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鏡蛇

(有鱗目眼鏡蛇科中的一屬)

鎖定
眼鏡蛇屬(學名:Naja)是有鱗目眼鏡蛇科下的一屬動物 [2]  。截至 2023 年,全球生物物種名錄(Catalogue of Life,CoL)收錄該屬下共有33個種和7個亞種 [7]  。眼鏡蛇屬動物的毒性很強,其毒液屬混合型毒素,既有神經毒,又有血液毒,毒性極大,每年都有許多人因其咬傷而喪命 [5]  [8-10]  。它們廣泛分佈於亞洲和非洲的温、熱帶和沙漠地區及東南亞島嶼 [6]  ,常棲息於非洲等地的温熱帶稀樹草原、森林、雨林、灌木林等環境 [9] 
眼鏡蛇屬下不同物種體色花紋差異巨大,但仍存在一些共同生物學特徵。它們體型較大,體長多為0.7~2.5米不等 [5-6]  ,眼鏡蛇屬動物頭部多呈橢圓形,眼中等大小,上頜骨較短,前端有溝牙,用來注入毒液,溝牙中空,無頰鱗 [5-6]  [11]  。它們是嚴格的肉食動物,通常只捕食自己獵殺的獵物,如齧齒動物、兩棲動物、鳥類、鳥蛋等 [5]  [9-10]  。其屬下部分種類,如森林眼鏡蛇(Naja melanoleuca)的平均壽命約 20年。 [10] 
截至2023年,眼鏡蛇屬下有31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2種為瀕危(EN)等級,3種為易危(VU)等級 [3]  ;舟山眼鏡蛇(Naja atra)和孟加拉眼鏡蛇(Naja kaouthia)(野外種羣)被列入中國《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眼鏡蛇屬動物毒液是藥物的潛在來源,如止痛藥等,除此之外其還可進行蛋白質研究並研製抗蛇毒血清 [5]  [9-10]  。在古埃及文化中,眼鏡蛇是極為重要的圖騰形象; [12]  在印度教中,操耍眼鏡蛇是慶祝“蛇節”的儀式之一; [13]  此外,眼鏡蛇也被用於命名一些軍事裝備。 [12] 
中文名
眼鏡蛇
拉丁學名
Naja [2] 
外文名
Cobras [1] 
動物界(Animalia) [12]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12] 
爬行綱(Reptilia) [12] 
有鱗目(Squamata) [12] 
眼鏡蛇科(Elapidae) [12] 
眼鏡蛇屬(Naja [12] 
分佈區域
廣泛分佈於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及東南亞島嶼 [6] 
命名者及年代
Laurenti 1768年 [2] 
保護級別
31種被列入,2種瀕危(EN)等級,3種易危(VU)等級(截至2023年) [3] 
棲息環境
不同種類眼鏡蛇屬動物棲息環境有一定的差異性 [9] 
體    長
0.7~2.5米不等 [5-6] 
生長習性
肉食動物,當受到威脅時,不同種類的眼鏡蛇屬動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能夠通過脊神經感受聲波震動 [5]  [9-10] 
野外識別特徵
眼鏡蛇屬動物頭部多呈橢圓形,眼中等大小,上頜骨較短,前端有溝牙,溝牙中空,無頰鱗 [5-6]  [11] 

