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飯(拼音:fà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春秋金文,古字形以食為形,反為聲。“飯”的本義表示吃飯。用作使動,指給別人飯吃、喂牲畜。後來多用作名詞,指所吃的東西,特指穀類糧食做成的熟食,多指大米飯。 [13] 
中文名
拼    音
fà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QNRC(86、98) [1] 
倉    頡
NVHE [1] 
鄭    碼
OXPX [1] 
筆    順
撇、橫鈎、豎提、撇、撇、橫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823) [2] 
平水韻
上聲十三阮、去聲十四願 [3] 
總筆畫
7(部首3,部首外4)
筆順編號
3553354
四角號碼
2274₇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996D [1] 
注音字母
ㄈㄢˋ
造字法
形聲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異體字
飰、𩚳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形聲字。“飯”字產生得較晚。現代能看到的較早的“飯”是在金文中,寫成圖1。這個字形從構造上看與現代字形基本一致,左邊是“食”,右邊是“反”,“食”表示與吃食物有關,“反”表示讀音。簡化以後,就成了現代的這種寫法。
《説文解字》説:“飯,食也。”這一註釋得到普遍認同。“飯”最初並不是指吃的飯,而是指“吃飯”這種行為動作。比如《論語·鄉黨》:“君祭,先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由“自己吃”到“給人飯吃或給牲口餵食吃”,也是“飯”這個字義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發展。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飯信”就是給韓信飯吃。《莊子·田子方》:“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飯牛”就是喂牛、飼養牛,這一用法在古代詩詞歌賦中很常見。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中,將珠、玉、貝、穀物、金屬貨幣等置於死者口中,稱為“飯含”。《禮記·檀弓下》:“飯用米貝,弗忍虛也。”意思是説,用米、貝來飯含,是不忍心讓死者餓着肚子去陰間。《周禮·地官·舍人》鄭玄注:“飯所以實口,不忍虛也。”也是説飯含是為了充實死者之口,不忍令其空虛。可見,之所以用“飯”來稱説,是因為這種往口中置物的做法就像給死者吃飯一樣。
吃的飯自然是熟食,故以飯代指煮熟的穀類食物,有時特指大米乾飯。中國人一向以穀類食物為主食,以菜為副食。飯是穀類食物,是主食,以主要代指全部,故以飯代指全部要進食的食物。“一日三餐”的早飯、中飯、晚飯的飯,就是概指進餐的全部食物。“請客吃飯”的飯,當然會有主食和副食,不會是隻讓客人吃“飯”。 [13-14]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詞
例詞
動詞
吃飯。泛指吃。
eat
《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唐·馬戴《經咸陽北原》詩:“夜入咸陽中,悲吞不能飯。”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茗飲始於南人》:“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
茶餘飯後
拿東西給人吃;喂牲畜
feed
《史記·淮陰侯列傳》:“有一母見信飢,飯信。”
宋·蘇軾《應夢羅漢記》:“先妣武陽君忌日,飯僧於寺。”
戰國·屈原《九章·惜往日》:“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
含。古代將米貝珠玉之類放入死者口中
漢·班固《白虎通·崩薨》:“故天子飯以玉,諸侯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貝也。”
《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
名詞
煮熟的穀類食品
《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漢·無名氏《十五從軍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飯一盂,蔬一盤。”
飯菜;小米飯
特指大米飯
rice
《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九媽道:‘秦小官想餓了,且用些飯再吃酒。’”
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有幾處是用醋、辣椒,醃菜下飯。”
炒飯
指每天定時吃的食物
meal
元·薩都剌《北人上冢》詩:“酪漿一壺麥一飯,香火照日藏流螢。”
早飯;中飯;晚飯;開飯
手大指的最下處
《儀禮·士喪禮》:“設決,麗於掔,自飯持之設握乃連掔。” 鄭玄注:“飯,大擘指本也。”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5]  《漢語大字典》 [4]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五】【食部】符萬切(fàn)
食也。從食反聲。 [7] 

説文解字注

“食也”注:自饎篆巳上,皆自物言之。自䉵篆巳下,皆自人言之。然則雲食也者,謂食之也。此飯之本義也。引伸之,所食為飯。今人於本義讀上聲,於引伸之義讀去聲,古無是分別也。《禮記音義》雲:“依《字書》食旁作卞,扶萬反,謂所食也,食旁作反,符晚反,謂食之也,二字不同,今則混之。故隨俗而音此字。”陸語殊誤,古只有飯字。後乃分別作𩚳,俗又作飰,此正如汳水俗作汴也。唐以前書多作𩚳字,後來多譌餅為字。
“從食,反聲”注:符萬切,十四部。按大徐不達許意,故切符萬,而不雲扶晚也。 [6] 

