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飯圈

(網絡用語)

鎖定
飯圈,網絡用語中指粉絲圈子的簡稱,另外“粉絲”一詞的英文單詞為“fans”,單詞fans本身由fan+s構成,s一般表示多個,其中的fan可以直接音譯為“飯”。 [1]  粉絲羣體叫“飯”,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近義詞有“飯糰” [2] 
從前追某個明星或樂隊,最多就是買專輯,看演唱會,基本都是散粉,並沒有飯圈的概念。近年來,隨着粉絲羣體擴大,偶像經濟不斷髮展,催生出為偶像買周邊(衍生產品)、租廣告位做宣傳、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動等多種方式 [2]  。就現在而言,飯圈由追星粉絲自發組成的文娛社羣逐漸發展成為有組織、專業化的利益圈層。 [3] 
中文名
飯圈
外文名
fanquan
性    質
網絡用語
近義詞
飯糰
注    音
ㄈㄢˋ ㄑㄩㄢ

飯圈詞語來源

隨着時代的發展,娛樂圈催生了一個追星的新名詞“飯圈”,出現了懷着“老母親養兒子”心理追星的龐大粉絲羣體。偶像的成長之路同時也是粉絲的自我實現過程,他們是粉絲主體性的代言人,滿足觀看者的自我想象,同時偶像也是他們慾望中的客體,填補着理想伴侶的缺位。

飯圈發展經過

飯圈多是明星經紀公司為套牢自己明星的粉絲組織起來。
對於中國娛樂圈而言,其實是可以進行討論的一種新形態——明星依靠固定參加綜藝節目來培養或穩固自己的追隨者。
圈飯:就是路人轉粉。由路人被圈進飯圈。

飯圈社會評價

近年來,“飯圈”粉絲羣體在網上互撕謾罵、應援打榜、造謠攻擊等亂象層出不窮,尤其對未成年粉絲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其背後則是支撐“飯圈”的灰色產業鏈和扭曲的“飯圈文化”。構建良好的“飯圈”生態,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各方久久為功。在監管體系日趨完善和對青少年有力引導的大環境下,“飯圈”終將回歸正軌。(中國經濟網 [13] 
資本要自覺擔當起弘揚正能量、引導正確價值觀的責任。可有些資本挾飯圈之勢鼓動誘惑年輕人不計代價地為愛豆打CALL,一茬一茬割韭菜,收割注意力經濟,不琢磨如何給受眾講好故事,只想着如何給錢講“鬼故事”,不創造任何正向的、增量的價值。
該給竭澤而漁的“流量經濟”降降温了,文藝創作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只有堅持以品質評價為核心,營造一個誠信、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文藝事業才能健康蓬勃向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央視網評 [10] 
對於當前“飯圈”文化,是時候驅邪扶正、清污去垢了。從無序走向規範,不僅是治理當前“飯圈”亂象的必要舉措,也是“飯圈”生存發展的應有之義。追星並非不可,但不能越出法律道德界限。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虛擬社會也有規範秩序,不能無成本、無負擔地肆意妄為。如果因為追星而失了心智、亂了行為,只會害人害己。(央視網評) [15] 
“飯圈”成了“怪圈”,顯然會對正在形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明星有責任和義務引導粉絲理智追星,而非放任粉絲亂來,甚至觸犯法律道德底線。(中新網評 [8] 
以愛為名,畸形的飯圈文化嚴重擾亂了中國影視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秩序。近年來,一批創意匱乏、誠意欠奉的影視劇因過度倚仗“流量明星”圈粉,利用飯圈做數據、造話題、炒熱度,控評控場,而被觀眾和評論界廣為詬病。(光明日報 [1] 
刺激粉絲為“愛豆”廝殺,來自網絡平台、實體企業與自媒體營銷號、大粉的相互配合。偶像低質化,粉絲低齡化也是這種現象“病入膏肓”的重要原因。對症下藥需要快和準。切斷“飯圈”背後的利益鏈條,深挖幕後推手,整頓相關平台等工作,目前已經展開,但明星與粉絲自身的問題“治療”起來更難,需要更多細緻耐心的引導與規範。(央視新聞 [12] 
對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成型的青少年來説,這樣慣於製造衝突、黨同伐異、網暴互撕的“飯圈”負能量十分危險。因為它所影響的,不僅僅是“圈內”,還有“圈外”,不僅僅是當下,更有未來。最終傷害的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價值塑造。想讓青少年內心的田野不長“雜草”,最好的辦法就是種上一片金燦燦的“水稻”。治理“無底線追星”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人民日報評) [17] 