眼鏡蛇動物學史

1758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Linnaeus)最先命名了印度眼鏡蛇(Naja naja),命名依據是印度學者塞巴(Seba)所繪製的圖畫,但當時並未提出眼鏡蛇屬的命名。 [14] 
到1768年,奧地利動物學家勞倫蒂(Laurenti)首次提出並描述了眼鏡蛇屬。截至2017年,國際綜合分類學信息系統(ITIS)表明眼鏡蛇屬共有29個已確認種和7個已確認亞種。 [2]  [7]  而在2017年以後,全球生物物種名錄(COL)又將另外4種蛇類劃分到該屬下,包括Naja guineensis、Naja nana、Naja peroescobari(聖多美島眼鏡蛇)、Naja savannula [7] 
另外,2022年研究人員根據分子生物學及蛇類α-蛇毒毒素的研究,將一種新的眼鏡蛇從孟加拉眼鏡蛇中獨立出來,並命名為西南眼鏡蛇(亦稱“伏羲眼鏡蛇”,Naja fuxi),但截至2023年該物種尚未被國際主流分類標準收錄。 [7]  [15]  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ITIS)收錄的眼鏡蛇如下表所示: [2] 
中文名 [2] 
學名 [2] 
中文名 [2] 
學名 [2] 
安謝塔眼鏡蛇
Naja anchietae
斑馬射毒眼鏡蛇
Naja nigricincta
環眼鏡蛇
Naja annulata
黑頸眼鏡蛇
Naja nigricollis
帶狀眼鏡蛇
Naja annulifera
黃金眼鏡蛇
Naja nivea
阿拉比卡眼鏡蛇
Naja arabica
努比亞射毒眼鏡蛇
Naja nubiae
阿什射毒眼鏡蛇
Naja ashei
中亞眼鏡蛇
Naja oxiana
舟山眼鏡蛇(又名“中華眼鏡蛇”)
Naja atra
紅射毒眼鏡蛇
Naja pallida
剛果水眼鏡蛇
Naja christyi
菲律賓眼鏡蛇
Naja philippinensis
埃及眼鏡蛇
Naja haje
聖多美島森林眼鏡蛇
Naja peroescobari
孟加拉眼鏡蛇
Naja kaouthia
安達曼眼鏡蛇
Naja sagittifera
卡提亞眼鏡蛇
Naja katiensis
薩馬眼鏡蛇
Naja samarensis
緬甸眼鏡蛇
Naja mandalayensis
塞內加爾眼鏡蛇
Naja senegalensis
森林眼鏡蛇
Naja melanoleuca
泰國眼鏡蛇
Naja siamensis
莫桑比克射毒眼鏡蛇
Naja mossambica
南洋眼鏡蛇
Naja sputatrix
異眼鏡蛇
Naja multifasciata
蘇門答臘眼鏡蛇
Naja sumatrana
印度眼鏡蛇
Naja naja
-
-

眼鏡蛇形態特徵

眼鏡蛇體型

眼鏡蛇屬動物的體長普遍在0.7~2.5米之間, [5-6]  屬下不同種類的體型存在一定差異,部分種類體型較小,如紅射毒眼鏡蛇(Naja pallida)是眼鏡蛇屬中的小型物種,體長多為70~150釐米 [5]  ;而印度眼鏡蛇(Naja naja)和森林眼鏡蛇(Naja melanoleuca)是眼鏡蛇屬中的大型物種,體長通常在140~220釐米左右,其中森林眼鏡蛇最長可達270釐米。 [9-10] 
印度眼鏡蛇(Naja naja) 印度眼鏡蛇(Naja naja)
森林眼鏡蛇(Naja melanoleuca) 森林眼鏡蛇(Naja melanoleuca)

眼鏡蛇花紋

眼鏡蛇屬下不同物種體色花紋差異很大, [5-6]  例如舟山眼鏡蛇(Naja atra)的頸部由各種似眼鏡狀的白色斑紋,體尾背部有窄的黃白色橫紋;而孟加拉眼鏡蛇(Naja kaouthia)頸背斑呈同心圓形,體尾背部的黃色橫紋隨個體生長大多不顯或僅見其前後殘留的黑色橫紋; [11]  黃金眼鏡蛇(Naja nivea)則是通身呈金黃色至紅棕色,或帶有紅棕色斑點; [16]  紅射毒眼鏡蛇(Naja pallida)則通身呈磚紅色或紅橙色,也因此而得名,脖子和喉嚨周圍有一條粗且黑的色帶。 [5] 
舟山眼鏡蛇(Naja atra) 舟山眼鏡蛇(Naja atra)
黃金眼鏡蛇(Naja nivea) 黃金眼鏡蛇(Naja nivea)
孟加拉眼鏡蛇(Naja kaouthia) 孟加拉眼鏡蛇(Naja kaouthia)
紅射毒眼鏡蛇(Naja pallida) 紅射毒眼鏡蛇(Naja pallida)

眼鏡蛇外貌

雖然不同的眼鏡蛇屬動物,其體型、花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但作為同屬動物仍具有許多共同的生物學特徵。例如,眼鏡蛇屬動物頭部多呈橢圓形,眼中等大小,瞳孔呈圓形,上頜骨較短,前緣超過顎骨,前端有溝牙,溝牙中空可用來注射毒液,溝牙之後往往有一至數枚細牙,無頰鱗 [5-6]  。背鱗列數為12列,尾圓柱狀,整條脊柱均有椎體下突。 [12] 
印度眼鏡蛇的頭部形態 印度眼鏡蛇的頭部形態

