之保健目的。
中文名
養生
外文名
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拼    音
yǎngshēng
適應對象
所有人
好    處
環保健康,延壽,減壓

養生基本解釋

養生 yǎngshēng
[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保養身體
養生之道
得養生焉。——《莊子·養生主》
1、保養生命;維持生計。
漢 荀悦 《申鑑·政體》:“故在上者,先豐民財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後桑蠶宮,國無遊民,野無荒業,財不虛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謂養生。”
韓愈與李翱書》:“僕之家本窮空,重遇攻刼,衣服無所得,養生之具無所有。”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鳥獸雜處,角力以養生。”
2、攝養身心使長壽。
莊子·養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十七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卧,此養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同年儲梅夫宗丞,能養生,七十而有嬰兒之色。”
3、畜養生物。
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四:“趙閲道為人清素,好養生,知成都 ,獨與一道人及大龜偕行。”
4、謂駐紮在物產豐富、便於生活之處。
孫子·行軍》:“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張預 注:“養生,謂就善水草放牧也;處實,謂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
史記·日者列傳》:“而以義置數十百錢,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養生: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兒們也不行》:“‘養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滿之患。”
6、指奉養父母。
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焦循 正義:“孝子事親致養,未足以為大事,送終加禮,則為能奉大事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聖人知之,故多其愛而少嚴,厚養生而謹送終,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捲上:“送死養生,立後繼絕。”
7、指養“生生之氣”。
養生又指養“生生之氣”。《黃帝內經》提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着“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養生發展經歷

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是中醫養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戰國時期,奴隸社會日漸衰落下去,封建社會逐漸建立 、鞏固。文化領域出現了“諸子峯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學術流派,中國古哲學開始 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影響着自然科學及其它科學的產生與發展。 [1] 

養生古哲學

1.中國古哲學對中醫養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陰陽觀,《洪範》中的五行學説,莊子學説中 的精氣理論,一方面奠定了中醫養生理論的哲學基礎,一方面又直接構成了中醫養生的理論和概念。 [1] 

養生道家文化

休養生息煥發活力水質持續改善 休養生息煥發活力水質持續改善 [3]
2.道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中醫養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導作用。道家泛指以老莊學説為 中心的哲學流派以及後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經》,其學術思想基礎是屬於自然主義的哲學。道家的 宗旨之一是追求長生不老,通過養生、避世、清心、寡慾等方式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許多道士同時又是名醫 藥學家、養生家,道家思想對養生文化有重大影響。 [1] 

養生儒家文化

3.儒家文化促進和豐富了中醫養生文化。 [1] 
經典:《大學》、《中庸》、《孟子》、《十三經注》、《正蒙》、《儒藏》、出土儒家簡帛
儒家功法以心性修養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下手在此,了手補在此。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 ”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大學》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儘性”,孟子除提 “存心養性”外,又提“盡心”。然此數者,以單提“存心養性”四字較為淺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養性”者,養其本性也,亦即養其天心天性也。人與天俱來之本來心性,無不純乎至善。故只須存養之勿失,勿為境地與乎物慾意念所轉,便自可入於聖地而與天合。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為盡心之本,養性為儘性之本。《中庸》除開宗明義標提“天命之謂之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以至誠儘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儘性工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養性,不但為盡心儘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煉心煉性,固須從存養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見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養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後,猶須存之;見之之後,猶須養之,久而彌光。不然,修證工夫,於證得明見之後,固可立地成佛,然於明見之後,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養,即於成聖成道成佛以後,仍不可有一時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動。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爾敗之。故必須守而勿失,死而後已方可。歷來儒家中人,好剽襲佛家明心見性之旨以為用,庶不知儒門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健身氣功運動 健身氣功運動 [5]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説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説,皆統於道。分於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言理如是論工夫則尤然。由靜極定篤中,自家心上,自可證到。大程子曾雲:“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不可得而聞。’”蓋只能默而識之,契而會之也。又程子論及心性時亦云:“自理言之謂之天,自凜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又云:“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凡此數者,一也。聖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靜、性即理”説。其實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統歸之於一道;即天下萬事萬物,均無不可打成一片,而統之以道。故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又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修聖,以修道為第一。
夫修聖人之道,貴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説之後,力倡“ 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一體”,與明道“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之説,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與“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等心佛一體、佛與眾生一體之説,實深為高遠矣。惟欲真能達到宇宙與吾心一體及天地萬物一體之無上境界,不能説以會得此理、説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工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人,無動靜;此則已至由太極而無極境界矣(按:非由無極而太極境界)。

養生思想原則

養生整體觀

中國傳統哲學十分強調自然界是一個普遍聯繫着的整體,提出天人相應,天人感應等思想。認為天地萬物 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着的。中醫養生文化中亦體現出這種原則。 [1] 

養生恆動觀

中國哲學亦有“主靜”説。老子説:“清靜為天下之正”,“不俗以靜”;明蔡清説:“天地之所以長久者,以其氣運於內而不泄耳,故仁者靜而壽”,中國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靜的,禪宗的坐禪,道家氣功都 對中國文化影響巨大。中國養生學也受此影響,發展成養生、修身理論,吸收了道家氣功為醫療氣功。 [1] 
這裏的“靜”不是絕對的靜止,而是另一種運動形式,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的相對的,動靜結合,相輔相成,是養生保健之大旨。 [1] 

養生辯證觀

中醫養生理論突出辯證施治。辨別各種症象,分析致病原因、性質和發展趨勢,結合具體情況來確定疾病 性質,全面制定治療原則,整體地施行治療方法,叫辯證施治。在練功時,根據不同年齡、體質、季節及所患 病的性質來選擇有關鍛鍊項目,採取適當的鍛鍊方法,以提高練功的效果。 [1] 

養生類型

養生運動養生

健身氣功個人公開賽 健身氣功個人公開賽 [4]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健身氣功功法建設,對傳統氣功功法進行挖掘、整理,並結合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先後編創推出了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太極養生杖、導引養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錦、馬王堆導引術、大舞等系列功法,深受境內外民眾的歡迎和喜愛,特別是在助力疫情防控上成為居家健身的重要選擇。 [5] 

養生輕養生

互聯網時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這屆年輕人開始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養生,養生模式也趨於簡單方便,“輕養生”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 [9] 

養生重要貢獻

養生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中國人的健康長壽作出了不朽貢獻。中國從夏商至秦漢,歷唐宋元明清,“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之重生思想深植人心;“君王眾庶,盡欲全形”之長壽追求滲透血脈;“養怡之福,可得永年”之攝生行為貫穿始終。 [2] 

養生流派研究

養生傳統體育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養生是一門建立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點上的傳統體育項目,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生命科學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雙向互動、奇物交叉的產物,帶有鮮明宗教神學特徵。中華傳統體育養生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一朵奇葩,之所以會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生極為密切的聯繫,有其歷史和邏輯必然性。 [6] 

養生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導論》是中醫養生學專業學生入門課程、必修課程。通過考核,一方面,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中醫臨牀思維,使學生學會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學生自信心。另一方面,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客觀評價,為改進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方式、優化形成性評價方式等提供依據。 [7] 

養生壯醫養生學

壯醫養生學是在壯醫理論指導下,首次系統地闡述了壯醫養生的基本理論,全面地總結了壯醫養生的各種技法,是第一部壯醫養生專著。通過壯醫養生學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駱越養生文化的精華,掌握壯族民間養生的方法,學習壯醫基本的養生知識、提升養生技能、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能力。為今後研究開發壯藥新藥奠定基礎。併為其他壯醫養生特色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