廣韻

扶晚切,上阮並 ‖ 反聲元3部(fàn)
飯,餐飯。《禮》雲“三飯”是。扶晚切。又扶萬切。四。
符萬切,去願並 ‖ 卞聲元3部(fàn)
飯,《周書》雲:“黃帝始炊谷為飯。”符方切。六。
𩚳,上同。俗又作飰。 [8]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部】 飯(飯);部外筆畫:4
《廣韻》扶晚切。《集韻》《韻會》父遠切,並音笲。《玉篇》:餐飯也。《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
又《儀禮·少牢饋食禮》:屍又食。注:或言食,或言飯。食,大名,小數曰飯。疏食大名者,以其《論語》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數曰飯者,此少牢特言三飯五飯九飯之等,據一口謂之一飯,五口謂之五飯等,據小數而言,故云小數曰飯。
又《論語》:亞飯、三飯、四飯。注:以樂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晝食、晡食、暮食,凡四飯,諸侯三飯,大夫再飯。
又指本。《儀禮·士喪禮》:設決麗於掔自飯持之。注:麗,施也。掔手後節中也。飯,大擘指本也。決,以韋為之籍,有彄,彄內端為紐,外端有橫帶,設之以紐,擐大擘指本也。
又《唐韻》符萬切。《集韻》《韻會》扶萬切。《正韻》:符諫切,並煩去聲。《説文》:食也。《汲冢周書》:黃帝始炊谷為飯。《禮·曲禮》:毋摶飯。疏:取飯作摶,則易得多。是欲爭飽非謙也。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升,公揖退於箱,賔卒食,會飯三飲。注:會飯謂黍稷也。
又葉扶霰切,音卞。蘇轍詩:岸上游人暮不歸,清香入袖涼吹面。投壺擊鞠綠楊陰,共盡清尊餐白飯。
《廣韻》:同𩚳。俗作飰。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996D;下:U+98EF) 字形對比(上:U+996D;下:U+98EF)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飠”畫,第二筆是㇖(橫鈎),第三筆㇙(豎提)一筆寫成。
【寫法】“飠”窄“反”寬,頂部“飠”略高,底部左右旁齊平。“飠”,㇙(豎提)從橫中線起筆。“反”,平撇撇尖抵豎中線;豎撇從豎中線起筆撇向“飠”下側;㇇(橫撇)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撇尖過豎中線;末筆捺腳超出上部。 [11]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二十阮

合口呼
全濁
扶晚切
bʰjuɐn
去聲
二十五願

合口呼
全濁
符萬切/扶萬切
bʰjuɐn
集韻
上聲
二十阮

開口呼
全濁
父遠切
bviɐn
去聲
二十五願

開口呼
全濁
扶萬切
bviɐn
禮部韻略

上聲





父遠切


去聲





扶萬切

增韻

上聲





父遠切


去聲





扶萬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寒山

開口呼

全清

fuan
中州音韻

上聲
寒山





方板切


去聲
寒山





防絆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產


全清
甫版切
fuan

去聲
十諫


全濁
符諫切
van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二十五翻反泛發
(參考資料:漢典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wă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juă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b
jwa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b
janx
西漢



東漢





jan


j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jwən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jwən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jwə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wɐ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b
ǐwɐ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juɐ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b
ia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b
jwɐ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bvʰ
ǐuɐn
(參考資料:漢典 [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fan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fæ̃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fæ̃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fa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fan
35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fæ̃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fæ̃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fæ̃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vᴇ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va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fan
45
陰去
文讀
fan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ɣua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fan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fan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fan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fan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huan
33
陽去
文讀
pʰŋ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huan
35
陽上
文讀
pʰuŋ
11
陽去
白讀
閩語(閩東片)
福州
xuaŋ
213
陰去
文讀
pʰɔŋ
242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pyɪŋ
44
陽去
文讀
puɪŋ
44
陽去
白讀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05]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7-20]
  • 3.    平水韻 十三阮 飯  .搜韻[引用日期2023-07-20]
  • 4.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734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364
  • 6.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771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93
  • 8.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81;398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412
  • 10.    「飯」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7-20]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87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27
  • 13.    富麗. 説“飯”[J]. 月讀, 2020, (3):83-85.
  • 14.    殷傑編著.生活風貌[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65-6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