眼鏡蛇分佈範圍

眼鏡蛇世界分佈

眼鏡蛇屬動物廣泛分佈於亞洲和非洲的温、熱帶和沙漠地區及東南亞島嶼 [6]  。不同種類眼鏡蛇的分佈範圍具有一定區域性,如印度眼鏡蛇主要分佈在巴基斯坦及印度; [9]  舟山眼鏡蛇主要分佈於中國、老撾、越南; [17]  紅射毒眼鏡蛇主要分佈於東非地區; [5]  森林眼鏡蛇主要分佈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區等。 [10] 
眼鏡蛇屬蛇類世界分佈範圍 眼鏡蛇屬蛇類世界分佈範圍 [25]

眼鏡蛇中國分佈

眼鏡蛇屬動物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地區,如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等。中國只有舟山眼鏡蛇、西南眼鏡蛇(Naja fuxi)和孟加拉眼鏡蛇分佈,其中舟山眼鏡蛇分佈於長江以南地區,孟加拉眼鏡蛇和西南眼鏡蛇僅分佈於四川、雲南 [15]  [22] 

眼鏡蛇棲息環境

不同種類眼鏡蛇的棲息環境有所差異,如印度眼鏡蛇常在出現在野生森林和耕地 [9]  ;孟加拉眼鏡蛇常出現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自然環境和人為改造環境,此外,孟加拉眼鏡蛇也偏好與水相關的棲息地,如稻田、沼澤和紅樹林,但也可以在草原、灌木叢和森林中找到 [18]  ;森林眼鏡蛇是唯一生活在高海拔森林中的非洲眼鏡蛇,棲息在0~2800米的海拔範圍內,其適應性很強,還經常出現在水邊和人類社區周圍 [10] 
在水中的森林眼鏡蛇 在水中的森林眼鏡蛇

眼鏡蛇生活習性

眼鏡蛇覓食習性

眼鏡蛇屬動物是嚴格的肉食動物,通常只捕食自己獵殺的獵物,如齧齒動物、兩棲動物、鳥類、鳥蛋等 [5]  [9-10]  。其主要利用視覺刺激來發現獵物:如果獵物在附近但在視線之外,們可以通過熱信號和化學信號(通過輕彈舌頭感知)來感知獵物大致方位。之後攻擊並抓住獵物,直到獵物死亡,最後將獵物整個吞下 [5]  [9] 
不同物種的眼鏡蛇屬動物在捕獵時會有一些特有的行為:紅射毒眼鏡蛇在攻擊獵物之前會表現出不穩定、瘋狂的動作來迷惑獵物,以起到震懾獵物,使其無法動彈的作用。攻擊前它們還有可能從溝牙中精準射出毒液,有效攻擊2.5米之外的獵物目標,平均打擊距離範圍約為4.5釐米,如果獵物逃脱,紅射毒眼鏡蛇還可以利用注射毒液後獵物身上殘留的化學感應信號來跟蹤它們 [5]  ;印度眼鏡蛇有時會為尋找齧齒動物獵物而進入建築物 [9]  ;森林眼鏡蛇則在幼年期主要以無尾蝌蚪和小蝌蚪為食,成年後對青蛙表現出一定的偏好,分佈於非洲西部的森林眼鏡蛇還被發現捕食彈塗魚(Periophthalmus barbarus [10] 
正在捕食青蛙的眼鏡蛇 正在捕食青蛙的眼鏡蛇