飯圈飯圈現狀

飯圈正面

2019年8月14日,“為國出征”在飯圈正式打響。“我阿中哥出道五千年,出道就是頂級流量,現在有14億粉絲!”“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等一系列花體口號、表情包瞬間刷爆海外社交媒體,“飯圈女孩”們切換多語種為祖國統一應援。這次出征,讓大家記住了“國家面前無偶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眾多粉絲團都行動起來。來自內地、港澳台以及海外的27家粉絲團體組成“666聯盟”,分工協作,第一批就捐獻了1.2萬副一次性醫用滅菌外科手套;有粉絲團向湖北隨州捐贈23.2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成為第一批到達該市抗擊疫情的捐贈物資;有粉絲團短短几天就捐贈善款及物資摺合人民幣約173萬餘元……
“飯圈女孩值得擁有姓名。”很多網友為飯圈女孩的愛心和強大的行動力點贊。
數據也可以證明“飯圈女孩”並非只會掐架。《2019新浪微博明星白皮書》顯示,流量大户明星相應的粉絲公益影響力也是最高的,意味着他們能夠號召更多的粉絲參與到公益行動中。公益應援越來越成為正能量追星的一種主流方式 [14] 
在2020年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飯圈女孩”等網民自發組織起來,“愛國打Call”,在線上線下開展多種形式的志願愛心服務工作。 [4] 

飯圈負面

兩個字形容2019年的飯圈,“撕”與“黑”堪稱禍首。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對峙,影視劇男女主的粉絲撕“番位”,控評、屠版互踩、掛黑、集體人肉網絡恐嚇……飯圈互撕不僅吞噬了青少年羣體的精力,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為何粉絲如此愛撕?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個明星飯圈、明星經紀公司和社交媒體研究機構,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職黑水軍的拉踩與“引戰”,普通粉絲之間的看不順眼頂多是“圈地自萌”,很難撕出陣勢。在職黑重重套路與收割之下,在不少網絡社區,青少年言論失範問題日益突出。2019年前11個月,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理的明星起訴網友侵害名譽權的案件中,70%的被告為30歲以下青少年,最小僅為19歲。 [5] 

飯圈整治行動

2020年國家網信辦決定即日起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專項整治時間為7月初起至8月末。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台、音視頻平台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大力整治明星話題、熱門帖文的互動評論環節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羣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等行為。嚴格清查處置“飯圈”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等違法違規賬號。深入清理宣揚攀比炫富、奢靡享樂等不良价值觀的信息。 [6] 
2020年8月下旬,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將在全國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11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12月底前完成自查總結並上報。 [7] 
2021年6月15日起,中央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打擊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等行為。 [9]  記者調查發現,“飯圈”亂象得到一定整治,但一些非理性的誘導集資和“打榜”的現象仍存。 [11] 
2021年8月,中央網信辦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包括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化調整排行規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規範粉絲羣體賬號、清理違規羣組版塊、嚴禁呈現互撕信息、不得誘導粉絲消費等10項內容。 [16] 
2021年9月,針對流量至上、“飯圈”亂象、違法失德等文娛領域出現的問題,中央宣傳部印發《關於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18] 
2021年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堅決反對唯流量論,堅決抵制不良“飯圈”文化。 [19] 
2021年9月8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佈《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言人就中國政府啓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闡明立場》,中國相關部門緊急出台規範管理明星藝人流量造假和誘導粉絲消費的禁令以及懲治條例,啓動2021“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娛樂圈和“飯圈”的畸形文化。越是聚光燈下的明星,越應當好表率,給社會以浩然正氣,給青少年以真正的榜樣力量。中方有關行動針對的全部都是有悖公序良俗、有違法律法規的言行,不會影響中國同任何國家的正常交流。 [20] 
2021年9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嚴格執行電視劇片酬管理規定,堅決抵制“飯圈”亂象等泛娛樂化現象 [21] 
2021年9月,豆瓣官方發佈公告稱,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專項行動的公告》的工作要求,豆瓣將持續配合開展整治“飯圈”亂象的專項工作。 [22] 
2021年10月26日,中央網信辦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娛樂明星網上信息規範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娛樂明星網上信息規範工作,結合“飯圈”亂象整治,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指導督促屬地網站平台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務求取得工作實效。 [23] 
2021年12月,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2021)公佈,其中要求短視頻節目及其標題、名稱、評論、彈幕、表情包等,其語言、表演、字幕、畫面、音樂、音效中不得出現展現“飯圈”亂象和不良粉絲文化,鼓吹炒作流量至上、畸形審美、狂熱追星、粉絲非理性發聲和應援、明星緋聞醜聞的內容。 [24] 
2022年1月,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要求持續開展整治,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覆。 [25] 
2022年4月14日,豆瓣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專項行動的處罰公告》,本次豆瓣停用問題小組及轉世問題小組7個,包括豆瓣鵝組、豆瓣人才申訴小組、十八樓育兒託管所、18樓嗑糖-時代少年團 [26] 
2022年4月消息,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日前發佈通知,要求網絡主播應堅持健康的格調品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飯圈”亂象、拜金主義等不良現象。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