眼鏡蛇防禦行為

天敵
一些動物是眼鏡蛇屬動物的潛在天敵。例如,對於森林眼鏡蛇來説,最致命的是獴科(Herpestidae)動物,因為它們基本對蛇毒免疫。森林眼鏡蛇的分佈範圍內有很多獴科動物,如該科下的岡比亞獴(Mungos gambianus)、埃及獴(Herpestes ichneumon)和白尾獴(Ichneumia albicauda)等;除此之外,森林眼鏡蛇還有可能成為其他蛇類的獵物,例如黑曼巴蛇(Dendroaspis polylepis)。 [10]  [19]  而對於黃金眼鏡蛇而言,天敵主要是蜜獾(Mellivora capensis)。 [20]  此外,各種猛禽包括蛇鷲(Sagittarius serpentarius)、短趾雕(Falco gallicus)等也會捕食包括黃金眼鏡蛇在內的多種蛇類。 [21] 
防禦
當受到威脅時,不同種類的眼鏡蛇屬動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印度眼鏡蛇會採取其特有的姿勢,抬起身體前三分之一,拉長其長而靈活的頸部肋骨和鬆弛的皮膚,形成頭冠,頭冠上有其獨特的類似眼睛形狀的圖案 [9]  ;森林眼鏡蛇也會拉長頸部肋骨和鬆弛的皮膚,形成頭冠,將身體前部抬離地面,以震懾對方,它們的攻擊速度非常快,攻擊距離也很遠,如果它們在這些防禦姿勢之後感到進一步受到威脅,就會發起進攻,因此,森林眼鏡蛇被認為是非洲最危險的蛇之一 [10]  ;紅射毒眼鏡蛇在受到威脅時則會表現出更高的舌頭彈動頻率併發出嘶嘶聲 [5] 

眼鏡蛇感覺特點

包括眼鏡蛇屬動物在內的蛇類都不具有外耳結構, [22]  但該屬的部分種類能夠通過脊神經感受聲波震動,如森林眼鏡蛇能夠檢測到50~1000赫茲的振動。當它們在地面上時,聲波會通過脊神經傳播到下頜肌肉,然後傳輸到方骨,最後鐙骨會將振動傳遞到內耳。 [10] 

眼鏡蛇生長繁殖

眼鏡蛇生長特性

大多數眼鏡蛇孵化後即可獨立,無需雌雄親蛇照顧,因為當它們從卵中掙脱出來時就已然具備了展開它們的頭冠恐嚇敵人並進行攻擊的能力 [9-10]  。該屬下部分種類,如森林眼鏡蛇平均壽命約為20年,其圈養個體的壽命範圍是15~30年 [10] 

眼鏡蛇繁殖方式

眼鏡蛇屬動物是卵生動物,繁殖方式為“一夫多妻制”,雄性和雌性都可以與多個配偶配對。繁殖季節從秋季末到初夏不等:森林眼鏡蛇的繁殖季節從十月延續到到次年二月;紅射毒眼鏡蛇繁殖季節則從春季延續至初夏,這也許和温度和冬眠期有關。 [5]  [10] 
交配方式
眼鏡蛇屬動物交配時的主導權因物種不同而有所差別:如紅射毒眼鏡蛇交配時主要由雌性主動選擇雄性,首先雄性和雌性必須彼此距離足夠近,才能感知這些蛇釋放的脂蛋白卵黃素信息素,之後雄性會感覺到雌性預先釋放的信息素,並沿着這些信息素的蹤跡找到它們的來源,雄性會用鼻子和舌頭來感知和追蹤這些信息素,一旦雄性找到了可行的伴侶,它們就會表演舞蹈,開始抬起或低下頭,左右搖頭,輕彈舌頭,追逐雌性,之後雄性和雌性會將身體糾纏在一起,性交可能會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以使卵子受精 [5]  [10] 
而森林眼鏡蛇交配時則主要由雄性性主動選擇雌性,雄性總是會先發起求愛,當雌性解開身體時,雄性會向它靠近,同時舌頭輕彈並搖頭,然後雄性會將其泄殖腔與雌性的泄殖腔對齊,並前後移動尾巴,直到雌性接受為止,此時雌性會抬起尾巴以允許雄性交配,交配過程可能需要一個多小時,兩性都會週期性地搖頭 [10] 
產卵
眼鏡蛇屬動物產卵數量通常在2~30枚不等,不同物種的眼鏡蛇產卵數量也有所差別:如印度眼鏡蛇通常會產12~20個卵在空心樹中或土中;森林眼鏡蛇則通常會產15~26個卵;紅射毒眼鏡蛇產卵數量通常為2~16枚 [5]  [9-10] 
護卵
並不是所有眼鏡蛇屬動物都有護卵行為,如印度眼鏡蛇雌性就會在整個孵化期間進行護卵,直到大約50天后幼蛇孵化;雌性森林眼鏡蛇也會盤繞並保護它們的卵,直到幼蛇孵化;但紅射毒眼鏡蛇雌性在產下卵後保護卵的情況並不常見 [5]  [9-10] 

眼鏡蛇人工養殖

眼鏡蛇養殖現狀

截至2022年,眼鏡蛇屬動物的人工養殖已形成規模,採毒、保存、加工技術也已完全成熟。在眼鏡蛇幼蛇養殖技術、飼料配製、養殖與野生營養成分對比等方面已開展了廣泛的研究 [6]  。一般而言,人工養殖眼鏡蛇大致有三類用途,一是為了採集蛇毒;二是為飼養一段時間後售賣,賺取交易市場淡旺季的差價;三是為了觀賞。 [23] 

眼鏡蛇飼養管理

以舟山眼鏡蛇和孟加拉眼鏡蛇養殖為例,養殖全程分為不同階段,包括蛇苗準備、開口期、幼蛇期、成蛇期、種蛇選擇、孵化準備等。在養殖場建設前期,合規的養殖場必須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準許飼養的有關許可,並且具有規範化養殖眼鏡蛇的硬件設施。並且,養殖場選址應滿足光照充分、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等條件,場區周圍儘可能規避工廠、社區、集市等。養殖場應明確劃分為養殖管理區、養殖區、輔助養殖區、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區,養殖場大門外要設有警示標牌等。 [24] 
開始引種時,需要求種源的譜系清晰、無遺傳缺陷,引進前需要在相關主管部門辦理相應手續。準備孵化前要對孵化器具等進行消毒,而後將蛇卵單層橫放,每天定時檢查濕度。蛇苗出殼後,立即放入蛇池或蛇箱中飼養,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温度濕度要適宜。隨着蛇苗不斷長成幼蛇,要定期將個體較大的蛇苗分揀,按相同大小分箱或分池飼養管理。 [24] 
日常管理時,要注意飼餵的餌料需適口性強、營養全面,也要根據眼鏡蛇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要調整餌料配方,另外要在固定位置安放眼鏡蛇專用的飲水器具。成蛇飼養階段,要根據蛇活動情況和餌料殘餘量,及時調整投餵頻次和投餵量。 [24] 

眼鏡蛇毒腺去除

在養殖過程中去除眼鏡蛇屬動物毒腺能夠降低毒蛇人工養殖的危險性,去除毒腺方法為:由執業獸醫師將蛇頭固定於工作台頂角,用專用手術切刀,從毒囊末端剖開至毒牙根部位置,將切口上下兩端皮和毒囊分離,用手術鑷夾住導管,將導管剪斷,夾住毒囊首端,用手術剪將毒囊和筋膜分離。在分離過程中不能將毒囊和毒腺損壞,最後將毒囊尾端剪斷,將毒囊完整取出,完成毒腺摘除。去毒腺5天后開始餵食 [6] 

眼鏡蛇病害防治

部分眼鏡蛇屬動物常見的病害主要有黴斑病、肺炎、胃腸炎、口腔炎等,患黴斑病的個體嚴重時會出現腹鱗脱落;患肺炎的個體往往會呼吸困難、口張喘息、行動遲緩、不進食不飲水等;患胃腸炎的個體則多會蛇體消瘦、鱗片鬆動、尾巴乾枯有皺;患口腔炎的個體會有上下頜紅腫、口腔內糜爛等症狀。對於常見病害一般都是使用對症的消毒殺菌、抗菌消炎藥物治療,或是用藥水塗抹。 [24] 
在初春和晚秋温度較低時,尤其是陰冷雨天,應注意對養殖場升温保暖,適量投餵預防藥物防治疾病發生。夏季高温天時,應通過通風等措施控制温度。一旦發現確有養殖個體生病,應該及時移出養殖區進行觀察和治療。 [24] 

眼鏡蛇物種保護

眼鏡蛇保護級別

2023年,11種眼鏡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中:分別為舟山眼鏡蛇、孟加拉眼鏡蛇、緬甸眼鏡蛇、印度眼鏡蛇、中亞眼鏡蛇、菲律賓眼鏡蛇、安達曼眼鏡蛇、薩馬眼鏡蛇、泰國眼鏡蛇、南洋眼鏡蛇、蘇門答臘眼鏡蛇。 [26]  [27] 
截至2023年,該屬下有31個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個物種為瀕危(EN):安達曼眼鏡蛇、聖多美島森林眼鏡蛇;3個物種為易危(VU),分別是泰國眼鏡蛇、舟山眼鏡蛇和緬甸眼鏡蛇;2個物種為近危(NT),分別是中亞眼鏡蛇和菲律賓眼鏡蛇;24個物種為無危(LC) [3] 
2023年,舟山眼鏡蛇和孟加拉眼鏡蛇(僅限野外種羣)被列入中國《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眼鏡蛇種羣現狀

截至2023年,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統計,除蘇門答臘眼鏡蛇的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外,其餘物種多數呈下降或者穩定的趨勢,部分物種的種羣數量相關統計數據較缺乏。 [3]  屬下部分物種略有介紹:以舟山眼鏡蛇為例,該物種在1990~2011年間物種種羣數量下降約30%~50%,但仍是一個較常見的物種 [17] 

眼鏡蛇致危因素

眼鏡蛇屬動物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的減少和改變。隨着人口的增加,森林砍伐、城市地區和農業用地的擴張以及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眼鏡蛇屬動物的自然棲息地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在人口密集的地區,這種變化無疑更大,亞洲擁有世界50%左右的人口,南亞和東南亞的人口密度和增長率是世界最高的,而這部分地區與眼鏡蛇屬動物分佈範圍又恰好重合,因此它們的棲息地正在飛速減少和改變。此外,中國、南亞和東南亞人民廣泛使用蛇作為食物和傳統藥物,這導致傳統醫藥、食品和眼鏡蛇製品的消費者增多,眼鏡蛇屬動物因此被濫殺,從而導致種羣數量下降 [3]  [25] 

眼鏡蛇保護措施

1972年,印度提出《野生動物(保護)法》對印度眼鏡蛇進行保護 [28] 
眼鏡蛇屬動物被觀察到存在於多個自然保護區中,如肯尼亞察沃國家公園、坦桑尼亞姆科馬齊禁獵區、埃塞俄比亞的阿瓦什和內赫薩爾國家公園等 [29] 
由於很大一部分蛇咬傷事件都是由眼鏡蛇屬動物引起的,因此當地人對它們表現出根深蒂固、長期存在的偏見,這對制定適當的保護策略是具有挑戰性的 [26] 
2020年,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關於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相關規定,規定針對中國分部的眼鏡蛇屬動物提出,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允許用於藥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養殖。 [30] 

眼鏡蛇主要價值

眼鏡蛇食用價值

蛇肉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和一些微量元素等。蛇肉中的蛋白質含量與牛肉差不多,有的甚至比牛肉多。不同種的蛇,其營養價值有所差異,但均較為全面。 [22] 
其皮膚、肌肉、毒液中的鋅、銅、鐵、鈣、鎂等5種元素含量豐富,是人體優質自然補品之一。 [11] 

眼鏡蛇研究價值

眼鏡蛇屬動物毒液是藥物的潛在來源,包括止痛藥等,除此之外還可進行蛋白質研究並研製抗蛇毒血清。 [5]  [9-10]  蛇毒對腫瘤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癌潛力。蛇毒還有止血的作用以及可以作為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的工具酶。 [22] 

眼鏡蛇藥用價值

將眼鏡蛇除去內臟後,以文火烘乾。味甘、鹹,性温,有毒。祛風通絡止痛。主治風濕痹痛,中風癱瘓,小兒麻痹症。 [38] 
眼鏡蛇毒活血止痛。主治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常製成注射液,肌肉注射。 [38] 
蛇膽味苦、微甘,性寒。具有清肺,涼肝,明目,解毒的功效,常用於咳嗽痰、痰熱驚厥等。 [37]  [38] 
蛇油是很好的燙傷或燒傷用藥。蛇蜕有法風止癢、退弱定驚的功效。 [37] 

眼鏡蛇其他價值

森林眼鏡蛇等則有助於控制齧齒動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的數量;紅射毒眼鏡蛇的鱗片具有獨特的顏色,可用於紡織品。 [5]  [9-10] 

眼鏡蛇物種危害

眼鏡蛇危害特點

眼鏡蛇屬動物的毒性很強,被它咬傷可能會致命,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眼鏡蛇咬傷而失去生命 [5]  [9-10]  。毒腺是眼鏡蛇屬動物共有的腺體,其內儲存着毒液,毒液是它們攻擊或自衞時的武器,且排出的毒液還對食物有預消化作用 [6]  。眼鏡蛇屬動物毒液屬混合型毒素,既有神經毒,又有血液毒,其毒性極大,對心血管、肌肉、細胞、腎等均有毒性作用 [8] 

眼鏡蛇中毒症狀

被眼鏡蛇屬動物咬傷後中毒反應與典型的神經毒性綜合徵有關:其特徵是弛緩性麻痹,首先表現為雙側眼瞼下垂和眼外肌麻痹,有時還會觀察到瞳孔放大,偶爾會觀察到嗜睡的症狀,但蛇毒毒素不被認為可以穿過血腦屏障,因此這一發現很難解釋。麻痹會影響到下腦神經支配的肌肉,以及頸屈肌、延髓肌、呼吸肌、軀幹肌和四肢肌。其他症狀包括口咽部分泌物積聚、嘔吐反射消失、呼吸困難、通氣能力下降、腹式呼吸反常,這些都是即將發生呼吸麻痹的不祥徵兆。使用乙酰膽鹼酯酶抑制劑或特定抗蛇毒血清治療後,麻痹症狀可能會有所緩解;局部症狀包括無痛至中度疼痛、感覺異常和局部腫脹,但無水泡或壞死 [31] 
若出現變異綜合徵,就會伴隨嚴重的局部中毒、立即放射痛和迅速擴大的壓痛腫脹、起泡、體表出現片狀斑、軟組織壞死)和繼發感染;有可能還會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嚴重腹痛(類似於腎絞痛或膽絞痛,且強度逐漸增強,劇痛從被咬的肢體向上蔓延)、低鈉血癥、自發性出血和凝血障礙等 [31] 
若蛇毒不慎入眼則會導致眼炎、伴有劇烈疼痛的化學結膜炎、流淚、眼瞼腫脹、角膜潰瘍、繼發感染的風險等,甚至導致永久性失明 [31] 

眼鏡蛇中毒事件

因眼鏡蛇屬動物蛇毒導致的中毒事件屢見不鮮。如2014年在中國廣東省佛山市,一名廚師在準備用眼鏡蛇肉做湯時,被他20分鐘前砍下頭部的一條眼鏡蛇咬傷中毒而死。 [32]  2017年2月,印度當地一名青年在深林中營救了一條眼鏡蛇,嘗試親吻蛇頭並試圖與其拍照,手中的眼鏡蛇突然咬向其胸部,被送往醫院後連續五天救治無效,最終因中蛇毒身亡。 [33]  2018年5月,中國浙江省東陽市一名女士將買來眼鏡蛇蛇膽生吞服下,而後因中毒導致心臟毒性,出現暈厥休克。 [34] 

眼鏡蛇急救措施

如果一旦遭遇包括眼鏡蛇屬動物在內的蛇類咬傷後,建議立即結紮傷口上方,阻止靜脈血迴流,減少毒液的擴散,結紮要在咬傷後1~3分鐘內完成。結紮應遵循咬傷手指,要扎傷指根部;咬傷小腿,要扎膝關節上方;咬傷前臂,應紮在肘關節上方。要注意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循環受阻而壞死。在結紮以後,要用肥皂水、冷茶水或清水反覆沖洗傷口及周圍皮膚,有條件時可用雙氧水等溶液沖洗,切不可用酒精或酒沖洗傷口。 [35-36] 
沖洗後進行擴創排毒,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口吸吮傷口,邊吸邊吐,再用清水漱口,但要注意,吸吮者的口腔黏膜必須無破損、無潰瘍,牙齒無病患,否則易中毒。毒液吸完後,傷口處要用消毒紗布覆蓋,進行濕潤,有利於毒液繼續流出。謹記及時撥打120急救,説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及咬傷自己的毒蛇樣貌。 [35-36] 

眼鏡蛇相關文化

在古埃及文化中,眼鏡蛇是極為重要的圖騰形象,據考證許多法老的頭像上都有眼鏡蛇頭部的飾物,一些神明本身也存在眼鏡蛇的形象。 [12]  在印度教中,“蛇節”(Nag-Panchami)是一個傳統節日,在印度教習俗裏,人們相信蛇能夠帶來好運。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的一座印度教神廟中,當地人會將眼鏡蛇浸入牛奶中作為蛇節的重要儀式。 [13] 
教眾將牛奶倒在眼鏡蛇頭部 教眾將牛奶倒在眼鏡蛇頭部
此外,眼鏡蛇也是許多動漫創作中較受歡迎的蛇類形象。在軍事方面,許多軍用攻擊直升機都以眼鏡蛇命名,如美國製造的AH-1眼鏡蛇直升機,另外亦有眼鏡蛇裝甲車等。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